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惊蛰 | 内心中也有一种“复苏”的冲动?

2024-03-04  本文已影响0人  潇清妩玉

“春雨惊春清谷天”立春→雨水→之后就是惊蛰,古称“启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更是干支历卯(mǎo)月的起始。

每年的惊蛰是在公历3月5日或6日。今天在夜间十点四十四分惊蛰。

● 那为什么叫惊蛰呢?

古人云: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蛰虫惊而出走矣。

这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分别来解释:

·在惊蛰之前,动物入冬,蛰伏土中,不饮不食,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冬眠。这叫“蛰”。

·到了惊蛰节,天上的春雷惊醒蛰居的动物,这就是“惊”。因此叫“惊蛰”。

● 那为什么古称“启蛰”今称“惊蛰”呢?

《夏小正》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记录农事的历书,里面说到:“正月启蛰”。

因为汉朝第六代皇帝汉景帝的讳(huì)为"启",为了避讳而将"启"改为了意思相近的"惊"字。

进入唐代以后,“启”字的避讳已无必要,“启蛰”的名称又重新被使用。但因惊蛰已被习惯,所以沿用至今。

● 惊蛰标志着什么呢?

谚语说:“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惊蛰的到来,大地回春,长空雷鸣,草木萌发,蛰虫初醒,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天气将慢慢的变暖,从今天以后,雷声多了,雨水多了,农民开始忙着春耕了。

● 惊蛰这天都有哪些习俗呢?

中国民间这天有祭白虎、吃梨等的习俗。据说祭白虎可以化解是非。

吃梨的原因嘛,说法很多。因为到了惊蛰万物复苏,此时乍暖还寒,除了注意防寒保暖,还因气候比较干燥,很容易使人口干舌燥,肝火上升。如果将梨生吃,或蒸、榨汁、烤、煮水等,此时饮食生津益肝,令五脏调和,可增强抵抗能力,预防各种疾病。

这几天有的人会忽然感到情绪变化很大,与此节气也有很大关系,这时要多吃梨呦!但这也正是考验我们修行的时候。

了解了惊蛰是怎么回事,你是不是也因为万物的复苏,内心中也有一种“复苏”的冲动呢?

希望随着万物的复苏,我们也渐渐令自己本具的菩提心苏醒,令我们的道业日日增上。

春有百花秋有月,

夏有凉风冬有雪。

莫将闲事挂心头,

便是人间好时节。

—— 宋朝无门慧开禅师 ——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