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图章和N/A
在厦门鼓浪屿,几乎所有的小店里都会售卖景点护照,游客可以带着这本护照一个个景点和特色店逛下去,每到一个景点或特色店,便可以在那里敲章,以示到此一游。很多游客以集满所有的图章为荣。后来小店里便做起了售卖集满所有图章护照的生意,这样的景点护照自然比空护照贵了许多。
十年前和老公跟团游日本,从关西的大阪到东京,一路跟着导游一个个景点游览着,听她讲解各种日本的景点故事,风土人情。有些景点固然有名,另一些却索然无味。一路游览下来印象深刻的寥寥无几,在大巴车上的时间却占去了大半。反倒是短暂的自由活动时间脱团乘地铁去秋叶原买电器,和最后一日在东京迪士尼的经历至今难忘。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开始刻意地不再去追求每到一处必然游毕所有名胜再拍照若干的习惯,反倒喜欢起了慢慢欣赏和深度游览某一处的风光。在城市或郊区的某一处懒懒斜靠,让阳光温暖着,沏一壶清茶,捧一本小书,神清气爽。
只是这一分清闲在快节奏的生活里又谈何容易。最近一次带父母到苏州,找到一家小吃店,点苏式点心若干,一边听着苏州评弹,一边品尝美食,心中甚是满足。不一会儿各菜尝过一遍后,父母开始频频规劝:“这个小圆子还有一点,你们还要不要?”“还有一个小笼汤包。”“菜泡饭有人要吃吗?”……之后便是父亲,母亲,老公和我每人各承包一部分尝过新鲜之后的餐盘,点心还是那道点心,但味儿似乎却并非那个味儿了,仿佛是被分配到的任务,完成之后便敲了个图章,向世界宣布我们没有浪费。
不知何时起生活里充斥着敲图章之旅。小学的时候看郑渊洁的十二生肖,一定要把十二本全部看完,好像看完了才算敲完了图章,宣布完成了一项壮举;大学期间要把所有能参加的社团都参加个遍,还要在每一个社团担任职务,为的是能在简历上写得满满当当的;工作后参与各种活动,以至于后来淡出后有同事竟然以为我出了什么事,说以前哪儿哪儿都有你,为何现在不见踪影了?想来这些都类似敲图章的心理,而背后的本质细想来竟是看似截然相反的两种:恐惧和炫耀。恐落于人后,于是乎深怕在讨论某个去过的地方时漏掉某个著名景点被嘲笑,深怕在炫耀看过的书时被人抓住小辫子戳穿其中某本并未涉猎,深怕在找工作的时候被看出一事无成,深怕被人指责对公司活动冷漠影响升职加薪;而在完成的同时,却可以以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度骄傲的炫耀,我游遍了某地的所有名胜,点菜点得恰如其分,遍读了郑渊洁的十二生肖,参与了学校里数个社团并担任职务,还积极参加了公司各项活动。
只是渐渐发现这样的敲图章心理似乎有点问题。其一,敲图章本来是个顺便的事情,我喜欢这里,所以来的时候顺便留个纪念,可最后变成为了集齐图章到此一游,最终去了很多本来并不喜欢的地方,而且还影响到了本来喜欢的景点的参观时间和质量,心里总想着要赶到下一个景点去敲章,忘了欣赏眼前的风景,本末倒置。其二,人的精力有限,如果把精力分散到很多任务中,对每项任务花费的时间自然不会多,也就无法充分欣赏某个事物或在某项任务上有突出的表现了。反过来说,既然世界那么大有那么多美景,那么多有意思的事情,我们本不可能拥有一切,又何不静下来只享受一二乐事呢?其三,恐惧和炫耀的心理其实大可不必。用一句俗不可耐的话来说,其实你没有那么重要。每个人的人生对别人来说不过是一场戏剧,路过的人也许能看个一两幕,但演完的只有自己。既然如此,是悲剧还是喜剧最终都由自己定义,至于有没有人喝彩,不过是众说纷纭罢了。
当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仍会在旅游的时候查阅所有的名胜,有冲动想要遍游种种;仍会在老公拒绝母亲要求吃完所有的菜时涌起内疚和惊讶;仍会在老板或客户提出要求时第一时间想要回答“yes”;也仍会在一些看似有趣的活动或课程跳出来时忍不住想要不假思索的接受。只是现在我会刻意让自己停顿一下,告诉自己还有个选项叫做N/A。英文中N/A表示not applicable不适用。当一件事情或一个选项出现在面前时,除了接受,还有个选项是N/A。这个景点很好,但不适用于我的行程;这个菜很不错,但狼吞虎咽不适用于我;这项活动很有意思,但不太适合我;这个职位很有潜力,但我没兴趣……也许表面上的拒绝使得我们丧失了一些机会,但避免敲图章的结果正是让我们能集中精力选择自己更感兴趣的事情。而一直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才能成就我们独特的人生。
所以在面临选择的时候,除了敲图章,永远记得,还有个选项叫做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