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创作中华文学心灵悟语:记下生活的片刻感悟,传递社会生活的正能量,以启迪智慧愉悦心灵,留承一份值得品味的生活馈赠。

清明絮语:莫待无花空折枝,及时行孝亦如此

2021-04-07  本文已影响0人  风萧萧兮cynthia

清明节前,得知姨父去世的消息,难过却也坦然。这是因为,两年多前便已确知姨父身患重症,也曾几次亲临探视安慰,便少了些遗憾与愧疚。

现在姨父走了,我们所能做的是前去悼念,且安抚姨母。

近十多年来,每逢娘家办事,舅姨等长辈们随了礼,我们总是会换一种形式将礼金还回,不让长辈们破费。尤其是弟弟夫妻俩,每次都是车接车送好吃好喝地款待双方长辈,惟愿上辈老姊妹来家欢欣聚会。

舅舅一生无亲生儿女(抱养一女儿),我们便对他特别些。近些年,随着舅舅年事增高,每次见了面,我们都会给点钱,让他买些自己喜欢的。

至今,舅舅已走两年多,我们惦记着孤身一人的舅娘。不时去看望她,像这次给姨父吊孝,也顺便拜会了舅娘。姊妹们都出手大方,当舅娘拿着我们给她的一沓现钞,激动之情溢于言表。舅娘一向热情好客,将家里好吃的都拿出来给我们吃,还硬是让我们捎上些土鸡蛋。

舅娘坐在外甥旁

用餐时,我们围坐于舅娘身旁;当我们去行“点酒”环游跪拜等礼仪时,舅娘便让我们将肩包放到她手上保管,真乃巴心巴肝。

两位姨娘坐对面

每次与舅姨见面,他们都说在上一代姊妹中,我妈的命最好。其实,他们是觉得我们都能善待长辈。我想,这也确实是我妈的福份:子女们善良厚道,老有所依。

曾经,目睹过不少葬礼,大多哭声动天场面热烈;曾经,送走了几位至亲长辈,心亦戚戚泪如泉涌却未大声哭号。渐悟,真正的伤痛只在心中,根本无需也不能够当众哭数恩德。

记得父亲离世时,心痛不已却只是无声留泪。凌晨两点多赶赴父亲床前,握着他那已冰凉尚且柔软的手,唯愿有脉动,进而能苏醒与之交流。

我不知道那个时候,已离世两个多小时的父亲是否还有知觉,女儿没能与他话别,当是今生最大的遗憾!

所幸,在父亲去世三天前,我们都守护在旁,那是他平生第一次住院。当时,父亲极不情愿呆在医院挂吊瓶,他说这是悠悠病,回家有母亲照顾,比住院舒服得多。这样,待父亲出院回家我们便返城了,没想到那竟是诀别。

忽然记起了去年清明前夜梦逢父亲,得句如下一一

        清明前夜梦里逢

        慈父容颜看分明

        问尔礼性兴不兴

        隔山望球泪盈盈

为何女儿就不能在清明节亲自上坟……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