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杠_异端邪说

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对的!

2014-07-17  本文已影响70人  古稀Hyde

上世纪末本世纪初,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在中国很流行,特别是城市,所以若是你闲得蛋疼,站在人行天桥上,你能见到各种在上班前下班后把孩子送各种补习班兴趣班的家长,他们带着孩子,行得匆匆。没有人觉得这又不对,没人觉得这有什么不好。

后来,突然有人醒悟了,我想时间点大概是,第一批所谓为了上各种课外班失去童年的孩子长大成人进入社会遭遇挫折了。于是有识之士开始大声疾呼,救救孩子,不要抹杀孩子的天性,让他们失去本应快乐纯真的童年时光。然后送孩子上各种课外班的家长会受到鄙视,并且他们之间相互鄙视,然后偷偷让自己的孩子去上,不让其他家长知道。

在大学还没有扩招之前,凡是大学生,都是包分配的,而且来自农村的娃还能获得城市户口,不过分配的工作多是本人不爱的,所以那之前一直有一个口号,叫做“干一行爱一行”。当我将来有了孩子,我让他(或者她)在课余时间上兴趣班时,我会告诫他,你要学哪样爱哪样!

很多反对“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人大概有两点理由,强而有力。一是上文提到的,上各种课外班挤占孩子玩耍时间,让他学他可能并不喜欢的东西,抹杀快乐和天性;二是人生是一场马拉松,只有短跑才去拼起跑,长跑要比耐力。

现在孩子上学,下午放学很早,一般在四点左右,最早的是三点,最晚也就是五点,五点到晚上十点的睡觉时间整整五小时,刨去路上耽误,晚上吃饭,临睡洗澡和完成老师留的作业的时间,还有三个小时,三个小时不能全部拿来玩吧,每天就用一个小时上个兴趣班还是可以的吧。周末的时候,休息时间更多,那么每天上三个小时,不过分吧。

基础这个东西,之所以称为基础,在于要从一开始做起,即便中国的教育教得够基础了,却还不够。不是每个人都是李阳,到了大学开始发疯学英语,然后奥运会翻译一次,收费四十万;不是每个人都是李开复,大学的时候从法律专业转学计算机,然后在语音识别技术上取得巨大成就。

你别看扎克伯格现在牛逼,从哈佛辍学创办了Facebook,担任CEO,成为全球最年轻的富豪,但是人家是从小很牛逼,扎克伯格开始写程序是中学时期。他的父亲在90年代有教导他Atari BASIC Programming,之后聘请软件研发者David Newman当他的家教。在扎克伯格高中时代,他也创作了名为Synapse Media Player的音乐程序,并且借由人工智能来学习用户听音乐的习惯,并且被贴到Slashdot上,被PC Magazine的五星评价为3颗星。微软与美国在线当时就已经想要招揽并训练扎克伯格,不过扎克伯格仍选择于2002年9月进入哈佛大学。(此段内容摘自马克.扎克伯格_百度百科

我们都明白一个道理,出身的确决定一些东西,官二代的父辈有权利,富二代的父辈有金钱,他们都掌握着资源;有北京户口的人和没有北京户口的人就是差着一截,和北京比,其他地方叫做穷逼地方,其他地方的人是穷逼人;城市户口和农村户口也是有区别的,农村叫做穷逼地方,农村人叫做穷逼人。

马拉松的确不用比起跑,然而至少需要跑起来吧,最开始的时候不跑,后来在发力去追,追上已经精疲力竭,更何况,你确信不争起跑的人是耐力足够好的人吗?

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对的!

 

好吧,我要承认,我偏执了!最近大三结束,暑期出去工作,深深体会到来自农村的孩子只能随进程务工的爸妈住在郊区,然后要进城从事服务行业,每天花三小时做公交上下班,TMD是多么作孽。我是大学没学好专业知识,小时候更是没有机会上辅导班、上兴趣班,现在几乎无一技傍身,很是恨自己无用。

我是穷人思维,自己混不好,怪社会,恨别人过得好的。这种心态是不利于个人成长,我要警惕,希望自己能够尽快调整,别让心态害了自己。

                                                                                                          二零一四年七月七日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