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表》关键词:注意自己的最初的阅读闪点和始终注意文本体式·以
《出师表》关键词:注意自己的最初的阅读闪点和始终注意文本体式·以臣训君的个人与文格经典
1.再次阅读文本,最大的感受依旧是是诸葛亮的一片赤诚之心。这片心包括对先帝的感激,包括对陛下的忠心和期待,包括对蜀州危亡的担忧。读着他对刘表一一叮嘱和谏言,就可知其呕心沥血,心急如焚。不过有一点我弄不明白,为什么开头他说益州疲弊,自己不留下来帮助稳固内政,非要继续出师呢,单单先帝的嘱托还不够让他做决定啊。
2.孙教授的重点在于文本中以臣训君的人格。其实我读的过程中却是也有感觉一种臣子训戒国君的味道,但是没有给予充分的关注。
3.孙教授主要从“表”这种文体形式说起。
表不但讲理,而且可以抒情。理解这一点才能真正懂得文本。
4.说理:讲政治道理。
诚宜……不宜……引喻失义,有一种训斥口气,这是一种在智力上、精神上居高临下的优越感。
偏私……内外异法……相当严厉,对执政者的心智、品格、能力、水平的教训。
5.未有傲慢的感觉的原因:拿出了“先帝”的王牌。一切教训的语言都不是臣下的,而是先帝的。一切的应该和不应该,适合和不适合都不是我发明的,而是为了实现“先帝”的遗志。这是代先帝立言,而不是自己有多高明。这样教训就不是教训,而是忠心耿耿的辅佐。
6.抒情性:
进行自我贬抑。布衣……不求闻达于诸侯……二十一年……谨慎……自谦、雍容大度
无论是讲理还是抒情,其核心价值都在于“先帝”二字。
这是他感情的核心价值,也是他生命的核心价值。这里有他的忠君观念,不是仅为荣华富贵,而是出于他的政治理想。对复兴汉室事业的追求。为这样的事业奋斗不计荣辱,奉献自己的一切,不排除愚忠成分,但依然有人格的光彩。
其实我也注意了先帝多次出现,但我想的是对先帝的忠诚,却没有回到文本体式上去看到更加深层的一面,就是说这是使得其训戒更加平和显得其忠心而不是傲慢的最根本原因。
最后,为什么诸葛亮还要出师,其实就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一种理念,他的事业就是奉献在这个上面,所以有人说他愚忠。但是其人格依然充满魅力。回到历史语境中,他也会有很多局限和不得已。我们不能过分严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