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按需而教
前几天写了一点东西,阐述了教育孩子要按需而教,提到马斯洛的五个层次划分,由低到高的需求顺序。从事教育不得不思考在满足低级生存需要的同时,怎样刺激孩子产生更高级的需要,怎样让孩子的需求向健康正确的方向发展,怎样保证需求的可持续性和强度。
需求强烈就会变成动机。动机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
除了需要之外, 外在的诱因是产生动机的重要因素,诱因又可分为正诱因和负诱因,它的正负由个体是趋向或者接受、逃离或者躲闭某种刺激而获得满足来决定。这种外在刺激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学生的行为就是需要和诱因的交互来引发的,从来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从来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因此,学生在行为产生之初,就具有一定的指向性和目的性,这种指向性和目的性可能是有意识,也可以是无意识的。
行为具有复杂性,有的行为和目的一致,有的表现出来可能恰恰相反。雄兔眼迷离,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但在扑朔迷离的表象背后,一定掩盖着最本质的欲望诉求。至圣先师孔子早就意识到听其言而信其行是不对的,还要听其言而观其行。
动机的作用极大。
动机本身就有激励作用。强烈的动机作用在人身上,会产生强大的内在驱动力,就象带T的汽车一样,利用涡轮增压,小小的发动机可以瞬间爆发极其强大的力量。任何事业的开创者,无一不是雄心勃勃,百折不回,义无反顾地投身实现理想的奋斗历程。
动机形成志向,具有指向性。它是汽车的方向盘,航船的指向标。他的指引意义不言自明。就像渴了就喝水,饿了就吃饭,自然而然或谋而后动地发生着。
动机会演绎成信念和意志。一旦形成,便天然具有了维持和调节学生行为的作用。
具体该怎样让一个孩子生发学习的需要,进而产生强烈的内在驱动呢。
我觉得首先要促进学生内驱力。依据需求,调动一切可用的手段,让他产生成功的渴望,让他对自身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对自我成长和发展有一个整体地设计和规划。让他预判到成功的喜悦和可期的幸福,可以体会未来满满地获得感!
志存高远凌环宇,气盖山河傲古今。人在绝望的极端,在死亡的绝境,往往暴发出无与伦比的力量,那是对生的渴望。譬如坠楼孩子的母亲,跑出了超越短跑冠军的速度。再如孔丘之父叔梁讫,危难之际,以双手托住下落城头闸门。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梅花的清香源于严冬的磨砺,霜叶的灼红恰因风刀霜剑的无情催逼。
社会动荡,战乱纷呈。乱世之中,人命不如草芥,然而史家不幸诗家兴,那是在无路可走的时候生生走出一条路来,那是旧时文人在时代的夹缝中突围而出一个宣泄口,穷愁之言易工。
因此让学生融入到时代的洪流吧,感受二十一世纪前所未有的繁华和昌盛,贴适时代的脉搏,承沐于昂仰奋进的蓬勃精神,塑造起一个大写的灵魂!
促进学生成长,需要关注外在环境。时势造英雄,未成年人心智尚不成熟,就像一张白纸,可以随意涂抹,马虎不得。
父母的影响将伴随孩子的一生。亲子关系、家庭氛围、父母待人接物能方式、兴趣爱好、价值判断等无不在学生懵懵懂懂当中就刻下烙印。
周边的社会大小环境,学校文化,教师言行,同龄人的交往,也起到很大的影响作用。
桔生淮南则为桔,桔生淮北则为枳!
要将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结合起来。长远目标固然重要,短期目标也不可忽视。如果说长远目标是方向,是画出那一片梅林,是画出的那一张饼,短期步标就是到达山顶的那一梯梯的台阶。集水成流,积腋成裘,它是让人生丰盈的每一个片段和每一段经利,它是恒如沙河的每一个日子。
成就的渴望深刻影响人的心灵。用名人传记、砺志故事感召学生,男儿就应带吴钩,去收取关山,去立功立德立言,去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默里说“克服障碍,施尽才华,力求尽好尽快地解决难题”。
良性竟争是激发愿望的有效手段。激起学生“在具有某种标准的竞争中对成功的关注”。不断寻找对手,给自己成长找一个参照物,否则既使高手,也会寂寞!
生命 一旦没有了标尺和参照,人生便会停滞不前,进取之心便会消沉煙没,在浮世红尘中踽踽独行,待老之将至,空余垂暮之恨,一生无成之叹!
夜已深,言犹未尽意,但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