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喜剧

一个乱世皇帝家破人亡的人生故事

2019-11-08  本文已影响0人  康虎好看点

时势造英雄,同样的,时势也造皇帝。

不过,皇帝这职业的高风险,也是显而易见的。

今天我们说到的这个皇帝,他的选择,一开始就很有点纠结。当不当这个皇帝,有机会让你来选择的话,多半,你觉得未必算得过这个账。

长江上有一座白帝城,知道的人不少。咋来的白帝城?老四川有个白帝,知道的人却不多。

这个白帝,就是老四川土产的第一个皇帝——成汉皇帝,或者叫成家皇帝,公孙述。

老四川,在公孙述之前,有过许多代的蜀王,但是确实还没有过皇帝。

汉高祖刘邦,算是靠着老四川的地盘起家的。这就有了诸葛亮对刘备说的,“高祖因之以成帝业”。但是,刘邦当时,是以“汉王”的身份据有四川的。

公孙述,才是四川土产的第一个皇帝。

公孙述本非四川人。王莽篡汉的新朝时期,由于才能出众,原籍陕西的小官宦子弟公孙述,入川作了成都地区的行政长官,官儿当得个风生水起。

熟知,王莽抢来的皇帝宝座还没坐热乎,新朝就陷入绿林军的反叛浪潮。

于是,公孙述也就不由自主地,演出了乱世枭雄割地称王、进而称孤道寡的悲喜剧。

绿林军以兴复汉室为名,拥立起了西汉的最后一任皇帝——更始帝。新朝的地方大员公孙述,审时度势,选边站队,选择了站到更始帝旗下,想做一名汉室的地方大员。

阴差阳错的是,公孙述迎接到成都来的那伙所谓更始帝旗下人马,不过是一群浑水摸鱼的冒牌货,一群打着汉室旗号打家劫舍的乌合之众。

主动与新朝决裂,却屁颠颠迎来一群祸害地方的冒牌货。公孙述见势不对,干脆借个保境安民的由头,鼓动乡里人马,给了这群人反戈一击。假更始帝人马的头子宗成,也被砍了脑壳。

同时,公孙述假称接到了更始帝诏命,自己已被任命为辅汉将军、蜀郡太守兼益州牧,把四川地区的统治权抓在了手中。

这一来,公孙述的人马势力起来了,在四川各地的影响力起来了,割地称王的野心也起来了。

隔了一年,当更始帝真的派人来接管四川的时候,公孙述不干了,拿出对待宗成的老办法——奋起一击,打跑了更始帝派来的人马。

这下子,公孙述更加威震四川。

有人便出主意,劝公孙述称王。

更始帝登基的第二年,公孙述在成都自立为蜀王。

当了蜀王,西南地区,如大小凉山一带,大大小小的地方势力,自然跑来归顺、朝贡。

于是,找到了感觉的公孙述,就进一步做起了皇帝梦来。

或许,乱世中称王称霸的人,除了自命不凡,往往还都有点迷信——关键是自我迷信,迷信自己上膺天命。

皇帝梦,公孙述真的是由梦开始做起的。

从登上蜀王宝座开始,公孙述上位,就有一个关键的推波助澜角色——说客李熊。

打走更始帝派来四川的人马后,李熊对公孙述说,现在四海动荡,你割据了方圆千里之地,比商汤、周武王起家之时,地盘已胜过十倍。这个时候顺应天时,改换名号,就可以成就霸业了。于是,公孙述信了,自立为蜀王。

当了蜀王,果然,西南一些小国就前来归附。于是,李熊又对公孙述说,你蜀王名声已闻天下,应当即大位当皇帝,才能让远方仍然在观望中的人前来归附。

这一次,公孙述有点犹疑了,说是,帝王是天命所归,自己怕是承当不起。李熊劝说,天命本就没有一定的,老百姓不过是归附有能耐者,有能耐者自然就该承当起自己的使命,所以不必怀疑。

一句话,就让公孙述定了心。

公孙述本来就以能干闻名,做皇帝梦也是说干就干。夜里,公孙述就梦见有人告诉自己:“八厶子系,十二为期。”意思是,公孙氏的皇帝道统,期限为十二。这明显就是上膺天命嘛。让他纠结的是,这个皇帝运程好像不是千秋万代那么长久。梦醒,公孙述不无遗憾地跟老婆商量:虽然富贵已极,但是道统却有点短,咋办?结果得到老婆坚定不移的支持。

从这个时候开始,公孙述的皇帝梦,就带上了神叨叨的味道。他赖以立身的能干本事,好像不再为其所看重。莫名其妙的神谶、纷至沓来的祥瑞,似乎倒成了其坐江山的保证。

首先,据说是有龙在公孙述府中出现,且声势不小,夜里大放光芒。

其次,公孙述猛然发现自己掌纹奇特,天然生着“公孙帝”字样,于是特拿来示人。

其三,公孙述不知道怎么弄清楚的,说是自己本色属白色,正该继刘氏的赤色、王莽的黄色之后,统治天下。公孙述的“白帝”名号,就是这么来的。

四是公孙述研究确认,多少年前,古书早已有谶语,预言了自己的皇帝天命。比如《春秋》、《河图括地象》、《录运法》、《援神契》之类。

东汉光武帝刘秀登基的同一年,公孙述在成都称帝。时间,比刘秀还早几个月。

《后汉书》载:“(光武帝)建武元年四月,(公孙述)遂自立为天子,号成家。色尚白。建元曰龙兴元年。”

刘秀、公孙述都争着要当皇帝,两个人少不得接连不断的文攻武卫。

公孙述引经据典地证明,刘氏江山气运已尽,公孙氏坐江山是天命所归。

刘秀则反复致信公孙述,说刘氏汉室才是正统,千万别去学王莽,打汉室江山的主意没有好下场,乖乖投降才是出路。

公孙述当然不投降,结果当然是武力解决问题。

刘秀与公孙述当皇帝的第十二个年头,十一月,刘秀部下大司马吴汉率军打到了成都城下。

此时,公孙述仍无所惧,亲自披挂上阵,与吴汉大战。天不遂愿的是,在战场上,公孙述身中一枪,当天晚上就一命呜呼。第二天,属下开城投降。成都城内,凡是姓公孙的,统统被砍了脑壳。

这场战斗有多激烈?

《华阳国志》有如此载述:“自旦至日中,饥不得食,倦不得息。日昃后,述兵败。汉骑士高午以戟刺述,中头,即坠马,叩心者数十。人都知是述,前取其首.....吏民穷急,即夜开门出降。汉尽诛公孙氏及牙等诸将帅二十馀人,放兵大掠,多所残害。”

《后汉书》载述有所不同:“自旦及日中,军士不得食,并疲,汉因令壮士突之,述兵大乱,被刺洞胸,堕马。左右舆入城。述以兵属延岑,其夜死。明旦,岑降吴汉。乃夷述妻子,尽灭公孙氏,并族延岑。遂放兵大掠,焚述宫室。”

《后汉演义》叙述更生动一些:“公孙述亲出搏战,直攻汉营;令延岑往敌臧宫,两路并举。岑拚命死斗,三合三胜,宫几难支持,忙使人向汉求援。汉与述已战了半日,未分胜负,急切不便援宫,但见述兵已有饥色,特使护军高午、唐邯,领着锐卒万人,向述众横击过去。这支兵马,乃是汉留住营中,故意不发,待至述兵已疲,才令突出。述不防有此生力军,挺击过来,连忙号召将士,拦阻兵锋,已是不及。高午持槊急进,猛刺述胸,述痛不可耐,撞落马下,左右抵死救护,才得扶起述身,舁至车上,逃入城中。延岑在咸门酣战,得知述负伤消息,当然惶急,鸣金退回,

反被臧宫还杀一阵,伤了许多人马。好容易入城见述,述已晕过两次,经岑唤醒,勉强睁眼一看,不禁下泪,模糊说了数语,无非是嘱咐后事,挨到日暮,便即毙命。岑为具棺殓,草草办就,到了翌晨,自觉无术拒守,乃开城出降。吴汉等纵辔入城,枭述尸首,传诣洛阳,尽屠公孙氏家族,并将延岑处斩,戮及妻孥,再纵火烧述宫室,付诸一炬,是为建武十二年事。”

公孙述到底是伤了脑壳,还是伤了腹胸,是战阵上当场被割了头,还是回城后死去,史料记述有异。只有一点是明确的:公孙述的皇帝梦,代价有不可承受之重,合族人一起陪葬,几乎死无葬身之地。

公孙述的脑壳,被砍下来送到了洛阳。刘秀当然不会以皇帝之礼来处置他。这个脑壳,丢到了何处,不得而知。

不过,公孙述如果还能有个墓地的话,当然是在成都附近。

有一种说法,崇州市三江镇牂牁(zangke)村的“代王坟”,就是公孙述墓。这墓,当地人又叫做“竹王坟”。上世纪70年代,该墓才被夷为农田。当地传说,这其实是公孙述墓。

有点史料根据的说法是,在双流城北。《双流足知录》载,双流城北有公孙述墓。随着城市的扩展,双流的公孙述墓,应该也同成都的刘备墓、王建墓、黄忠小区一样,恐怕已经成为双流新城区了吧。

成都城竖起降旗,公孙述全族尽灭。吴汉再疯狂,也不至于让这么多被杀了的公孙述族人,统统死无葬身之地。所以,在成都附近,有公孙述墓,或者公孙述族人墓,应该是肯定的。

让人唏嘘的是,本来是衣食无忧的官宦世家,拿身死族灭,换个十来年的皇帝梦,这代价,似乎也太大了点。

让你选择,你怎么选?

t-ente_Zq�01�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