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散文东周列国故事新编—已阅君

治国平天下:齐桓公与管仲施政问答录

2023-11-18  本文已影响0人  已阅君

东周列国故事036,改编自《东周列国志》,原创作品,持续推出,欢迎关注。


管夷吾进入朝中,磕头谢罪。桓公亲手将他搀扶起来,给他赐座。

夷吾诚惶诚恐地说:“我被鲁国俘虏,本应受死,承蒙您赦免死罪,已是万幸!哪敢受如此大礼相待?”

桓公说:“我想向你请教,你必须坐下来,我才能开口提问。”夷吾于是再次磕头后坐了下来。

桓公问道:“齐国是拥有千辆战车的大国,先君僖公,威震诸侯,号称小霸。但自从襄公即位,政策法令时常改变,于是结怨生变,形势每况愈下。我登上君位以后,人心未定,国威未立,所以我打算对国家政务大事进行整顿和改革,重新制定政策和法令,应该如何有序推进呢?”

夷吾答道:“礼、义、廉、耻,是治国安邦的立国之本。如果不重视这四个施政纲领,那么国家就会灭亡。必须将礼、义、廉、耻落实到政策法令之中,大力弘扬,积极推进,才能有效地调动民众,国家才能发展壮大,重振声威。”

桓公接着问:“如何才能让民众接受我的施政纲领呢?”

夷吾回答:“要想让民众接受,必须先爱护他们,取得民众的信任和爱戴,然后再实施行动。”

桓公问:“爱护民众,应该如何去做呢?”

夷吾答:“君主整治公族,卿大夫整治家族,彼此用事务相互联结,用俸禄相互补给,那么百姓就会相互亲近了。赦免以前的罪犯,整治旧的宗族,为没有后代的人立嗣,那么百姓就会繁衍生息。减省刑罚,减少赋税,那么百姓就会富足。乡里推崇贤人,让他们在国内施行教化,那么百姓就会有礼节。朝廷和官府发出的政令不轻易改变,那么百姓就会变得正直。这就是爱护百姓的做法。”

桓公又问:“做到了爱护民众,那么如何让百姓安居乐业呢?”

夷吾答:“士、农、工、商,也就是读书人、农民、工匠和商人,合称四民。读书人的后代仍是读书人,农民的后代仍是农民,工匠、商人的后代仍是工匠和商人。他们在各自的环境中成长,从小学习相应的技能,耳濡目染,自然而然能够子承父业。不要强迫他们改行,这样就可以使民众的生活安定。”

桓公又问:“民众的生活安定以后,盔甲兵器不够用,那怎么办呢?”

夷吾答:“要想使盔甲兵器充足,应当建立交纳物品来赎罪减刑的法制:重罪可以用犀甲和一支戟来赎;轻罪可以用盾和一支戟来赎;犯小过错的,交纳数量不等的铜铁金属就可以免罪;缺少证据的疑罪可以宽恕;原告和被告各自有理的,交纳一捆箭,就可以让他们和解。金属积攒起来以后,上等的就用来铸造剑、戟、矛、戈等武器,用狗和马来测试是否锋利;次等的就用来铸造锄头、镰刀、斧子等农具,用锄土和伐木来检验是否合格。”

桓公问:“盔甲兵器充足了,钱财物资不够怎么办?”

夷吾答:“开采矿石铸造钱币,熬煮海水制成食盐,利益就可通达天下。在价格低的时候囤积各种物品,等到贵的时候再转手卖出,看准时机进行贸易。在里巷开设三百家妓院,吸引四处做买卖的商人能够留下来。天下的商贾和百货都聚集在齐国,就可以增加商业税收,满足军需。这样,钱财物资就充足了。”

桓公问:“财物够用了,但兵源不足,士气不振,该怎么办呢?”

夷吾答:“兵在于精,不在于多;强悍在于内心,不在于力气。您如果要整顿军队,修缮兵器,天下的诸侯大国也将跟着整顿军队,修缮兵器,我看不出谁胜谁负。您如果要训练一支勇猛善战的军队,不如韬光养晦,低调做事,踏踏实实苦练内功。处理内政时,要在其中贯彻军令,寓兵于农,平战结合,使百姓懂得军事。”

桓公问:“如何处理内政呢?”

夷吾答:“内政的治理方法,是将齐国的国都划分为二十一乡:其中六个是工、商之乡,工、商各设三乡;十五个是士乡。工、商可使财物充足,士可使兵源充足。”

桓公问:“具体该如何使兵源充足呢?”

夷吾答:“五家划分成一轨,每一轨中,挑选一人担任轨长。十轨为一里,每一里中,挑选一人担任有司。四里为一连,每一连中,挑选一人担任连长。十连成为一乡,每一乡中,挑选一人担任良人,用这种编制来传达和施行军令。因此,五家成为一轨,五人成为一伍,由轨长率领。十轨成为一里,所以五十人成为一小戎,由里中的有司率领。四里成为一连,所以两百人成为一卒,由连长来率领。十连成为一乡,所以两千人成为旅乡,由良人率领。五乡为一师,所以一万人成为一军,由五乡的统帅来率领。君主统帅中军,卿大夫高子、国子各统帅一军。一年四季农闲的时候,方可从事田猎。春天田猎叫作蒐,可以捕获没有怀孕的野兽。夏天的田猎叫做苗,可以除去有害庄稼的野兽。秋天的田猎叫狝,可以顺秋气而进行杀戮。冬天的田猎叫做狩,包围之后将所有猎物一网打尽。因此卒、伍一级的军队在里中就已经整编而成,军、旅一级的军队在城郊就已经整编而成。在内政中寄寓军令的教令形成以后,下令不让居民更改迁徙。同一伍之人在祭祀时共同祈福,有死丧之事则共同体恤,祸福相依,患难与共。人与人相聚,家与家相处,世世代代居住在一起,自小同游同乐,因此在夜战之时能够辨识彼此说话的声音,不发生误杀;白天战斗时眼睛能够看见,互相辨认。彼此之间的深厚情谊让他们能为了对方不惜牺牲生命。居住则同欢乐,死伤则同悲哀,防守则同坚固,战斗则同顽强,有这样三万人的军队,就足以称霸天下。”

桓公问:“军事实力强大了,就可以征伐天下诸侯了吗?”

夷吾答:“那还不行。周王室依然存在,邻国还没有归顺,您想要征服天下诸侯,倒不如先尊敬周王、亲近邻国。”

桓公问:“那又该怎么做呢?”

夷吾答:“审查我国边境线,返还所侵夺的邻国土地,准备丰厚的礼物,频繁派人拜访各国诸侯,不要接受邻国的财物,那么四周邻国都会与我国和睦亲善。选派游说之士八十人,为他们配备车马和衣裘,给他们多带财物,让他们周游四方,以此号召天下的贤士。选择裘皮、布帛和各种赏玩物品,派商人到四方贩卖,从中观察各国君臣的喜好和习惯,再选择淫乱的国家作为首先征讨的对象,就可以建立威信。这样一来,天下诸侯都会来朝觐齐国了。然后率领各国诸侯去事奉周朝,让他们按照各自的爵位进行朝贡和祭祀,那么就做到了尊崇周王室。此时,您已是众望所归,诸侯之长的称号,就算您想要推辞,怕也推不掉了。”

桓公与管夷吾连续交谈了三天三夜,句句投机,废寝忘食,一点都没感觉到疲倦。桓公非常高兴,又戒斋三天,到太庙祭祀祷告,准备拜管夷吾为相国,但夷吾却推辞,并不肯接受。

桓公问:“我采纳了你治国安邦的策略,想要成就大业,所以才拜你为相国。你为什么不接受呢?”

管夷吾回答:“大厦建成,不是只取用一棵树的木材;大海浩瀚,不是只汇聚一条河的水流。您想要成就大业,就必须用五个有才能的人。”

桓公问:“这五人是谁?”

管夷吾回答:“对外交礼仪熟练掌握,进退有道,能言善辩,刚柔相济,我不如隰朋,请让他做大司行。开垦草场和土地,广收五谷粮食,充分利用水土,我不如宁越,请让他做大司田。广阔的原野,战车不乱辙,战士不退缩,敲击战鼓使三军之士视死如归,我不如王子成父,请让他做大司马。判决狱讼做到公正,不杀害和冤枉无罪的,我比不上宾胥无,请让他做主管诉讼的大司理。冒犯君主的尊严,进谏一定做到忠诚,不会躲避死亡,不会屈服于富贵,我比不上东郭牙,请任命他做大谏官。您要想治国强兵,那么有这五个人就行了。您要想成就霸业,那么我虽不才,必将尽忠尽责,全力以赴帮您完成使命。”

桓公于是拜管夷吾做了相国,赐给他齐国国都一年的地租收入。隰朋等五个人,都按照夷吾的推荐,一一被任命相应的官职,各尽其事。同时张贴告示:只要有人提出富国强民的良策,全都有条不紊予以实施。

一天,桓公又问管夷吾:“我这个人有些坏毛病,既喜欢田猎,又爱好女色,对我做霸主有没有害处?”

夷吾回答:“没有害处。”

桓公问:“那么,什么是对做霸主有害的呢?”

夷吾回答:“不知道有才之士,对做霸主有害;明知有才之士却不任用,对做霸主有害;虽然用了有才之士,但不委以重任,不授予具体工作,对做霸主有害;重用之后又听信小人的谗言,妨碍他做事,对做霸主有害。”

桓公说:“明白了。”于是对夷吾言听计从,尊称他为仲父,施加的礼遇超过了在齐国世代为官的高、国二人。“国家有重要的政事,必须首先告诉仲父,然后再告诉我。政策法令的推行,全凭仲父一人裁决。”又下令禁止齐国上下再称“夷吾”这两个字,无论贵贱,都要改叫“仲”。这是因为古人敬重一个人,就避免直呼其名,而是称呼他的字。


改编自《东周列国志》,原创作品,持续推出,欢迎关注。

天将降大任于管仲也,必先苦其心志

乱管闲事,鲁庄公吃败仗咎由自取

“小白”是如何当上齐桓公的?

几个甜瓜引发的弑君篡位

卫国的国君,周天子说了不算,齐襄公说了算

灭国还是附庸?小国君主的无奈与悲哀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