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诗词大会》说到语文教育的诗性
《中国诗词大会》第四季落幕,收视数据仅次于《新闻联播》和天气预报。它之所以一季更比一季火,无非说透了一些本质——今天的我们该怎样正确地理解和亲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诗词之雅在名利场上是“无用”的,但于涵养人心,却是堪当“大用”的。
所谓“诗心”,本质上是体现人类文明的爱美向善之心。诗心被唤醒,本质上验证了诗词能启发人类情感、心智,丰富人们对世界感知的能力。诗心是个人的,诗意是共通的。我们的生活需要古典诗词的滋养,正如当代中国的远行需要从传统文化的原乡里汲取力量。
从上世纪80年代的“诗歌热”,到90年代末的诗歌冷,再到最近几年诗歌文化又现热潮,真实反映了理想主义盛行、到物质主义至上、再到注重精神回归的曲折过程。在物质匮乏的时候,人们依赖诗歌充实心灵;在全力发展经济、增加收入的时候,诗歌被暂且遗忘在身后;而当不再为温饱苦恼,开始更多反思发展焦虑的时候,诗歌再次成为抵御浮躁的一种有效的武器。
当下生活中,人们每天醒来,都会迅速坠入信息的包围圈,在遴选自己愿意接受的内容方面,把目光更多投向诗歌、投向文学(不管是经典文学还是流行文学),都能帮助人们保持内心的文化敏感,为生活注入一些丰富与感性的特质。《中国诗词大会》百人团来自33个行业,这或许恰恰说明,注重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审美水平,正在悄然成为无数人的自觉行为。诗歌只是公众的阅读选择之一,除了诗歌,只要能够帮助人们实现精神提升、心灵丰沛,都是良好的文化通道。
诗词的作用,正在于让我们回归精神世界,重塑传承文明薪火的价值与信仰。当我们的内心真正有了诗与远方的追求,有了价值与信仰的追求,才可能真正奔向星辰与大海。而重塑个体的心灵世界、精神世界,培养一个完整的人,也正是当下迫切的教育命题。
语文是生命的必须,就像阳光、空气和水一样,是生命不可须臾分离的精神滋养。语文是诗意的栖居,是人们抛开名缰利锁后的心灵家园。
语文所选的经典文本,一般都是文质兼美、内涵蕴意丰富、极具人文教育价值的优秀作品。但碎片化的教学窒息了文本的生气。文本是有生命和活力的,语文教学需要“披文入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出文本的生命力,使其发挥出强大的艺术和人文感染力,从而促进教学目的顺利达成。然而不少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喜欢将文本“大卸八块”,然后逐块进行教学,或者根据高考要求,从中抽出重点来讲解。这种碎片化、肢解式的教学,可能强化了语文与高考对接,但却抹杀了语文教学的诗性灵动之美和人文美育作用。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菊花、篱笆、南山、诗人,与苍茫天地交融在一起,物我两忘、大音希声。“春江海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明月跃出海面的那一瞬间,江天一色,水波荡漾,那种欲说还休的意境之美让多少尘世的灵魂为之震撼。可是,我们的很多语文课却总是不顾及这些,看重的只是字词读音的正确、解释的精准,以及整篇翻译是否通达等,一篇意蕴丰美的作品被拆解得支离破碎,成了一地的零件。孩子们喜欢组装机器人,但却没有能力在这样的肢解之后,再拼凑起一幅打动心灵的美好画面。
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的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发展。”语文应该是最具人文关怀的一门学科,我们应力求让语文教学带上一层文化的色彩和诗性的光辉。这是对语文教育本色和本真的一种深刻自觉和回归。(19.02.20《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