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国史大纲》(1)
2023-05-22 本文已影响0人
虎爪猫王
引论
“中国自秦以来二千年,皆专制黑暗政体之历史也。”
又或者,中国的历史,就是战斗的历史。
因为各种原因,不同的,而又极端的论调层出不穷。
但,
什么是封建社会?它并不是一个落后体制的代名词。
为什么《左传》充斥着会盟与战争,被讥为“相斫书”?是因为那个时候“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祀乃常事,常事可以不书,而兵戎非常事。
凡此种种,读一读钱穆的这本《国史大纲》,可以让自己的历史观不再那么被轻易裹挟。
钱穆《国史大纲》——第一编:上古三代之部
三皇五帝是传说。
所谓无风不起浪,有传也必有据。直到现在,专家们还在争论“三皇”是哪三个,“五帝”是哪五人,却都没有否认这段模糊历史的存在。
而“尧”是需要被划上重点的人物。或归于三皇,或归于五帝。《尧典》无论真伪,都能称为文化上的极大突破。当然,从发展进步的历史规律看,真实不可能如描绘的那么美好。
大抵尧、舜、禹之禅让,只是古代一种君位推选制,经后人之传述而理想化。
再往后,夏、商、周(西周)一脉相承。
周自不必说。
如今的考古发现,越来越清晰地展现了殷商的面貌,且与多数史料相吻合。
唯有夏,直接的证据少之又少。但不能否认夏的存在。
按《史记》记载,夏、商、西周的帝系表述出奇的一致,都有帝王人数、人名,都无在位时间。司马迁不会无缘无故记载一些虚无缥缈的人和事,既然西周和商都已被证实,而夏不能被证伪,就不能断其必伪,留待后人进一步发掘。
有趣的一点,顺带翻《史记》十二诸侯年表,一共十四个国家,除“周”外,仍有鲁、齐、晋、秦、楚、宋、卫、陈、蔡、曹、郑、燕、吴。
万事不决问度娘,结果也是众说纷纭。有”殊鲁说”,有“殊秦说”,也有“殊吴说”。分析了他们各自的理由,还是觉得“殊鲁说”最为靠谱些。
总不能认为是司马迁数学太烂吧?
![](https://img.haomeiwen.com/i29082493/7a9ebf303a6e102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