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天地随笔散文谈天说地

赏剧 || 古道清凉之一(下)

2025-06-10  本文已影响0人  千禾随笔

2025年6月11日   星期三    晴

乞食能断诸烦恼有漏姻缘,所以应常受乞食法。乞食应知:

01  时间

日中一食,午后就不能再乞食。没有事缘,也不能再随意进入村落。出家人不可佩戴饰物,手表应装在口袋里,行乞时间应该在9点后,过早容易起贪心,也不宜太晚,以免没有新的食物,又容易超过中午过斋的时间。午前供养的食物可以接受,过午不接受食物,只接受清水。

02  威仪

比丘应搭主衣乞食,沙弥未受具足戒可搭缦衣,不可用衣物覆盖头部乞食,乞食时威仪具足,缓缓而行钱,鉢、锡杖等搭配好。

03  启门

如果院门开着,或没有外门,可缓缓行进院内,念佛号,以免引起惊吓、反感或疑盗心。因为院内或屋内有女人等诸多不便,通常不进。敲门也有要求,先三下,后五下,再七下。如果手指锡杖,可以摇动,让里面的人知道,也是先三下,后五下,再七下。口念佛号,无人后即离去,不一直敲门或一直摇锡杖。

04  言语

开头可以这样说:出家人乞点吃的,素的,荤的不要。若有询问可简单说明,不故作冷淡,也不强行乞食。无论布施与否,都生法喜,不过多停留。乞食本身就是在度化众生,乞到后,无论食物好坏,檀越(佛教俗语,指施与僧众衣食或出资举行法会的信众)老少,都及时给回向,令生法喜。回向正念:祝你吉祥幸福!或是:所谓布施者,必获其利益,若为乐故施,后比得安乐。也可念佛号,不说谢谢,也不表示感激,不主动说具体的食物。

05  头陀支 次第乞食

一家一家次第乞,不允许挑好挑坏,不分贫富贵贱都是一样的,每人可乞三鉢食物,不超过7户,一家不得就到下一家,若七家都不得,就只能饮水。不过七户人家中,以叩门响声或招呼声算起,家里没人的不算,锁门的不算,有人但不知道的也不算。


佛、法、僧三宝是众生的殊胜福田,供养三宝不仅能得世间的福报,更是出世解脱的姻缘。片中有位89岁的老人遇到前来乞食的僧人,布施后开心感激不已,丢下拐杖合十念阿弥陀佛,遇到僧人前来乞食是非常稀有难逢的,圆了老生一生的愿望和期盼。若能进行布施,今世、后世能得饮食充足、身体健康、眷属安乐、所求满愿等果报,不但得到布施的喜悦,激发向善之心,同时种下成佛的种子,终会出离轮回,得到解脱。

本来以为,乞食就是要吃的,但看完第一集后,内心有种难以名状的感动和敬意,源于看似普通的动作与话语背后,那份虔诚和信仰。说出乞食的需求时,僧人的内心极其平静,似乎并没有什么期待,不怕别人拒绝,也不怕别人评价贬低自己。当对方犹豫不决时,僧人内心充满着定力,并不会因为对方的墨迹而着急逼问,而是默默地等待对方的应答。当对方拒绝了,也不伤心或谩骂对方,而是平静地接受。

施舍就是一种快乐,而乞讨是一种磨难,用自己的磨难换取别人的快乐,值得尊敬!

古 道 清 凉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