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宰自己,帮助别人
2020-05-21 本文已影响0人
周卫英

思考的爱好和习惯也是可以培养的,越经常思考就越会喜欢思考,习惯思考。
思考的方式很多,写作是其中之一。热爱读书的人有可能爱好写作,希望自己能够创作出书给别人读,而不仅仅享受别人的创作成果。
写作是主动思考,自由思考,内容和方式完全由自己选择。阅读是被动思考,思考主题和方法早已被作者限定。
读书可以消遣,打发时间,或者获得许多知识,会以为自己无所不知。但是如果没有经过实践和思考,这些知识可能障碍了自己的智慧,使自己固执己见,刚愎自用,顽固不化,没有见识。
记忆力好就可以得到知识,但是智慧来自经历和悟性,比获得渊博的知识难度更大,花费时间精力更多。
以为自己无所不知是真正的无知。无知者常常不知道自己无知。知道自己什么也不知道才是真正的知道,才是大智慧。有智慧者未必认为自己有智慧。
知识足够全面完整系统才能形成智慧,思考到达极致才可以不需要思考。
普通人的知识太肤浅片面,思考范围狭窄,不知道真正的问题是什么,没有强烈好奇心和探索绝对真理的兴趣,都不足以形成大智慧。
你要是不思考永恒的大问题,就会被生活中鸡毛蒜皮烦恼和忧虑,就会陷入对名利的追逐不能自拔,陷入庸俗而不能自知。
伟大的人物能够在普通人的司空见惯中发现问题,然后追根问底,找到真理。
普通人的普通就在于发现不了“问题”,只有与自身利益相关的烦恼。
圣人为真理而生,而活,而死。普通人为名利而竞争,斗争,甚至战争。
圣人不怕死,所以永生。庸人怕死,结果死得更惨。
会思考的人越来越平静,理性,成为自我的主人,然后主宰自己的命运,同时可以帮助别人改变命运。
不会思考的人越来越浮躁,情绪化,成为感情的奴隶,还总是抱怨自己生不逢时,命运多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