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湖大咖访谈】猎聘高级设计总监柴林:设计师职业现状
本期大咖:柴林
体验设计师/自媒体作者,曾任知乎设计总监、百度资深交互设计师,现任猎聘高级设计总监。微信公众号:柴林。
时代的发展历程正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设计师也成为“创新与创造”的开创者,成为社会发展,释放生产力的强劲推动力。
本期【蓝湖大咖访谈】,经验丰富的猎聘高级设计总监柴林老师,为我们分享了关于设计师成长环境、职业发展、价值提升等方面的内容,干货满满,不容错过哦~
互联网行业的设计师方向
又是一年毕业季,很多大学生对设计师这个创造美好的职业跃跃欲试,而设计师的种类繁多。
✅ 在互联网行业的设计师职位中,分为UI设计师、视觉设计师、交互设计师、品牌设计师等。
✅ 同样都叫视觉设计师,在不同公司所涉及的工作内容也差异较大,有的在做运营活动,有的在做用户界面,有的在做品牌规范。
不过从工作内容和工作性质来看,主要有两个方向,一个是更侧重美术与创意的视觉设计方向,另一个是服务于产品体验的体验设计方向。
✅ 视觉设计方向常见的工作内容有品牌设计、运营设计、插图设计,以及在线教育行业用得比较多的插画师。
✅ 体验设计方向常见的职位有用户研究员、交互设计师、UI设计师,也有比较综合性的体验设计师、产品设计师。
近年来,视觉设计与体验设计这两个领域的差异越来越大。我们可以直观的看到这两种设计师的个性、思维、能力等也呈现出了非常明显的群体性差异。
✅ 视觉设计师的思维更跳跃发散,人更感性;
✅ 体验设计方向的设计师思维的逻辑严谨,相对更理性。
造成这种群体性差异的原因,我认为一方面是因为在互联网行业人员流动性快(平均跳槽频率为 1 年半 1 次),大多数人都逐渐找到了真正适合自己的工作,另一方面是高强度的工作也在塑造人,不同的工作也会更强化设计师个体的某些技能和思维。
第一份工作的决定性作用
第一份工作往往决定了之后职业生涯的发展方向。原因是第一份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可以更好的为第二份工作复用。
👉 设计师在工作前 3 年应该更侧重专业能力的提升,所以做选择的时候应该尽量选择一个好的专业成长环境。
👉 好的成长环境在信息、思维、项目三个方面都应该是好的,这三个方面分别对应一名设计师的视野、大脑和行动力。
✅ 信息环境。我们能够看到什么决定了我们可以想到什么,我们可以想到什么决定了我们可以做出什么。我们把能够看到、听到、感受到的东西可以统称为信息输入,这种信息输入来自你所在的行业、公司、团队的视角和视野。设计师需要持续、高频次、多元的信息输入,才有可能刺激设计师大脑的第二次发育。
✅ 思维环境。可能你会觉得思考是个主观的东西,跟选择在哪工作关系不大。但实际上工作几年我们会发现,在不同工作环境工作的人,他们大脑里思考的问题会不一样,思考的方式方法也不一样,更重要的,思维习惯也不一样。
设计师在第一份工作需要养成好的思维习惯,懂得好的思考方式,懂得如何独立的做设计批判(Design Critique)。才有可能对上面第一条里拿到的信息进行有价值的思考和加工,才能够加速我们的专业成长和职业发展。
✅ 项目环境,这是最显性的。最好的学习是实践,设计师在第一份工作中能够进入到的项目,能够独立处理的 case,这些情况直接影响到了设计师的发展速度。如果工作第一年时间一直在给别人打杂,没有机会独立做项目的话,这是对自己年轻大脑的实力辜负。
👉 这三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如果都有迅速提升,相信作为一个设计师的洞察力也会有所提升。
📌 关于我个人的工作经历,其实对于职业发展来讲并不是一个好的例子,更像是一个反面教材。
可能在学校时接活接的相对比较顺,我在毕业时选择了做一名自由职业者。在专业方面,更多的是依靠自己个人的学习能力和悟性来成长。作为自由职业者需要很强的自我管理能力,并且几年之后再入职场会有一种类似“从零开始”的感觉。
所以不建议大家一毕业就做 freelancer,除非你的作品已经在网络上得到了认可,并且积累了一定的人脉资源。
设计价值是否可以“量化”?
设计价值的量化业内有很多专业文章在探讨,关于体验设计的度量、设计师如何帮助业务目标的达成等。
✅ 有很多设计师在复盘自己的设计项目时,也喜欢在最后放一些业务目标提升的数据。
✅ 也有一些设计师使用数据驱动的方式工作,通过调整交互方式或设计样式带来转化数据的提升。
这些都是大家在尝试量化自己的设计价值。
👉 我个人并不认为设计的价值可以完全通过数字“量化”出来,就像一个公司的品牌部门很难制定明确的 KPI 来量化自己的工作一样,如果我们严格用量化考核的方式来考核设计师的绩效,那么可能会伤害设计师们可贵的直觉与灵性,最终带来平庸的设计结果。
👉 设计师的价值也是一样无法,或者说很难被量化的。一个大厂的设计师月薪 25K,一个小公司的设计师月薪 15K,25K 的设计师就一定比 15K 的设计师厉害吗?高收入的设计师不一定能创造比低收入设计师更多的价值。
👉 其实这个问题不光是设计师,产品经理也是一样,招聘方很难用量化考核的方式考核一个产品经理的能力,并用数学的方式制定相应的薪资方案。
📌 我曾经带团队一起探索用户体验的度量方式,设计工作的量化方式。
研究了主流的用户调研量表、HEART 模型,根据自身业务拆分了维度、建立了指标、定义了量表,做了很多次尝试,也看过现在比较新的体验指标工具。
👉 结论是:目前并没有什么置信度高的、灵活可行的设计价值量化方法可以匹配当下互联网行业快速迭代的产研工作节奏。以价值量化作为设计工作的目标管理或绩效管理的工作方式,不可行。
不知道大家怎么看这个问题,我想也许也正是因为设计的价值无法被简单量化,设计师的个人价值才会变得尤其重要。
“双高双低”的职业现状
在设计思想同质化、设计方法透明化、设计工具傻瓜化的今天,设计师的价值差距体现在灵活运用信息和资源、洞察问题的真相,并最终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上。
好的设计师,能够针对雇主的核心需要,深入用户场景,解决实际的有价值的问题。而不是做个讨好老板审美的图,哄大家开心。
设计师创造的核心价值,归根结底,也是用户价值。
👉 关于设计师的职业现状,我认为相对于平面设计、室内设计这些职业方向,互联网行业的设计师面临着一个“双高双低”的现状。
✅ “双高”指的是高强度、高收入,“双低”指的是低门槛、低天花板。
双高大家应该都有所体会,我这里展开说一下双低。
👉 首先以 UI 设计师和视觉设计师为例说一下“低门槛”。
✅ 10 年前,成为 UI 设计师需要有设计或美术院校四年以上的美术基础或者设计基础的训练。
✅ 现在,非设计/美术专业的学生经过十几节线上的设计培训班,就可以做出一份乍看上去比较像样的作品集来找工作了。
培训班老师会直接给到一些设计资源,sketch、figma 这样的设计软件也非常容易上手,跟程序员的协作过程也越来越简单。
关于 UI 设计的网课、培训班盛行的状况,明确反映了设计师入行门槛降低的现状。
👉 另一方面,随着近年来平面插画的盛行,也让大量的视觉设计工作变的越来越简单,简单到似乎只需要懂得画一点平面插画,会做一点字体的基本处理,就可以胜任一般的运营设计基础工作。
低门槛,让更多的人更容易的进入设计行业,可能并不见得是坏事。但是低天花板的现象,又加快了大量设计师的退场速度。
在人才招聘市场上,大部分雇主的活跃职位基本上都集中在工作经验 10 年以下。互联网行业设计师这个更信赖新想法、新趋势、新感觉的群体更是如此。
聪明的设计师在 10 年之内可以完成晋升,并且基本上可以触碰到或者看到自己在这个行业里的天花板。如果有设计师要做一个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那么需要同时考虑一下 10 年之后。设计师只是一份职业,并不是说我们选择了这份职业就一定要从一而终。
📌 低门槛与低天花板的背后,有一个值得警惕的“低价值感”的问题,我认为需要目前从事运营设计的视觉设计师们注意。
👉 视觉设计在互联网运营项目中主要有传递关键信息、塑造情绪氛围两个作用。
这两个作用的发挥,跟视觉设计师本身在视觉传达、审美修养、工作能力等方面的关联越来越弱。有可能带来的影响或者说已经正在发生的情况是,专业能力非常强的视觉设计师带来的专业产出上的高水准,在大部分中小型企业中并不能被雇主、运营经理或其他角色认知为高价值。
“双高双低”的职业现状加剧了设计人才的迭代速度,所以设计师坚持深耕的前提是自身拥有比较强大的设计自驱力,以及时刻与这个时代、设计趋势保持 update 的能力。
设计领域的“内卷”现象
我理解的“内卷”是在存量资源有限不变的前提下的一种过渡竞争行为。
鸡娃的家长们说法比较形象:一个人努力,提高的是个人成绩,一群人努力,提高的是分数线。
如果设计领域的确存在比较激烈的竞争,这些竞争督促着大家紧跟设计趋势/形成更好的设计思维、深入业务、用设计为雇主解决实际问题等,那么我认为这种竞争还没有到“卷”的程度。
的确,我们这群人一起努力,把分数线提高了,今天的设计水平和设计师的整体能力情况远高于十年前。
📌但如果这种竞争可以促进设计的发展,那么难道不是一种良性竞争吗?
如果我们放松一点看,团队内部的设计竞稿就是一种比较典型的“卷”。
这种竞稿有时候是必要的,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得到更多、不同的可供选择的设计方案;有时候则是不必要的,因为完全可以组织团队一起脑爆然后合理分工出方案。背对背的竞稿方式,如果在设计团队中经常使用,那么则会衍生出一些更“卷”的职场行为,会损伤健康的团队氛围。
👉 所以,内卷更多的是一种职场行为,而不是设计行为。设计专业上的竞争是良性的,职场上的竞争行为有时候会演化成内卷。这种职场现象跟是不是设计师关系不大了,任何一种职业,在面临职场激烈的晋升竞争的时候,都会衍生出一些令人吐槽的现象来。
总的来说,面对所谓“内卷”,设计师要努力、敏行,更要独立思考,不要盲目从众。
设计师如何做好职业规划?
👉 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非常重要且难度较高的事情,不建议职场年龄 0-3 岁的同学自己做职业规划。要做好职业生涯规划,需要基于对自我的认知和对行业环境的认知,做适合自己的判断和选择。
成为自己,成为如所其是的自己,是每个人无论在工作还是生活中的首要目标。
我所看到的所有改造自我的努力,都会以失败告终。
✅ 比如想要让自己从内向变的外向,或者改变自己的人格类型,这样的努力都会是徒劳。
✅ 也不要觉得某个职位热门又高薪,不管自己适不适合就去投入进去,玩儿命消耗自己。这是非常低效、费力不讨好的。
所以,了解自己,正确的认知自己是做好职业规划的第一步。
👉 如果你觉得自己没有自我认知的能力,可以找类似生涯规划师这种角色帮你建立一个初步的认知。心理学上会有很多方法和量表,像 MBTI、九型人格这种看似科学算命的测试结果也是可以参考的。
对外部环境的认知,也同样重要的决定了我们能不能做好职业规划。
👉 对于设计师来讲,需要考虑两个领域,一个是设计的专业领域,一个是所在的行业领域,比如是在线教育、电商,还是社区等等。
现在常见的现象是自己刚入行时没怎么想清楚职业规划的事情,在工作几年遇到一些问题之后会重新考虑自己的规划,但这个规划往往也只能基于前几年工作所积累的能力和经验来做,大部分人也无法接受短期的薪资降低,所以只能在刚入行时的大方向上走下去,哪怕发现自己并不那么适合。
📌 我有一个朋友,在大厂做交互设计师 5 年了,在跳槽到了另外一家公司的交互设计岗位之后,跟我谈起了他的职业规划。他说计划要先做设计深耕做到专家之后再转型去做产品经理。在我跟他分析之后他发觉自己的想法并不靠谱,如果以转型 PM 为目标的话应该尽量早转型。
这是一个比较典型的设计师“模糊规划”的例子。
就是说心里大概有一个方向,但没有具体去想应该怎样一步一步去实现,以及当下的自己应该做什么样的准备。等发觉有问题的时候,往往有点迟了。
👉 设计师都应该重视自己的职业规划,有了更清晰的目标,才能在为老板工作的同时,也为自己工作,为自己的未来工作。
设计师该如何自我提升?
👉 设计师成长路径基本上可以概括为设计专家、设计管理、转行三种。
✅ 设计专家一般对应的是 P7 或更高级别的设计师,一般在做到 P6 或 P7 级别可以看机会转型做设计管理,或者转行做产品经理或自己创业。
✅ P8 或 P9 的专家型设计师,不带团队、不做管理的情况基本上只存在于 100 人以上的大型设计团队中。
✅ 设计师如果想要转行做产品经理建议在 3-5 年这个时间点。
我跟大多数人一样,选择了设计管理。
👉 回顾我的职业经历,个人觉得有 4 点是至关重要的。
✅ 专业深度。
大家常说,设计没有纯管理。设计师的专业能力是一切的基础。大多数设计管理者需要首先是团队中的设计专家,并且帮助团队在公司内部建立设计师的专业话语权。
✅ 不设限。
设计师不需要太顾虑公司工作分工带来的界限感,去发现问题,并想办法解决问题。
设计本就是一个横向的工作,所以不要太顾虑或纠结这个模块似乎是隔壁同学负责的、这个职责似乎是产品经理的事、这个问题之前有人提出过等这些并不太重要的问题。
我们需要关注的是,作为同一个团队的员工,大家都有责任一起想办法把团队当下遇到的问题解决,把事情做好。
✅ 信息获取与信息整合。
信息的价值和重要性在前面有谈到。主动获取信息,以及有效的整合信息,并进行有价值的加工,是一种需要自我培养的能力。
✅ 认知升级与自我迭代。
达里欧说,如果你没有觉得一年前的自己是个蠢货,那么你就没有成长。
我不是经常可以感受到自己的成长,但是的确会经常觉得过去的自己是个蠢货。反观自己过去做的一些失败的决策和一些欠缺思考的试错,会觉得“认知”是阻碍或者帮助一个人进行自我进化的关键因素。同样一件事情,因为认知能力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想法、选择、判断。
自我提升的关键还是思维,需要锻炼一个开放的、会自我成长的大脑。关于这方面的书也有很多,我个人比较受益的是自己的“反思”的习惯。
📌 我经常反复思考一件事情,从反面、正面或者多个角度来看一件事情。这件事情往往是已经发生过的,我有时候会在一个月之后、几个月之后、一年之后重新思考。有时候这种思考并没有什么收获,只会让自己变的很累也会徒增一些烦恼;有时候这种思考会让自己像一个局外人一样重新看待原来的事情,懊悔或庆幸之前的决定;有时候这种思考会让当下正在面对的一些问题变的更清晰,让自己变的更果断。
我们总是在重复面对相似的问题,反思对于认知能力的提升很重要,尤其在当下这个气息浮躁、价值观多元、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我们更需要强化自己,并且相信自己。
本期【蓝湖大咖访谈】就到这里啦,感谢柴林老师的分享。看到这的你有什么想法想和老师探讨的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我们下期不见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