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励你这一跪,吴天明答应了吗?
电影进入市场,它就不再是单纯得艺术品,它就是商品,就要接受市场的折磨。你可以说市场不识货、也可以说观众没品位,但你不能绑架它,比如用所谓的情怀、下跪。这对其他没有下跪的作品,是一种看不见的不公平。
文 / 钟二毛
《百鸟朝凤》,看了。
我打7分。
电影讲的是唢呐演奏这门传统手艺,在现代社会遭遇的尴尬、无奈和绝望。农村、唢呐,仅仅这两个元素,就可以判断这部电影要赚钱,难。投资人、剧组心里自然了解这一点。他们拿出真金白银去做这件事,本身是一种勇气,也是一种担当。这一层意义,你是无法抹去的。
我这7分主要给这一层意义:勇气、担当。
电影差在哪里?
两个方面。
第一,故事套路陈旧。沉默、苛刻的师傅、可怜巴巴的徒弟、外冷内热的教学方法......电影的开头,叫人相信睡一觉醒来都可以继续跟上情节。
今天的电影市场,电影不再是一个纯美学意义的艺术。80、90后追求好看、新奇。显然,这一点,隔了。
第二,画面不美。传统和现代对撞。现代,浮躁、人民币代表一起、肮脏;作为对立面——传统,应该拍出它的美来。电影里的乡村不美,有一两个芦苇与河湾的镜头,但都太匆忙与潦草。要命的是,电影始终没有出现一个关于吹唢呐这门手艺特有的细节、动作、表情的摄人心魂的画面。依旧是匆忙与潦草。
关于这一点,我想起多年前的一部电影,霍建起的《那山那人那狗》。这个电影故事也很简单,讲乡村邮递员的故事。这个电影,故事早忘记了,但那一幕幕绿油油、仿佛冒着水汽的乡村美景(下图),始终萦绕脑海。
再谈制片人方励先生下跪一事。
第一,我首先理解方励先生这一跪。他是制片人,钱砸下去,没有冒泡,鬼都会着急。更何况,中国的电影发行、院线排片,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各种潜规则。他气愤、着急,可以理解。
第二,这种行为,不能鼓励。方励先生这么一跪,排片嗖嗖上了,听广播说这几天,单日票房有超过1000万的了,这个周末还有两天井喷。这个电影盈利是铁定的
了。方励这一跪,值钱啊。那么,你一定可以预料到,接下来,一定会有第二个方励,为了自己的电影下跪。甚至下跪的人,不仅仅是制片人,还会有导演、演员。
只是,我不知道,第二跪、第三跪能否生效。
电影进入市场,它就不再是单纯的艺术品,它就是商品,就要接受市场的折磨。你可以说市场不识货、也可以说观众没品位,但你不能绑架它,比如用所谓的情怀、下跪。这对其他没有下跪的作品,是一种看不见的不公平。
对于一个正常的作家、导演、演员,都具有一个基本的心理承受力,那就是你的作品有可能被市场抛弃、不受欢迎。怎么办?下一部继续呗。难道,卖得不好,就哭就跪?
所以,我开个不是很好的玩笑:
方励你这一跪,吴天明答应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