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经典著作的人、事、书评的文章人物国学与传统文化

当牛人孔融遇到牛人曹操(二)

2017-08-06  本文已影响102人  信步闲驴

上一篇:当牛人孔融遇到牛人曹操(一)


东汉时期,知识分子的唯一正道就是读书,饱读经书;读书的必然出路就是入仕做官。而东汉王朝的选官制度是察举征辟制,选用官员都是通过察举征辟两种途径进行的。

所谓察举,就是由州郡地方长官在辖区内考察、发现德才兼备的人才,以“孝廉”、“茂才异等”、“贤良方正”等名目,推荐给中央政府,经过考核,任命为官员。其中,以举孝廉为主要选才方式。举孝廉就是州郡长官从孝者(德行高尚、饱读经书的儒生)或廉吏(廉正刚直的基层办事员)中,按辖区人口比例,通常是每年每二十万人口选一人,举荐给朝廷,进行考核任用。识才任用的标准中首要是德行人品,其理论依据来源于儒家崇尚的孝为立身之本,廉为从政之方。

孝廉

所谓征辟,就是由皇帝或者公卿州郡直接征召某个德高望重的贤人出来做官。皇帝征召称“征”,官府征召称“辟”。能被征辟者,那更属于特殊人才。

无论是被察举的人,还是被征辟的人,那必须是名声显赫、德才出众、无可挑剔之人。两种入仕形式上,孔融都具备了超群的竞争优势。入仕做官、追求功名是当时每一个读书人的梦想。如果说察举是二十万里挑一,那么说征辟是百万里挑一决不为过。得到征辟更是一种政治待遇和荣耀。

幸福说来就来!州郡两级官府都送来了召聘文书,请16岁的孔融当官,孔融居然都不接受!没错,回绝了,放弃了。这人牛吧?!估计现场的吃瓜群众都看傻了,他这不是自毁前程吗?没人知道他想干嘛?他的心理历程是怎样的?正史《后汉书》记载得很简单,“州郡礼命,皆不就”。

姑且做个妄加揣测,也许人家孔融志向远大,根本就对被州郡召辟做个属官看不上眼,燕雀安知鸿鹄之志?还有一种可能就是,这一年正值第二次党锢之祸,官僚体制中结党的士大夫集团遭到宦官集团把持的朝廷全方位无死角的的残酷镇压,死的死,杀的杀,灭门的灭门,抓的抓,罢的罢,还有剩下的被通缉追捕,亡命天涯。参与结党的士人(统称党人),终身禁锢,不得为官。以前在官场体制内和宦官、外戚呈三足鼎立之势的士大夫集团,遭此劫难,几乎全军覆灭。受党锢的影响和牵连,孔融的哥哥孔褒遭杀害,另一个哥哥孔昱,作为党锢名士领袖“八及”之一,被终身禁锢。还有孔融少时就景仰的大名士李膺,也在这一年的党锢之祸中含冤入狱,拷打致死。在这个历史背景下,孔融站在整个知识分子队伍的立场上,出于对党人的同情和对宦官的仇恨,而拒绝为官,羞与阉宦为伍,也是有其可能性的。我更倾向后一种可能。

党人领袖

八年后的熹平五年,也就是公元176年,党锢再起,并进一步扩大化。汉灵帝刘宏下诏,凡党人的门生、故吏、父兄、子弟在位者,皆免官禁锢,终身不得为官,并涉及五族。孔融也在这次党锢牵连范围内了。等于从国家法律层面规定了,类似孔融这样的党锢对象,一辈子都不准进官场体制了。很多读书人唯一的进身之路被彻底断送了,直到八年后的公元184年党锢解除。

两个八年,前后十六年,孔融在干什么呢?正史上找不到记载,语焉不详。暂且做个推断吧,虽是待业青年,但人家孔家是世代豪门大户,家财万贯、良田万顷那是少不了的。孔融再不济也不至于为衣食奔波、为生计发愁。娶妻生子、潜心学问,一定是他必做之事。当然,牛人也有郁闷,远大抱负无处施展,英雄无用武之地。

孔融

公元184年,外戚宦官争斗不止,贪腐严重,全国大旱,民不聊生,黄巾起义爆发。仅靠中央军难以镇压各地黄巾军,需要各地士族豪强自行组织地方武装讨伐农民起义军。汉灵帝才下诏解除党锢,朝廷需要利用党人去镇压黄巾农民军。

黄巾起义

32岁的孔融终于有了第一份工作。他被出生于弘农郡世族大户杨家、时任国家领导人的三公之一的司徒杨赐征辟到手下任职,负责执行调查取证、核实贪官的罪证,类似现在的检察官的角色。孔融检举核查的大多是宦官的亲属,其上司某尚书因惧怕宦官而对查案横加干涉责难,孔融据实陈述,正义凛然,绝不枉法通融,绝不阿谀趋附。

刚直不阿

汉灵帝的大舅哥、河南尹何进刚晋升为大将军,位居三公之上,相当于后来曹魏的正一品大员和现在的正国级干部。虽然何进早年就是一个杀猪的屠户,但人家妹妹是皇后,凭着妹贵兄荣,何屠户现在也是国家栋梁了。更重要的,何进还是外戚集团的掌门人,这可是士大夫集团对付宦官势力所需的重要的统战对象。

杨赐派孔融奉名帖前去祝贺。何府大院,门庭若市。奉承巴结之流,络绎不绝。孔融遭门卫怠慢,未得及时通报。孔融不能忍受,夺了名帖,扬长而去,还留下弹劾呈状示威。大将军的部属觉得孔融胆大包天,对大将军简直是侮辱,私下派刺客追杀孔融。刺客觉得不妥,请示何进:“孔融的名气太大,您若与他结怨,则天下仁人志士都会远离、背弃大将军而去的。不如就此以礼相待,以向天下人显示大将军的宽怀大度。”何进表示赞同。

没多久,对孔融有知遇之恩的杨赐被免职。不计前嫌的何大人将孔融派往豫州,任空降干部、新任豫州刺史王允的从事幕僚,协助王大人率领地主武装讨击镇压黄巾军。

很快,何进大将军又辟召孔融进京。考核中孔融成绩优异(举高第),晋升为侍御史,进了中央监察机构“御史台”。辅佐御史中丞接受公卿奏事,纠察、弹劾在朝的文武百官,参与审讯重大案件,举劾非法,肃正纲纪。

这个侍御史官不大,官位是秩六百石,每月俸禄价值七十斛米(1斛米约15.63千克重量),相当于后世曹魏的六品官或现在的处级干部,但权力很大,低级朝官如有违法乱纪,他可以直接弹劾问罪;高级朝官违法乱纪,他必须报告御史中丞然后上奏皇帝批准弹劾。

牛人都是有性格的!恃才傲物才是孔融的风流,没脾气能当名士吗?如果上司名不见经传或是平庸,摊上这样一个牛气冲天的杠头下属,那还不每天给你添堵闹心?果然,不多久孔融就因为和顶头上司御史中丞赵舍意见不合,托病回家辞职不干了。就这样,卓尔不群、自命清高的孔融结束了刚开始不久的这段官场职业生涯。


下一篇:当牛人孔融遇到牛人曹操(三)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