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化思考--普通人必备的思维工具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个几乎可以每天都使用的思考工具—结构化思考。
在工作中,你有没遇到这种以下的情况:
-
1.面对问题提出方案时,同事提了4点建议,你感觉有好像什么不对,但却说不上来;
-
2.面对同样的任务,别人三两下搞定,自己却在苦思解决方案;
-
3.在与同事沟通时,自己说了很多内容,但同事却说不懂到底想说什么;
可能你会觉得1和2是解决能力问题,而3是表达能力问题,但我想说这背后是思考没有结构的问题。
为什么要学会结构化思考
我们在完成任务或解决问题的过程为:接收信息->分析处理->得出方案->实践方案,如果接收的信息是混乱的,那会影响后面的分析处理,如果分析处理的方式不对,会影响解决方案的质量,甚至找不到方案,因此接收信息和分析处理非常关键。
接收信息环节可以分为听和看两种渠道,但不管是听他人(同事、下属、领导等)讲话内容,还是看别人的报告等,如果对方提供的信息是不完整的,那我们接收的信息肯定也是不完整的,这时就需要我们识别信息,主动去提问,让对方提供更多的信息。
分析处理中,如果想到一个算一个,而不懂得会 MECE 原则归纳分类,那会得出的方案会有遗漏要点或逻辑不清晰,甚至抓不住重点。
举个例子,把货物从北京运到上海,放在汽车上的货物高2.05m,而中途有一个隧道是限高2m,这时有哪些解决方案?
有的人说分批次运过去,有的人说换个底盘低点的车,有人说把货物调整下使用其不高于2m,这些都对,但是会遗漏。
结构化思维是怎么思考呢?
首先确定目标是把货物从北京运到上海,那解决方案分为过隧道和不过隧道,不过隧道又可分为绕道,或换其它运输方式(飞机等);
过隧道又可分为车、货物、隧道三个要素,从车的角度可以换底盘更低的车和轮胎放气,从货物角度可以分为分批次、调整货物高度,从隧道角度可分为加高隧道等,这就是用结构化思维来思考,是不是更全面而清晰?
怎么让识别接收信息?怎么提高分析处理能力?还有得出方案后怎么表达?这都是结构化思考要解决的问题。
什么是结构化思考力
结构化思考力是一种结构化的思考方式,大白话就是怎么想这件事,而其关键就是结构化。
怎么结构化呢?如下图
其中顶点G是结论,中层(ABC)是理由,底层(A1到 C3)是事实。
结构化思维分为纵向结构和横向结构。
纵向结构的特点是结论先行和以上统下,其中结论先行指汇报时,先说结论,而以上统下指上面的结论由下面的理由或事实支撑。
横向结构是分组归类和逻辑递进,分组归类指要对事物进行分类,逻辑递进指把要素排序。
结构化思维的纵向应用,自上而下应用在疑问回答分解,自下而上应用在概括总结。
横向结构中主要是归纳法和演绎法,归纳法用于清晰列出要点,会运用 MECE 原则(相互独立完全穷尽),而演绎法用于说服,常见的形式是大前提、小前提、结论。
好了,结构化思维先介绍到这里,感谢你花时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