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分享

团体沙盘疗愈课第四节

2020-11-12  本文已影响0人  弥乐666

      周三晚上6点,我继续带着兴奋的心情去参加团体沙盘疗愈课。虽然最近因为气温忽高忽低,我患上了感冒,身体不太舒服。但是因为每次沙盘课都让我的心灵得到滋养,所以我坚持去参加,真是应了那句话:喜欢是做一切事情的源动力。

        这次沙盘课我们小组的人员全了,七位组员全部到场。目前一共参加了四场,这是人最齐全的一次。大家围坐在一起,真是热闹。虽然生活里我们并不熟悉,可是通过前几次的团体活动,彼此之间的安全联结已经完全建立了起来。

      还是从抚沙放松这个环节开始。每次抚沙我都不能很快地让自己的意识投入到当前的场域,总是被各种杂乱的画面干扰。这一次,我用理性大脑告诉自己,我要沉浸在当下。那一刻,我感觉到了自己的后背酸痛,那是感冒的症状。身体感受一旦被锚定,大脑也慢慢当然了下来。我仿佛看见眼前出现了几根竹子,挺拔直立。当郑老师说我们要做深呼吸吸入光的时候,我在竹子的隐隐约约上方看到了太阳,透过竹子阳光落了下来,柔和而不刺眼。不知道为什么,睁开眼睛,我的眼窝是湿润的。

        第一轮我摆的沙具是个图书馆。很幸运我还是抽到了特权使用权,可以挪动别人的沙具。相比前几场挪别人沙具的忐忑心情,这次好像淡定了很多。因为我知道这就是一个游戏,只有遵从自己内心的指引,才能让自己更好地成长。所以,我怎么想就怎么去行动了。我挪动的是一所小学,把它放到了孩子的附近。作为妈妈,我觉得孩子离学校近是个挺舒服的事情。没想到选择孩子沙具的那位老师却表达了很大的负面情绪,有愤怒、有难过还有失落感。她积极替那个孩子发声,我却接收不到。我觉得除了游戏,学习本身就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啊。直到整场沙盘游戏结束,我才觉察到,那一刻我是孩子的妈妈,眼里看不到孩子,只是抱有对孩子的期待和要求,不停地给孩子讲道理,防御模式上线。

        因为第一轮的影响,第二轮我在选沙具的时候特意选择了一个游乐场。我希望给孩子提供一个可以放松娱乐的场所。令我感到吃惊的是,代表孩子的那位老师,还是表达出我这一行为并没有令她开心,即使我是为她选的游乐场。那一刻,我又有一个关于生活的觉察,大人以为给孩子的好东西,难道真的是孩子需要和喜欢的么?讨论中,我还表达了如果我再次拥有特权,想让孩子远离学校离游乐场近一点的想法。老师又提出,为什么总是要动那个孩子呢?!天呢,这不就是生活里很多场景的写照么?作为妈妈,目光永远落在孩子身上,总是希望能掌控孩子,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生活。

        第三轮我选了一个动画片机器猫里的卡通形象康夫,带着眼镜茫然地看着有动物玩耍的方向。孩子看起来特别向往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生活。沙盘游戏真的很神奇。这场体验中,我是那个妈妈的角色,好像失去了和团体成员的感情联结。郑老师尝试拉我好几次回到游戏体验的感受中,而不是自我思考🤔中,都挑战失败。当老师表达的时候,我甚至感受到了自责。但是郑老师更正,她并没有任何指责我的意思,反而是我一直陷入到自责的状态中。开始的时候我并没有觉察,快结束的时候我想到那句话:我们眼里的别人,才是我们自己。原来,我真的无意识进行了自我攻击,我一直陷入了如何做个完美妈妈的怪圈里。表面上看,我对孩子的状态是接纳的,实际上我对孩子还是有非常高的要求,而且对孩子有着深深的依恋。我的潜意识,在这场体验中被呈现得淋漓尽致。

        不知道是感冒药起了作用,还是这场沙盘让我更加清晰地看到了自己,课程结束的时候,我感受不到感冒带给我的困扰,整个人神清气爽。越来越喜欢沙盘了,游戏中了解自己,让自己成长。今天这场体验告诉我,做妈妈60分刚刚好。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