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书里书外词鉴赏

跟着词牌读宋词之《鹧鸪天》

2017-03-07  本文已影响169人  冬日暖阳1

此调据唐人郑嵎诗句“春游鸡鹿塞,家在鹧鸪天”而取名。55字,平韵。上片七言四句,相当于一首七绝。下片换头两个三字句,如改为七言仄脚句,也是一首七绝,可见此调由一首七律演变而成,上片两个七字句和换头两个三字句,前人用对偶的较多。又名《思佳客》《思越人》。

《宋词鉴赏辞典》共收录17首《鹧鸪天》,分属15位词人,其中晏几道和辛弃疾各两首。

晏殊的第七子晏几道,出身宦门却因遭遇变故而饱谙世态炎凉,词作情调感伤,风格婉丽。他的两首《鹧鸪天》,其一曾被列为宋金十大曲之一,广为传唱:“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拼却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上片写初见倾心,下片别后相思和意外相逢。银釭,银灯。

其二为怀人之作,结句被道学家程頣称赏‘鬼语’也:“小令尊前见玉箫,银灯一曲太妖娆。歌中醉倒谁能恨?唱罢归来酒未消。                 春悄悄,夜迢迢。碧云天共楚宫遥。梦魂惯得无拘检,又踏杨花过谢桥。”上片忆对佳人的迷醉。下片写别后的思念。楚宫暗示其巫山神女的身份。‘梦魂’二句表达相思之切钟情之深。

相比之下,秋夜怀人的周紫芝就更通俗:“一点残红欲尽时,乍凉秋气满屏帏。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            调宝瑟,拨金猊。那时同唱《鹧鸪词》。如今风雨西楼夜,不听清歌也泪垂。”残灯闪烁欲灭,乍凉寒意满室。梧桐夜雨声声,尽是离愁别绪。那时宝瑟欢歌,如今独自泪垂。

东都名妓聂胜琼深受宋朝礼部属官李之问喜爱,两人别后,作《鹧鸪天》·寄李之问:“玉惨花愁出凤城,莲花楼下柳青青。尊前一唱《阳关》后,别个人人第五程。          寻好梦,梦难成,有谁知我此时情?枕前泪共帘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上片写离别的情景,下片写别后相思。该词作被李妻发现,因喜其语句清健,成全了她的一片痴心。

姜夔二十多岁在合肥的一段无果之恋令其时时魂牵梦绕,二十多年后的元夕故人入梦,作《鹧鸪天》:“肥水东流无尽期,当初不合种相思。梦中未比丹青见,暗里忽惊山鸟啼。      春未绿,鬓先丝。人间别久不成悲。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红莲指花灯。好一句“两处沉吟各自知”!

悼亡妻的宋词名作,除了苏轼的“十年生死两茫茫”,还有贺铸的《鹧鸪天》·半死桐:“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贺铸一生屈居下僚,经济不宽裕,妻子赵氏勤俭体贴,夫妻感情甚笃。徘徊于旧居新垅间哀伤难抑的词人,将沉痛凝于结句的追问。

1083年苏轼谪居黄州时作《鹧鸪天》描述了他的隐逸生活:“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闲散中透着凄清无奈。

同样罢官闲居的陆游在《鹧鸪天》中这样写道:“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斟残玉瀣行穿竹,卷罢《黄庭》卧看山。       贪啸傲,任衰残,不妨随处一开颜。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 玉瀣,美酒名。《黄庭》指道书。饮酒读书的闲适只是出于无奈,词人将报国无门的不满倾注在结句的叹息中。

以“麋鹿之性,自乐旷闲,爵禄非所愿”为由辞官的朱敦儒,在从京师返回洛阳后作《鹧鸪天》述其爱好自然,傲视权贵的志向:“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懒慢带疏狂。曾批给露支风敕,累奏留云借月章。               诗万首,酒千觞,几曾着眼看侯王? 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清都’,神话中天帝的宫阙。词人自称天帝的山水官,管理露风云月以表达对徜佯山水间的热爱。

靖康之乱后,李清照被迫南渡过着飘零的生活,她的《鹧鸪天》抒写深深的怀乡之苦:“寒日萧萧上锁窗,梧桐应恨夜来霜。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          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瑞脑,一种香料。仲宣,王粲,建安七子之一,董卓之乱时避乱荆州,写《登楼赋》诉长期滞留异乡怀才不遇的苦闷。

同受靖康之乱影响的赵鼎在《鹧鸪天》·建康上元作中寄寓亡国之痛:“客路那知岁序移,忽惊春到小桃枝。天涯海角悲凉地,记得当年全盛时。            花弄影,月流辉,水晶宫殿五云飞。分明一觉华胥梦,回首东风泪满衣。”‘华胥梦’用《列子·黄帝》中黄帝梦游华胥国的典故,指北宋繁华已像梦境般消逝。

范成大观看辽朝的“小契丹”舞蹈时,由辽为金所灭想到宋朝半壁江山也为金所占,抚事生悲,以《鹧鸪天》抒发亡国忧愤:“休舞银貂小契丹,满堂宾客尽关山。从今袅袅盈盈处,谁复端端正正看!             模泪易,写愁难。潇湘江上竹枝斑。碧云日暮无书寄,寥落烟中一雁寒。”

辛弃疾的两首《鹧鸪天》,第一首代人赋,勾勒了一幅欣欣向荣的乡村初春图画:“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第二首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银胡簶,汉箭朝飞金仆姑。              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娖(chuò)即整理。胡簶,装箭的箭筒。上片回忆年青时率抗金义军英勇善战的往事。下片悲叹壮志未酬的失意。

陈亮的《鹧鸪天》·怀王道甫,表达了为报国尽心尽力,不屑为一己温饱奔波谋划的人生态度:“落魄行歌记昔游,头胪如许尚何求?心肝吐尽无余事,口腹安然岂远谋!           才怕暑,又伤秋。天涯梦断有书不。大都眼孔新来浅,羡尔微官作计周。”眼孔,眼光。

韩淲在缘兰溪赴钱塘的途中作《鹧鸪天》描绘出清幽淡静的舟行图:“雨湿西风水面烟,一巾华发上溪船。帆迎山色来还去,橹破滩痕散复圆。           寻浊酒,试吟篇。避人鸥鹭更翩翩。五更犹作钱塘梦,睡觉方知过眼前。”山色来去,滩痕散圆细致传神地写出了船的轻快疾驶。

严仁的《鹧鸪天》借景抒情表达离愁别绪:“一曲危弦断客肠,津桥捩柁转牙樯。江心云带蒲帆重,楼上风吹粉泪香。             瑶草碧,柳芽黄。载将离恨过潇湘。请君看取东流水,方识人间别意长。”‘危弦’指琴。捩,扭转。牙樯,饰以象牙的帆樯。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