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教育资源网薛立新教授:八千中国学生被美国大学开除的背后

2018-02-28  本文已影响0人  水晶乄思晴

2017年七月,美国克瑞顿大学哲学教授袁劲梅发表了致她被开除中国留学生的一封信。信中批评该学生上课不认真读书,投机取巧,一大堆课程得了C或者I(课业未完成),最后因为抄袭被学校开除。不少读者对袁教授的信有强烈共鸣,恐怕还是因为,取巧造假的事儿,确实挺多。

某些中国学生被美国学校开除的厄运,在他们走出国门前就已经尘埃落定了.为什么这么认为呢?根据对留学生群体和留学中介的了解,提供假成绩单者肯定大有人在.若有好奇者,是否可以调查一下这8000个中国孩子在申请美国大学时提供的成绩单和个人陈述等,看看他们的入学材料是否都是货真价实的?若本来就不是出国留学的料,却被某些中介包装成了高大上的优等生,一旦走出国门,这些孩子面临的命运可想而知。

1、美国一些大学,发现来报到的学生,长得竟然与托福考试照片上不一样。招生办无奈地说:“之前哪有办法核实?人家远在国外呢。”

2、又有些美国教授发现,申请材料上牛哄哄的学生,入学之后,基本的英文词汇都听不懂。这是咋回事呢?后来有中国留学生承认,向中介支付了数千美元,便搞定了申请所需的各项材料。一些大学委托在华人员去核实更多申请材料,结果发现更多伪造的成绩和不实信息。

3、中国赴美留学生往往向学校支付全额学费,而在美国私立大学读书的费用一年往往在五万到六万美元(28至40万人民币),超过2017年中国城镇人均平均可支配收入的十倍。很多来自普通工薪阶层的学生往往需要父母动用所有积蓄才能来到美国留学。对于他们来说,自己的成绩必须对得起父母所做出的巨大牺牲,而失败的代价是不可想象的。压力之下更多的留学生选择了挺而走险......

被美国学校开除的中国学生中,不乏在常春藤名校就读的学生,被开除的主要原因是学术表现差。这份《2015版留美中国学生现状白皮书》中提到,数据显示,被开除的留学群体有以下几方面的共通点:80.55%因学术表现差或学术不诚实而被开除;69.43%来美国不到2年;88.7%的被开除学生为18-25岁;79.04%本科或硕士学位在读。

学术违规现象,不全是中国学生的错。一些美国高校由于经费紧张,希望多招外国留学生,赚取高额学费。用现金付清学费的中国学生最受欢迎。为此,一些大学不惜降低学术要求。2012年2月,北达科他州迪金森州立大学,被政府审计发现,数百名中国留学生根本没达到毕业的最低要求,却全部拿到了学位。面对美国国土安全部的严厉处罚,该校的教育与商学院院长拉普兰特干脆自杀了事。

《今日美国》披露:学术诚信问题,开始微妙影响美国高校对于中国学生的整体看法。这一年全美的外国留学生中,有超过三分之一来自中国,比前一年增长17%。报导引用美国某咨询机构的统计认为,多数中国申请人的推荐信存在问题,超过50%提交了有水分的成绩单,10%有不实的荣誉或活动记录。

2014年10月和2015年1月,美国高校入学考试(SAT)考题泄漏,美国大学理事会进行调查后,两度延期公布亚洲考区的成绩。同时,调查显示中国留学中介市场鱼龙混杂,代写申请文书的黑市交易泛滥。美国大学越来越难以辨识论文是否出自申请人之手。2016年,中国留学生诚信问题再次发酵。这次,路透社报道了某著名中国留学咨询公司涉嫌上述“潜规则”——在文书的“润色”和造假之间打擦边球,伪造成绩和推荐信,贿赂美国招生官。美国国际招生协会(ARIC)据此表示将发起调查,并威胁收回该公司的留学咨询资质;这造成该公司的股价大幅下跌。丑闻背后,是该公司负责留学中介的子公司,盈利从2008年的两千万元奇迹般跃升为八年后的十亿元。

这样励志的故事,在2013年被拍成了一部卖座的电影,名叫《中国合伙人》。影片以该公司的几个创始人为原型,歌颂了留学大潮下的资本发家史。影片结尾,是一场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美国教育考试中心(ETS)状告该公司侵权的桥段。导演匠思独运,大打民族情感牌,让这几位“中国合伙人”义正词严地驳斥了美方的指责,说得洋人无地自容、点头如捣蒜,自动认输。

其实缺乏批判性思维、逻辑性差是中国学生的普遍软肋。

中国学生到国外留学,主要的挑战还不是语言,而是认知模式的调整。留学就是这样一种需要调整认知模式的文化过渡或说文化交融时期。比如,中国的留学生,绝大多数都能通过英语水平考试,但是他们很多人应付国外的学业有很大困难;在文科课上尤其沉默寡言,很少能拿到高分。这是因为他们的语言不好吗?其实这并不是简单的语言问题。要克服这样的语言/学术要求的困难, 光从语言下手还不够。而是要把语言学习和大学的基本技能结合起来。

除了学术不诚实和缺乏批判性思维,中国学生在美国留学遇到的最大挑战应该是文化差异。中美两个国家在意识形态,主流文化和教育体制上都存在着巨大的不同,中国学生在美国遇到的普遍问题就是无法轻易融入美国人的圈子。

很多来自中国的留学生并不习惯讨论式教学这样的理念和做法。在他们看来,学习就是获取正确答案或者标准答案,而课堂讨论和互相提问始终没有直接给出一个他们想要的答案,很多中国同学都有类似的“讨论课程恐惧症”。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