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南乡子-苏轼
怅望送春杯。渐老逢春能几回。花满楚城愁远别,伤怀。何况清丝急管催。
吟断望乡台。万里归心独上来。景物登临闲始见,徘徊。一寸相思一寸灰。
惆怅地望着手中这杯送春酒,身体逐渐变老又有几回能再逢见春。楚城繁花似锦心里却伤愁远方离别,非常感伤。更何况酒宴上清丝急管奏出的别离之音。
在望乡台断断续续的吟诵,纵使与故土远隔万里,却仍然归心似箭。此时归心万里,同筵的诸君,又何人会此登临之意,辗转徘徊,反思内心。相思之苦,心如寒灰。
楚城即黄州,也就是苏轼被贬黄州之际所作,从心态上看,应该是刚贬谪不久。感叹自己已经年华渐老,还有几回机会遇上春天呢,按理说四十二岁不应该算老,还是因为苏轼心灰意冷,觉得自己无法再成就功业。
吟断望乡台。苏轼二十几岁离乡,辗转各地为官,为何此时思乡尤浓,人在失意时候才会思乡,找勇气,就如同生病时尤其思念爸妈。
一寸相思一寸灰,借于李商隐的无题,看这句时就觉得自己难道已经赏过了这首词吗,可是明明前面很陌生啊,原来好多诗词借鉴这一句。纳兰性德也写过,回廊一寸相思地,落月成孤倚。欧阳修的一寸相思无著处。
再次感叹中国古诗词的美,中国文化的繁复与精深,异国他乡读着诗词,越来越自信,刚来时,有个很喜欢中国文化的美国老头跟我讨论关于花木兰,那时候我只记得四个字替父从军,什么朝代,哪个皇帝,为何征兵,我发现我还没他清楚整个故事。聊着聊着自己就没了底气,再加上英语还不好,我赶紧找借口走了。
也许一直在国内不会感受这么深,在别人的土地上,一个人的自信需要从她根植的文化中去发掘,先立住自己的根,再去吸收别人家的精华,装点枝叶。
同理,我也相信一个真正强大自信的国家,是重视自己古典文化的,发掘其中瑰宝,形成自己的文化自信,作为一个发光的源,发散出去,吸引别人来学习。而且真正自信的民族,一定是包容的,鼓励互通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