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寒:昔日轻狂已逝
觉得韩寒拍《头文字D》会比拍《后会无期》更加喜剧,可惜了他当赛车手的经历。
无论这部电影受到多少内外原因才呈现出现在这个样子,既然孩子已经出来了,就是孩子中心了,只说孩子,不怨爹娘。
在画面营造上,《后》根本无法和国外一些电影竞争;就故事叙述上,也差韩寒自家的小说远些;就精神追求表现的人性深度来看,韩寒应该好好看一下同样是公路小说被改编成电影的《在路上》(虽然后者和原著相比仍然逊色不少,但是里面的主人公的确入戏不浅)。
说来说去,韩寒的亮点就剩下韩式拆解汉语的搭配惯性,重新交灌文字的重量,使其形成新的质感,这竟然让我想起给小周写词的方文山老师了。可见,写作这一行的人都喜欢生产新鲜词义,名之曰“创造”。韩寒还算有自知之名,没有将韩式幽默漫天席地,偶尔插入一句,像久违的调情,让人并不觉得太起腻,只是有些生硬和突兀罢了,有种“我来到你的城市,走过你来时的路”的赶脚。
其次,主人公是多少有些对不起这些修长如美女身段的公路的,闷骚多余而爆发不足。没有人在管束的环境下,竟然还可以扮酷得可以,服了导演的审美,似乎演员一张低沉若思的脸就可以摆平少男少女青春文艺情结之梦(拜托,不要抢周董的招牌表情),如果这样,和选秀又有何区别?电影可以拍得唯美,但得有故事;可以拍得平淡,但得有深度,个个整得像方文山的《听见下雨的声音》,多少会让人有些喘不过气来,整个儿一画面控加文字控。像方老师强行插入自己的素颜韵脚诗一样,韩寒多多少少也会掺进自己的货,只是这次似乎是在试水,只玩皮毛,不敢大动。老到是老到了,包容也包容了,昔日轻狂已逝。商业电影要拍出人性的深度,普世的情怀多少是一件费力难讨好,难引起消费主体共鸣的苦差事,对于首次执导的韩寒还没有练就这举重若轻的绝活儿。所以,一切都收敛了好多。
靠配乐、靠歌曲、靠画面,又让我想起周董的《惊叹号》,但后者比前者要热血多了。青春没有热血怎么可以?演员我基本上都不太熟,凭观后感来谈,至少在这部戏里都入得不深。这不能怪演员,和乏善可陈的剧本也不无关系,更和导演有关系。记得张国荣曾经说过导演才是一部电影的灵魂之类的话,话从他口出自是有含金量的。导演尚未成功,演员仍需努力,这多少也有些悲剧腔儿。
其实论抒情,中国人比外国人牛;但论讲故事,我们还得向老外多学习。中国人的眼泪是随时供奉给生活和艺术的,外国人的眼泪则随时供奉给爱情、生死和上帝。我说的不是对立,而是一种倾向感。
《后》中的故事基本上是以公路为单线进行,串连起前后时间的三四件遭遇,屈指可数。在抒情上似乎刻意地做“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调子,这是要人人都学文人言行的酸和作吗?剧情的结尾更是有洒狗血的嫌疑。在前面阴郁难以让心情勃发的积淀下突然来了那么一出理想主义的人文关怀,显得格格不入。这是在对受到应试教育毒害的80后YY吗?闭门不出只读书,书中自有权钱色,真是“江河”日下,人心不古吗?
个人对江河这一人物塑造有太多不满,的确如浩汉所言,江河并不适合在这个时代生存。也许他属于下一个时代,那么在此时代他只好默默无闻,沉浸在自己的小天地中修身养性吧。文艺电影拍到这份上,我只能说是不是太小看消费者的判断力了,或者想逆天造反不成?“秀才造反,三年不成。”同理,知识分子看问题可以很深很远,可你让他去实践,他就傻X了。停止阐发为好……
看电影的前几天还在港式甜品店和T辩论过韩寒是不是80后的代表,我是根据之前看人家书的经验投了肯定票的,她则否定,说出一些现在已经被我貌似自动遗忘的内容。现在觉得,代表不代表已经无所谓了,主要是韩寒活得自我,活得开心就成,最好还能连带大家一起乐,可这个电影普遍让大家乐也乐不起来,升华也高度不够,身边看过电影的同事也直说看不懂。我现在想说,看不懂的话,就去看韩寒的小说吧,或者,把电影再看一遍,拉动一下中国的内需。
写到中间的时候,一阵莫名其妙的“虚空”进入了大脑,还是依仗打字来驱逐出去。写东西,看电影什么的的确可以暂时进入到非完全现实的时空体去体味别样的感受,但前提是:一,如果你靠这儿为生能赚钱,可以,继续沉迷,达到吸毒境界才叫神仙;二,如果你没能力靠这儿生活滋润,还是看思后,写写,笑笑,接着赶去做能改变自己,影响他人的事情吧。文字,如果不化为行动,都是扯蛋,疼且只能卑微地忍着。
最后得备一句,这篇评论放肆散漫,不登大雅,以电影为本,对影不对人。你可以说我借批判之语抒醉心之情,但不要说我恶意攻击,不积口德。在此先谢过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