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董昊成《游记一溪》&《望月怀感》吟成一律

2021-04-29  本文已影响0人  阆苑寒梅

芳龄十三少年豪,绝世雄才胜我曹。

灯下苦修功不浅,书中穷探典弥高。

未开大智胸藏甲,已著华章思涌涛。

自古文坛多俊秀,将来定是领风骚。

2021.4.29

注:

《记游一溪》

文/董昊成(喀左二中)

    雨霁,行乎野,闻水鸣。余心悦之,欲望观之。逾一桥而见一径,其间芳草葳蕤。披榛入,渐草稀而林茂。穿林行之,林际一溪。分之数埒,萦带于野。水犹清冽,可见底石。石无多骨,亦不如砺世之圆。近岸则多碎石矣。

暮夏者,初见此溪。时逢骤雨,水漫于岸,其陆为沚,苇草生焉。时过微风,草揠随风,浮道道绿波,环合四处。日中,底石悉见,日光下澈,布光影于石上,绰绰陆陆离离。如梦似幻,使人目莫及。久之则目眩。逢日暮,尝有一农人牧羊焉,是一老者。于苇中行,若隐若现,其或行止于滨,观其夕照,度其夕阳。群羊亦悠然啮草。皆怡然自乐,顾而慕之。

溪中有藻荇,清冬之时生。附石上。小者如琳嵌于底,茂者似锦漇于溪。时逢落雪,两岸一白,映溪水愈苍,而暗流翡翠。

春社,再游溪畔。溯洄行之。清流渐缓,不见素湍。冰皮悬岸欲解,水珠入溪,玉珠落盘,和风传之,咚咚淅淅沥沥。天色可入其中,水之初色也。犹有石青之色,盖藻荇之气所化。可谓之:春来溪水绿如蓝。复上前数十步,水中皆以泥为底,然水极清,若无矣。中并无竞鳞,鱼似悬之,往来翕然。欲溯其源,而不能得。水之接源隐于蒹葭。

余未复前,记之而去。望其无问津者。去时,水流之潺潺,水鸣之溅溅。

《望月怀感》

文/董昊成(13岁)

      昼日多云,恐其掩月清辉。至夜,月明如故也,将终年所贮之光尽放,于云之罅隙迸射而出,映半面江山。人间灯火亦尽明矣,未夺月之光,反增其辉。

      攸然,已至中秋,昨夜雨骤,草木皆稍有零落之势。月映之,如敷白霜。《诗》曰: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盖此景也。

      至晚亥时, 云散。人皆出望月,赞之。世人皆好圆月,是故其有圆满之意,不知世上岂有圆满之事?只愿耳。人求圆,费其时,伤其神。遂“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何为如此?非世人所愚,盖一昧贪与尚。能见及此者危者,世间鲜矣。何其悲兮,何其悲兮!

      “人生碌碌,竞短论长,却不道枯荣有数,得失难量。”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