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语【浅读深思】語錄集

心灵‖学会与“痛苦”共处

2020-08-12  本文已影响0人  海挽天文化传播
痛苦能给人带来教益,接纳痛苦的存在,才能走向更好的未来。
                                      ———逍遥玄

痛苦是什么呢?

这个问题,在一千个人心中会有一万个答案,基本每个人都不知道自身的痛苦是什么,但都能说出各种理由。

当痛苦来临的时候,只知道很痛苦,但很少能明白痛苦的原因。

用佛教的话来说就是“生、老、病、死、求不得、怨憎会、爱别离、贪镇痴。”

而要我来说,无非就两种苦,一种是外在的,一种是自身的。

痛苦的起因在于外在的因素无法真正符合你内在的要求。这也是佛说的“执念”太重。

越是执念外在因素,痛苦就更加加剧;痛苦越是加剧,就越是想排斥;越是排斥,越是产生执念;越是执念,就越是痛苦。

往往人们就是这样子陷入了死循环之中。

人是环境的产物,可环境并不单为人而存在,环境是变化无常的。

这里先不跳得太远,这个问题太庞大,可无限延伸。

回到主题,本篇文章是续写这章“一首歌唤起了内在的我 的后半段,当时写这篇时,预计是三千字,可写着写着灵感就断了,只能草草结尾。

上章结尾说到感性与理性。

每个人都有一个藏在内心深处的“自我”,而这个我仅存在于精神之间,他由生活中的各种情感幻化而成。

人是特别复杂的一种生物,复杂之处就在于产生了独立的自主意识,精神过于脱与现实。

人有三大意识,这里用通俗点来表达,就是有“三个自我”。

分别是本能我、感性我,理性我。

本能我,只为生存负责,他只管生存,一切有损害自身的都会排斥在外。

感性我,他生于情感,为感情而存在,这个感情可不是爱情,他包括对外界的一切偏爱。

理性我,只为判断而生,他分析事物利弊,可能重于感情,可能会重于生存,理性的判断主要依据于认知和外在等因素。

正因为有三种不同的自我在运作,所以才会产生那么多复杂问题,让人痛苦的问题。

而简单点来说,一切痛苦,都是因为理性我的认知局限性。

无法去分析出一件事情的原因,就无法跳出痛苦的范围。

而有一点认知,是最好的化解痛苦的方法。

就是要清楚世界是“无常”的,接受这个“无常”的存在。

正因为世界是“无常”的,才充满着更多的无限可能,才不会一成不变,才会充满更多色彩。

经常能听到类似这样的词“你要学会拼命、命运本就是不公的等,这些模棱两可的话,总会让人陷入焦虑,或者偏于痛苦。

所谓痛苦,本身是不存在的,只因感性我的过度排斥,总想拥有无限的快乐和幸福。

但这是不可能的,当你长期处在快乐之中,本身也是一种痛苦。

快乐是什么,在之前的文章写过:

快乐是完成了一件事情后的喜悦;

快乐是你逆袭了一场意外的那一刻;

快乐是你历尽千帆归来的那一刻;

快乐是有一个好朋友愿意真诚实意的对待你;

快乐其实就藏在每个人一心向阳的心态中。

不要去追求快乐,要快乐的去追求;

快乐不是靠追求的,快乐一直追随着你;

只是,你要静下来去关注他。

快乐与痛苦是并存的,当你接纳痛苦,快乐就在身边,当你排斥痛苦,快乐也会远离。

当你看世界不顺眼,世界也会看你不顺眼。

只要我们真正理解并接受了人生本就是与痛苦并生,那么我们才会释然,就不会执念与对人生的痛苦耿耿于怀。

遗憾的是,大多数人都不愿意正视人生中的痛苦。他们一遇到痛苦,不是怨天尤人,就是抱怨自己命运不公,仿佛人生本来就应该既舒适又顺利似的。

他们哀叹为什么会有那么多麻烦、压力和困难,总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

我非常了解这样的抱怨,因为我也曾有过这样的感受。

但这样都无济于事,人生是一个不断面对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可以开启我们的智慧,激发我们的勇气。

为解决问题而努力,我们的思想和心灵就会不断成长。

问题本身并不会痛苦,痛苦在于我们排斥问题的发生。

拒绝问题,就是拒绝自己的成长,学会与“痛苦”共处,快乐便也会与你同在。

你容纳世界,世界才会容纳你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