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摄影想法

连陲锁钥嘉峪关

2021-10-05  本文已影响0人  对花情味

1300年前,唐帝国正处于最为强盛的阶段。一位叫作王维的诗人,在咸阳城外渭水岸边送别即将启程远赴安西(现新疆)的友人,写下了一首诗:“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当年的诗人应该没有料到,这首诗被后人谱成曲,成为了著名的《阳关三叠》。他更加意料不到的是,数百年之后,在流沙侵蚀、风雪磨砺之下,他笔下的阳关,成为了黄土斑驳的荒丘。

而在阳关以东,一座崭新的关隘正在兴起。

这座关隘便是嘉峪关。

(图片来自于网络)

从敦煌向东南方向约470公里,便到了嘉峪关市。

嘉峪关由太祖朱元璋主持修建,位于甘肃省嘉峪关市西边最狭窄的山谷中,是万里长城最西端的关口、河西走廊的咽喉,是现存长城上的最大的关隘,也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关隘,有天下第一雄关之称。

1842年,林则徐因虎门销烟被贬伊犁,出嘉峪关时写下一首诗:严关百尺界天西,万里征人驻马蹄。飞阁遥连秦树直,缭垣斜压陇云低。天山巉削摩肩立,瀚海苍茫入望迷。谁道崤函千古险?回看只见一丸泥。

当年豪迈地登上嘉峪关关城的林则徐也没有想到,一百多年之后,百尺严关的嘉峪关,成为了国内最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

到达嘉峪关关城时正是清晨。西北初秋的清晨,月亮尚未落下,天空澄澈,万里无云,巍峨的嘉峪关城楼,在蓝天的映衬之下,更显高大雄伟,“天下雄关”四字横匾,在晨光里熠熠生辉。

嘉峪关关城分为内城与外城,最外端还有一道城壕,与长城连为一体,外城比内城高2.7米,城墙上建有箭楼、敌楼、角楼、阁楼、闸门。初建时,嘉峪关是一座土城,经过明清两代多次扩建重修,建国后数次维修加固,形成了现在的迭门重城、壁垒森严的关城。

登上嘉峪关城墙,关城以内,雕梁画栋,关城以外,巍巍祁连、茫茫戈壁。城墙上旌旗在风中招展,箭楼、敌楼,以及城墙壁上倾斜的射箭的洞口、向内开口放置灯火的墙洞,让人不得不想起“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等诗句,想起数百年前,长城内外,无数将士金戈铁马、浴血奋战,只为守护身后这一片土地。战乱年代早已成为过去式,西风之中,雄关如铁,旌旗猎猎,仿佛在数说着数百年前这里发生的一个个故事。

嘉峪关关城向西北约8公里,是石关峡悬壁长城。悬壁长城建于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城墙陡峭直长,垂若悬臂,有“西部八达岭”之称,是嘉峪关西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

站在悬壁长城之下,抬头仰望长城最高处的烽火台,只觉高耸入云,心生怯意,怀疑自己是不是能够登到最高处。登上城墙,漫道平坦,台阶陡峻,最陡的一段,倾斜度达到了45度。

一步步向上走去,750米的长城,用了15分钟才到达最高处的烽火台。

站在烽火台上,极目远眺,关外大漠戈壁,长城脚下是丝绸古道,古道上一列行人、骆驼、马车塑像,远远望去,仿佛活了一般,在长城脚下行走着,驼铃声声,带走中原的丝绸、瓷器,带来西域的水果、农作物、马匹。而在更远处,黄沙滚滚,马嘶西风,隐约有刀枪破空、铁甲铮鸣之声传来,古战场上,无数士兵正在对峙鏖战……

关内关外尽为国土,城上城下再无烽火。

嘉峪关从初建至今已逾600年。在广袤的戈壁滩上,嘉峪关,既是保障河西地区安全的国防重地,又是通关西域与中原的重要关卡。

嘉峪关是明代国土的最西端。嘉峪关以西,直至新疆的广阔土地,汉、唐、元时都曾是中国国土,明代成为了东察合台汗国的领土,直至清朝才又重新纳入中国版图。

从历史来看,嘉峪关没有发生过特别重大的战争,但嘉峪关开关通贡是明朝政府的一种外交姿态和方式,闭关绝贡也是明朝震慑四方的手段。而到了现在,嘉峪关则成为了人们凭吊古迹、回望历史的去处。

回望历史,长城从来都无法真正抵挡入侵的外敌,真正能抵抗并战胜入侵者的,是人民。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强大的国家、自强不屈的人民,才是真正的万里长城、天下雄关。

附:                 登嘉峪关悬壁长城拟古体诗一首

                         狭谷远接天,危道白云间。

                         孤城锁边隘,巍巍嘉峪关。

                          扬鞭驱胡虏,立马守河山。

                           旗展西风烈,倏忽六百年。

                           登临上悬壁,一览天地宽。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