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了一个新词
这个词其实2021年就在网上出现过:languishing. 只是我今天第一次听说,它的意思是:“不是精疲力尽,也不是抑郁症,并不感到绝望,只是觉得生活有些无趣,感觉看不到方向。”又即:“过着一种平静且绝望的生活。”languishing好像一种空虚的感觉,好像在浑浑噩噩地度日,但又不是悲伤。
其实languishing的状态在我身上持续了很多年,它偶尔也会消失,然后卷土重来。它是一种处于心理疾病和心里健康的中间状态,我经常说:“感觉生活没意思。”行动力差,身体机能下降。
在网上一搜,很多人都有这种感觉。口罩事件后,生活中出现了很多不稳定性,过去的几年里,每个人多多少少都经历了一些波折,打乱了生活的节奏。当初的挣扎感和慌乱感可能已经结束,但是在心底总有一种慢性的疲惫状态(我以为这是我阳了几次以后的结果)。
languishing也可能是一种社会状态,就比如说我们常听到的那句:“大环境不好了,做什么都很难。”口罩事件把健康、生命等平常时期不会被看重的问题直接摆在我们面前,有的人当时经历过巨大的悲伤和打击,对未来的感觉不太乐观,变得无精打采。这些话题也会漂浮在我们身边的空气中,让人感觉迷茫。
我总是不断地思考生活的意义,口罩事件期间我看到很多优秀的人“倒下”了,对我的冲击很大,我害怕如果我不抓紧机会赶超,后面再遇到困难我可能也会“倒下”。这种感受确实推动了我去做一些事:上网课、学写作、卖保险。没想到太过用力,突然忘了我本来就是来玩的,怎么把自己搞得这么精疲力尽?
languishing的感觉一来,就觉得自己干啥都没兴趣,又回到了“丧”“不想动”的状态,跟别人解释也都是徒劳的,所以我又开始自我调节,找一下自己现在的状态究竟是怎么引起的。好笑的事,我特别会给自己“看病”,狂看心理学书籍,在各种解释中一条条地寻找自己的问题。感谢网络时代的便利,否则我真的不知道应该怎么办。
首先,我觉得“玩”是很重要的,当然目标感也很重要。在我没有玩好的时候强行给我讲目标,我会很反感。在我没有目标的时候,我玩着玩着又会觉得很担忧。所以执伞君总是说我有病,因为我总是在反反复复地改变自己的状态和心态,我也希望我可以过简单的生活,不过凡事不能强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