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问句引发的思考
前几日作业,拆解《藏》,发现其中有一处读着有些咖,所以请教了老师:
《藏》中第四部分末尾用了佛家语录,老师写“修行到最后便是开悟。”第一次阅读就在这里停了下来。
后来查了些资料,也问了师父,得到的答案是:修行到最后不是所有人都能开悟。禅修开悟,靠机缘,靠自身,也靠天意。修行人从不为求开悟而修行。
所以,这里的“修行到最后便是开悟”,逻辑上是不是有不妥?
老师回复:
“首先,没有使用佛家语录,那就是鸡汤金句而已,其次,佛家语录,本没有固定答案。
既然佛家以“无言传心印”,那便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理解,每个人对佛经的解读也不一样,所以,你说的问题,不管是在文章内还是文章外,都是不存在的。
一句佛经,禅宗,净土宗,藏传佛教的解读都不一样,你能说他们谁对谁错吗?”
其实,老师的解释并没有说服我,第一我的问题是,语句表述上是不是存在逻辑问题。句子用的是“便是”“便是”是定语状态,意思是确定的。也就是说,修行到最后就是开悟,这个结论老师自己也没有承认,因为他的回复是“本没有固定答案”,“各个教派解读都不一样”,他的这两点回复,只是说明了,佛家语录没有固定答案。
而我的问题是,这个表述是把佛家语录给结论化了,这样的结论化是不是不妥,其实老师已经承认不妥了,只不过他没有直接说而已,也许因为老师的身份,不想直接承认吧。
不过这些都是我自己的一厢情愿罢了,老师真的怎么样,我是不可能再复原了。
经过这样一个小片段,让我想起了很久以前我写的一篇文章。当时我写林雨峰的死亡,是因为他的看上去强势,其本质是弱。
有一位读者留言:不太同意,林雨峰是真正的强势,真正的守法,真正的遵守市场规则,但是他的悲剧也在于此,因为外部环境正相反,强势必然被环境淘汱。乐圣是棵大树,而农村小作坊则是寄生的藤蔓,虽然开始给人一种共生共荣的假象,但乐圣早晚会被藤蔓吸干(不用很久),林雨峰为什么自杀,因为他无力改变环境也不愿向环境低头,丁元英是尊重林雨峰的。
当时我的第一反应是反驳,是以我是“正确”的解释道:“佛家讲太强了就是弱,真正的强是顺应,让阳光空气都进来,而不是 坚持自我。”
这位作者又回复道:“不赞同,强完了弱,生完了死,阳光完了黑暗,顺应完了不顺应,不存在强弱、生死、阳光黑暗、顺应不顺应谁好谁不好之比较,关键在于相承相续,林雨峰死了本身没有什么,但之后如果再没有林雨峰、王雨峰、李雨峰,只剩小农经济那就是真完了。”
后来的某一天,我发现我理解这位表达的意思了,他主张的是1、林雨峰的死亡跟他的强势没有关系,是丁元英的“劫富济贫”把他逼死的。2、作者看到的是丁元英“劫富济贫”后面的小农经济,那是时代发展不应该出现的疯狂。其实,他表达的没有错。只不过我没有get到他的点。
那他没有错就说明我错了吗?其实也不是。
我表达的是林雨峰在整件事情里面,一直呈现一种攻而不破的气势,这种气势的另一面是失败,这是天道,是历史轮回几千年沉淀下来的,林雨峰却一直以个人意志“顽强”抵抗,直到发现人道敌不过天道,他才发现自己输了(也许林雨峰到死也没有明白自己是怎么死的)。
我表达的观点是,林雨峰的死是一种没有觉醒的痛。人,很脆弱,但当你正视脆弱后,强大可能就会慢慢开始发芽。林雨峰的死是因为从未正视过丁元英的乐圣,也从未正视过自己的梦想“进攻!进攻!进攻!”
而天下,哪有攻不破的事!
不过,今天早上的对话,我没有再深入跟老师说什么。一方面介于他的老师,给予尊重是基本,另一方面是两个人的点没有对住,说多了无益。所以,我礼节性地给了老师一个台阶“哦哦,那是我认知局限了。”
后来老师又说:“再说了,佛家怎么可能讲“天意”呢,道家才讲“天意”。佛家典籍里根本没有一处“天意”的字眼,天意在佛家里,就应该是机缘或者缘法。“禅修开悟”只是禅宗修行之法罢了,很多流派并还不一定用这种方法开悟。”
这个呢,确实是我的错。“天意”是我在打字时,为了语境增加的,但放在这句话里的实际意思是什么,我没有多想。当我看到老师说,天意是道家才讲的。这点我确实不清楚,所以乖乖认错,结束了聊天。
老师还给我推荐了书:
你如果喜欢佛家的思想,可以买一套“佛家13经”来读,如果喜欢佛家故事就买“五灯会元”来读。可能有些帮助。
“所谓“人人皆可成佛”,就是说那种感觉~灵光一现,即可脚踏莲花。”其实这句话我也不认可,不过,不想再多说什么,因为,我也说不到点上。唉,只能慢慢修,慢慢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