学习你若盛开,清风自来读书+学习+方法

《学会学习》:不坚持,方法再好也没用

2016-05-09  本文已影响1213人  米咔

01 我的学习经历与方法

上学时期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学不好,是因为你没有掌握方法。”老师教书是授之以渔,是传授方法,方法甚至被奉为圭臬,这便容易让人产生一种错觉,好像找到对的方法,很多问题都迎刃而解了。

一直以来,我都试图找到一种最科学、完美的学习方法,以下是我曾在学习生涯中用到的方法,这些方法的名字有的是有专业命名的,有的仅是我自身学习中的小策略:

02 《学会学习》的理念和方法

当然,我还尝试过很多种学习方法,有的甚至不能称为方法,只能算是一种学习习惯而已。由于对方法有一种近乎于执念的追求,我也不断寻找并发现新的方法。所以当我拿到这本《学会学习》时,我很兴奋,甚至觉得,这本小册子将会有某种革新的跨时代的方法,能够解决大多数人的学习问题。

这本书的宗旨和理念是要使读者找到一种符合自身性格特点的学习方法,从而突破自我。用图示表示也相当简单:

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坚持---→突破

作者从三个方面讲述了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明确学习的目的

想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作者也讲述的非常清楚,首先就是要明确学习的目的:是“需求”还是“喜欢”。不管是出于什么目的也好,没有目的的盲目学习往往不会有什么成效,就像作者所说的最糟糕的就是你既不需要,也不喜欢

找到适合自己特点的学习方法

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什么算是适合自己的呢,不仅是方式与学习目的的完美结合,更是符合自己的性格特征——“配合自己的节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如果你还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那么你可以像我在第一部分所说的那样,分析自己曾经使用过的方法,看看哪种更省时,哪种更高效,哪种更得心应手。如果还是没有的话,那么《学会学习》这本书所讲的学习方式,你也可以试试。作者除了讲述自己的学习方法以外,还介绍了16个独树一帜的伟人所采用的各种个性化的学习技巧,作者还细心地标注了每种方法适合什么样的人使用,例如,史蒂芬·金的“外界屏蔽学习法”适合那些爱找借口的人,歌德的“限定自我学习法”适合无法明确目标的人,等等。相信这么多方法总有一款适合你。

掌握“制胜球”

学习像是一场比赛,不只有方法,还需要根据学习的内容、时间长短、应用方式等等分析优势劣势,并在此基础上制定战略战术。在众多的方式方法中找到适合自己并适合这场“比赛”的,在这个过程中使用自己的制胜法宝并根据学习进程调整策略及方法,不断磨炼技能,坚持不懈下去,最终达成自己的目标

03 不要掉进寻找方法的怪圈

我在学习中曾经用过很多方法,前面第一部分已经列举了一部分,而且大多数都适合我的性格和学习状态,可是由于热衷于寻找完美的方法,我仿佛掉进了一个不断寻找的怪圈: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方法---→坚持一段时间---→继续寻找方法。可以看出我的这个模式和书中模式中不同的地方在于坚持的时间长短和最后的突破。

方法固然重要,但是短时间无法看到成效,如果不能长期坚持,是不可能实现突破,由于没有实现突破,方法的有效性便会遭受质疑。

我一直认为有一种科学的方法能够在短时间内实现突破,但当我看到《学会学习》一书中讲到谢里曼的“追求冒险学习法”,我突然意识到方法可能并不像我想象中那么重要。谢里曼虽然不是考古方面的专家,但是他凭着坚定的信念和冒险的方法,站在与考古学家完全不同的角度,用外行人才有的视角对遗迹的发掘进行摸索,最终发现了特洛伊遗址。用古代叙事诗的描写作为依据进行考古,这种方式在考古专家看来似乎不是正确的方法,但是从结果来看,这种方法似乎又是正确的,那么讨论他的正确性已经毫无意义了。

方法再多,看起来再科学,如果不用起来,那么就只能是纸上谈兵,只有坚持并长期坚持,才能看到成效,实现突破。看看书中所列举的例子:斯蒂芬·金彻底屏蔽外界,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每天坚持写完2000字,如果他不能长期坚持,能写出那么多伟大的作品吗?南方熊楠使用“图书馆抄阅法”也不是今天抄了明天就放弃了,人家也是长年累月,在伦敦大英博物馆的图书馆借阅五百多本书,整理了五十多本笔记。

所以,如果不能坚持不懈,那么方法再好也没用,人最怕的就是“坚持”二字,除了坚持再没有什么值得恐惧的了。李笑来在《把时间当作朋友》中也说了:比起“用功”来说,“方法”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所有学习上的成功,都只靠两件事:策略和坚持,而坚持本身就是最成功的策略。

——END——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