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板年代》20.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
双抢大忙,确实是又苦又累。可孟老师来了,乔玉良心头温暖,精神十足,浑身都是气力,既不觉得苦,也不觉得累。
这天乔玉良早早地起了床,热了昨晚的剩饭吃了。生产队长在外面吆喝出工时,他已经收拾停当。他今天换了件像样点的衣服,为显得利索,还在腰间扎了根皮带。
当着孟老师的面,可不要太邋遢。
今天的活,还是收稻子。
天刚蒙蒙亮,晨风送清凉,正是干活的好时机。社员们从各自的家里出来,按照队长的安排,结成好几个劳动小组,分别到指定的田地里干活。
晨曦里的水稻,仿佛还没睡醒。它们在晨风中摇曳着慵懒的身子,等候着收割的人。清早的割镰声,显得脆生生的。唰,唰唰,唰唰唰,你一下,我一下,接二连三,此起彼伏。
太阳升起,天光大亮,稻子已割下一大片。乔玉良直起身来歇歇气,这才看见孟老师。
学农的师生按队长的分工,男学生由队长带领割稻子,孟老师和女学生,跟赵婆婆她们几个年长的妇女一起,在收割后的稻田里拾稻穗。
孟老师戴顶宽边草帽,穿件浅绿色衬衣,脖子上挂条新毛巾,胳膊上挎个小竹篮,低着头东找西找,很认真地捡拾稻穗。说实话,乔玉良看了觉得好笑。孟老师个子高挑,身材匀称,加上那衣着打扮,怎么看也不像干活的样子,倒像个在田地里跳丰收舞的舞蹈演员。
割稻虽然累,累的只是腰和腿,真正的体力活是打半桶。木头做成的半桶,像一个很大的斗。半桶三面围着遮挡谷粒的竹席,一面敞开,供人干活。打半桶的人站在半桶跟前,扬起捆好的稻把,使劲把稻穗打在半桶的桥架上,使谷粒脱离出去,掉进半桶里。两三个人同时打,稻把起落,砰砰嘭嘭,沉闷的声音彼此交错,弹射的谷粒在围席间飞迸。
男人是壮劳力,打半桶是男人的活。妇女割稻子手脚不慢,就是打半桶没有劲,脱粒不干净。乔玉良下乡两年多,也算是个农把式了。他跟跟身边社员并肩而立,扬起稻把龇牙咧嘴往下打。打个三四下,转一转稻把,再打三四下。几把打下来,已是汗流浃背。
干活的间隙他喘喘气,擦擦汗,眼睛不由自主寻找孟老师的身影。孟老师到东边稻田里了,孟老师到西边稻田里了,有时在上边,有时在下边,一阵看得见,一阵看不见。乔玉良也希望孟老师看见自己,他想在孟老师面前展现自己干农活的娴熟技能,展现自己男子汉的体魄和气力,展现一个上山下乡的革命知青在广阔天地炼红心的战斗豪情。
农忙再忙,也不能忙忘了思想教育,抓革命才能促生产。
这天下午,在劳动之中的休息时间,生产队让苦大仇深的老贫农,给学农的师生讲村史,讲家史,控诉旧社会地主恶霸剥削欺压劳动人民的滔天罪恶。苦大仇深的老贫农,就是陈大个他爹。老人家捏着个草帽扇凉风,边讲边喝老鹰茶。陈大个他爹的村史家史是讲出了名的,镇上好多单位都请他去讲。青岗中学也请他去讲过,所以在场的一些学生并不是听头一回。
听陈大个他爹讲村史家史,有一套固定模式。他讲到伤心处,能声泪俱下,响亮地擤鼻涕。每当他声泪俱下擤鼻涕,大家就振臂高呼:
“不忘阶级苦!”
“牢记血泪仇!”
“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
可是今天陈大个他爹讲的效果,却不那么理想,主要是学生们不怎么爱听。
照说阶级斗争要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就是以前听过,再多听一遍也没有坏处。但学生娃儿不懂事,听过就不新鲜了,精力不集中。而且散坐在这生产队的田边地头,树荫底下,不像在学校集合开会那么正规严肃,容易开小差。再加上带队的是个音乐老师,还是女的,一点也不凶,大家都不怕她。最不自觉的是那些男学生,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有的玩逮来的蚱蜢,有的撬泥地里的曲腺,还有的想去捉停留在稻茬上的洋顶顶,确实很不像话。
特别是到最后,学生们都把听村史家史的模式给忘了。陈大个他爹讲到伤心处,正要声泪俱下,却被一声叫喊打断:
“看!野兔子!”
烈日当空,万里无云。收割后的稻田,只剩下一排排的稻茬,和一堆堆的稻草。一只灰褐色的野兔,在半桶那边出没。学生们的兴致立马被调动起来。他们纷纷起身冲过去,大呼小叫,围追堵截。野兔很机灵,它绕过半桶飞奔逃离,很快就穿过空地,钻进尚未收割的稻谷丛之中,一眨眼不见了。大家扒开稻丛,搜寻一番,不见踪迹,只好嘻嘻哈哈作罢。
这场村史家史,就这么不了了之地结束了。
这天晚上,队长他妈用野菜就粗糠,给师生们熬了一锅清汤寡水的忆苦饭,算是个惩罚。不过这个惩罚不包括孟老师,因为她要去乔玉良那儿吃晚饭。
乔玉良白天干着活,心里一直惦记晚上请孟老师吃饭的事情。
他老早以前说过,孟老师来了,要去水库逮鱼给孟老师吃。但水库的鱼是生产队养的,不准随便逮。他把孟老师带来的那联肥皂切了一半,带在身上,天黑收工,把半联肥皂拿出来送给队长。肥皂这东西,农村人买不到,也买不起,贵重得很。队长很高兴,对乔玉良逮鱼满口答应。不过他特别强调:“是招待孟老师,我才松的这个口哈。只准逮一条哈!”
收工以后,乔玉良偷偷摸摸去了水库。逮鱼是跟队长私下说好的事情,让社员们看见影响不好。
乔玉良在长江边长大,水性极好,用个竹撮箕逮了条鱼,还顺便洗了个澡。离开水库,他又去自留地摘了些菜。回到知青屋,刚点亮油灯,赵婆婆来了。赵婆婆听说他要招待孟老师吃饭,专门送了两个鸡蛋来,而且死活不要钱。乔玉良自己养的鸡,这段时间没下蛋。赵婆婆的鸡蛋,真是送得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