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传》

2020-08-19  本文已影响0人  兰海粟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一段文字,是春秋时代著名学者孔子用来描写他自己的一篇文章,概括了一生当中自己在各个年龄段达到了那种境界,哪种志向。那么,万圣师表这篇的文章到底在讲些什么?

    吾十又五而志于学,按大白话,可以翻译成我在15岁的时候对学习有了志向,现在学习是为了长大以后生活的更好,为了将来能利用更多的知识,孔子的时代,学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和现在一样,为了能更好的生活或者当官,第二种则是通过学习古代六艺提升道德修养,至于名气混出来之后再当官,完全是附加的选择。

    那么孔子的志于学指的是生存学习(称为小人儒)还是道德学习(称为君子儒)?应该是提升道德修养的学习吧,毕竟孔子终极目标是恢复礼崩乐坏的世界,为了达成这理想才在有名气之当官,而这一目标道德素养不高的人提不出来的(农民才不关心这些礼呢)

    三十而立,这里的立,孔子又有和现在不一样的见解了,现在俗称可以自力更生,也就是说立代表可以自己去生活独立了,如果按这种方法,那么孔子的三十而立是不是太晚了?30岁才能独立?又生活在那么贫苦的家庭?很显然,立在这篇文章里指的是另一个意思,跟道德有关,在道德世界上力气立心自己的道德原则。

    四十而不惑,平常做算术题、科学题、英语题、语文题,都有时候会因为不会而疑惑,孔子指的四十而不惑中的惑和数学题不会的疑惑有何不同?我想,数学题只是单纯针对一个问题不知道,此惑表示不明白自己人生的目标,只会盲目往前,对前途目标无所所知,孔子四十而不惑,意思是他在40岁的时候,对自己的使命已经不再疑惑。

    五十而知天命,天命不等同于形形色色的命令,命令是被动的,被人强迫着去干的,想必执行命令的时候也不一定心服口服。天命,指的是一种上天设定好,隐藏在内心深处的力量,控制,驱使着人的一生,命运并不被动,因为不论做什么,都可说这是他的命运。

    对与六十而耳顺,我的理解是这样的,耳顺意思是不管那个人跟自己意见不一样,或者说出一些难听的话,当面侮辱,都不会牙还牙,甚至是采取暴力的解决方式,而只是别人说好听的话跟他互动交流,说难听的话也当没发生,孔子的一篇论语中说过,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面对不同的意见,仍然采取包容。小人就算意见一致,也经常纠纷,耳朵顺,心也就宽广了。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最高境界,意思是所有的规则以及伦理已经在心中产生了足够的影响,在那种情况下,不论做出什么事,(因为掌握道德,所以做出来的事都不知不觉为有道德的事)都可以在没有约束的情况下不触犯规则,这里的从心所欲可不是随心所欲,是建立在良好的道德水准之后,做事情的一种表现。

      这是孔子对自己一生所达到的道德境界的总结,往后的旅程中,我们将顺着他这些自己的话语,完成对孔子的探索,描写孔子的一生,探究孔子带给后世的精神。

      第一讲:志于学

      孔子的祖先是宋国的顶尖贵族,怎么叫顶尖?是宋国国军的直系亲属,想当然的地位非常尊贵了,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这位身份显贵的家族也慢慢没落下了下来, 最终竟然因为逃难而离开宋国!逃到鲁国,变成名副其实的没落贵族(说真的,鲁国可不管他们是不是贵族的后代,反正不是鲁国的贵族)经过几代人,虽然民头上还是贵族的后代,其实早就非常贫困,和农民差不了多少了。

    这个没落贵族的家族里,出生了孔子,按理来说,他的生活应该还是能过的去的,然而,孔子的父亲在他一两岁的时候就命丧黄泉了,孔子的母亲也在孔子17岁的时候归天。父亲死后, 父亲的家族抛弃了孔子和母亲,因为他父亲和母亲并没有正式婚姻,而是所谓野合(官方不认证的婚姻)从此,他只好和母亲相依为命,为了填饱肚子,天天干苦力。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孔子的出生,那个字非是卑贱不可(意思是上流人物看不起)一般这样出现的人都会缺乏自信心,没有同伴,长大以后没有试图翻身的渴望,活在别人的阴影中。 光出生卑贱不说,他的少年经历也比较荒凉,小时候父亲死了,17岁母亲又死了……

      这些对于一般人,能使其堕落,放弃自我,停滞不前的事情,刚好反衬孔子积极向上的努力,孔子的母亲对于孔子的指导,他小时候的生活经历在外在可以用惨,不用说,贫困如洗……而内在呢,可以用孝,努力(孔子对他妈可孝顺,他日后的成果和和他母亲有极大的关系)

      终于,早年生活贫苦的孔子长大成人,当上了小官,经常对人说自己很会干痹事,什么是鄙事?他的意思并不是现在所说的遭人鄙视的事,而是被一些当时的上层贵族所看不起的事,比如说扫房子,种地……进一步的突出孔子少年经历。

      用了那么长的段子来,讲述孔子少年各种各样不顺畅的经历,他却有非常反常的事,虽然连饭都吃不饱,但是孔子非常热爱礼仪方面的问题,经常自己摆设礼器(祖先留下来的)自己学习,看来是因为祖先是宋国国军的优良血统并没有完全消失,能够在贫苦中找到自己所喜爱的,在当时已经几乎消失的礼,并且能够用心的掌握,学习。

      孔子的《吾之志》说不定用它能解释孔子的反常: 子 曰/ 吾 十 有 五 而 志 于 学/ 三 十 而 立 /四 十 而 不 惑/ 五 十 而知 天 命 /六 十 而 耳 顺 /七 十而 从 心 所 欲 /不 逾 矩/。

      看,15岁的时候他志与学!

      这便是发愤向上的原因,孔子已经想到明确的志向,下定决心要达成他。在来看志于学,当时市面上存在两种志,第一种名叫志于社,意思为当官发财掌握权力。第二种叫志与学,意思是志向在于努力修养,自己内心的德行。孔子到底想不想当官?当然想了,他急切的想要达成自己政治目标,恢复礼崩乐坏,如果不当官很显然这个目标是遥遥无期的,因此,他对当官几乎毫无抵抗立,连自己看不起的公山不扭让他来当官,孔子都犹犹豫豫的想去,最终还是因为子路的劝阻,才终于决定放弃这个想法。

    可是,既然如此他为什么不说自己的志向是第一种?难道孔子是虚伪的人?

      看来是这样的,第一种志向分明是志向在于掌握更大的权利,发财,不管能不能达成自己心中的志向,或者能不能对人民有帮助,只要能拿到钱有了权利就行。第二种是一方面修养自己内心的德行,另一方面当官推广自己心中的报复抱负。一种当官是为了得到利益,一种当官是为了实现梦想。

    孔子在少年时期艰难的生活中依然屹立不倒,成为一代圣人,完全在于有实现心中抱负的志向,和能够行动的手啊,原来,每一个伟大的人的背后,都包含着刻苦努力。

    第二讲:而立。孔子说吾十又五而志于学,那么后面的一句三十而立又是什么意思?难道和现在的说法一样,能成家立业的意思吗?

    绝对不是,孔子早年那么悲惨,在17岁的时候就死了母亲,没有其他的任何亲人,生活来源全靠自己,如果30岁才成家立业,那么30岁和17岁之间的时间,他可不是喝西北风也能存活下来?我想,孔子穷尽一生都在追求的目标是修养自己的仁,推广自己的礼,三十而立,非常有可能指的是立与礼。意思是完全能够做到周朝时期的礼仪,并且不盲目的追求礼仪的形式和外在,而是在追求外在的规范之上,继续追求内心的礼,仁,且用仁发明一套治国的方法,这是后话了。

      30多岁那年,孔子参加了重要的齐国和鲁国的外交活动,他为什么能参加那么重要的活动?鲁国向来以注重礼仪,以礼仪之邦而闻名(因为鲁国的封地,可是制定礼仪的周公旦!)因为没落贵族出身,家里有许多礼仪用具,孔子小时候就已经完全沉入到了礼仪的喜爱,熟练程度自然不必多说,什么见君之礼呀,参拜之礼啊,哪个不是样样精通?能够代表鲁国的礼仪,甚至以鲁国的任何一个人做的都好,加上有了能参加重要礼仪的血脉因素(没落贵族也是贵族呀)因此才得以参加重要的外交活动。

    孔子在这时已经能熟练掌握各种礼仪,是不是可以说他已经立于礼了?好像可以。能够准确地使用礼仪了,不就是立与礼?但是,礼仪难道真的只是表面上的东西吗?难道做到外在就可以称作是真的立了吗?不行,设想一下三国后的晋朝,儒家伦理,在哪儿已经成了一种虚伪的工具,比如说,借用儒家思想去达成雄图霸业,或者做出一幅很懂礼法的样子,以博取大多数人的信任。从而当官,发财。春秋时期的鲁国,比大多数国家更懂礼法。却容易闹笑话,比如知道怎么做是礼,却不知道为什么这样。所以,能理解礼仪的外在,只能算作立于礼的一个阶段,有些人从这个阶段往上走,找到礼内部的东西。有些人停留在这个阶段,只会做表面的事,甚至利用表面的事。

    齐国国君在那时问了孔子为什么秦国那么小,地方那么偏僻,诸侯国君还不是正统的,却能变成一代霸主呢?孔子回答,那是因为齐国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志向,并且可以付出行动,被任何有才能能够使国家变得很好的人都一视同仁,不管他是奴隶还是罪犯,就像对待秦国大夫百里奚那样。

      孔子这时有没有成熟的治国方策?显然,他只不过在秦国的基础上解释,而这个解释可能并没有通过实践(孔子在这之前每当官)就连他的解释也非常不全,难道一个国家只需要善待能治国的好手,并且有志向,就可以雄霸天下了吗?不可能吧,还需要许多呢,比如说:关怀民众……明显没有礼仪的内在,仁,又是一个理由反对当时已经可以立于礼的说法,真正懂得礼仪的内在了,治国怎么会没有仁或者仁的衍生?

    几年过去,鲁国的政治情况简直乱到透顶,当时最大的三家贵族,目中无人,不把国军当在眼里,完全的越权行为。俩个超级大贵族玩斗鸡,斗鸡就算了,斗着斗着竟然作弊,还将鲁国国军都牵扯了进去(斗个鸡都能让国军来)关键是鲁国国军很生气的讨伐贵族,他们不但没有立刻投降,反而还起兵攻打,竟然打跑了国军!简直太诡异了,太乱了。

    鲁国国君跑了,鲁国立刻大乱,孔子因为希望去帮助被困在齐国的鲁昭公,再加上去齐国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离开了鲁国前往齐国,这次,齐国国君依然问了他治国方策。

    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便是要求人们遵守礼仪,各自做好各自的责任,不做越权行为,才能国家机器运转良好,有没有感觉这个比上次的方法更加成熟了?延伸出了忠、孝、两个观念,这两个观念到后来一直用了几千年。这还不算,孔子后面又说了一句非常重要的话,政在节财,顾名思义,管理国家的人要注意节俭,绝对不能浪费,节省下来的钱用在哪里,当然是用来帮助人民,爱民。如此可见,孔子的政治思想里已经混杂了他所说的仁,心怀天下的思想。

    我觉得,孔子此时才能做到真正的立于礼,对于礼仪滚瓜烂熟,并且能研究其内在,仁,忠,孝,如果齐国国君用了孔子的办法,估计会非常成功。

    第三讲:孔子不惑了吗?

    依旧是孔子自述,孔子说: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觉得自己在40岁的时候已经对自己将要去做的事情没有疑惑了,50岁完全知道了自己的天命所在。

      首先,什么是不惑?

    这里的惑的意思,难道是我们平常数学题不会的那种惑?不惑,是我们数学题完全不会有疑惑的意思吗?当然不是,如果50岁才做到这样,那孔子可能就不是个圣人了,这里的疑惑其实是对自己人生的方向以及自己的志向的疑惑,那么孔子自述中的不惑,其实就是说在50岁的时候,他确定了自己人生的方向和志向。 

      根据他在50多岁时所做的事,来推测一下孔子真的不惑,而且知天命了吗?

      那年,阳虎请孔子来当官,阳虎是谁呀?鲁国的三大贵族之一季氏的家臣。家臣是什么?春秋时期贵族家里的一些能人志士,有些是贵族去请的,有些是毛遂自荐的,也许在官场得不到地位才来,总之,地位可比在朝廷当官的臣子要低,类似于管家,秘书,最大也不过是一个九品多的小官。可想而知,掌管的权利小,顶多治理几个城市,帮自己蜈蚣的吗?阳虎尽管身为最大的贵族的家臣,权利有可能大一些,也不至于请孔子来他家当官吧。

    不对,阳虎可不是平常的家臣,而是把控着他的上司季氏的幕后黑手,别看季氏贵族多么厉害,其实背后的一切很多都是这名义上的家臣操控着的,凭藉阴险,狡诈,计谋,智慧。甚至阳虎还两次囚禁自己的主子,胁迫他做一些不好的盟约…季氏也对国军非常看不在眼里,随意越权,现在又被他的家臣控制,那么也就是一个臣子家的臣子,在管理国军的事物,陪臣执国政,阳虎玩的样样精通。

    这一个权力大的离谱的臣子来请孔子当官,他会不会去?明显,孔子看不起阳虎这种越权行为,这明显违反他自己的礼仪,因此不想去,阳虎一看,想了个办法,送给孔子几头猪,按照当时的礼法,被送者应该回礼才对。于是孔子选了阳虎不在的日子带着礼物过去了,为什么这样做?因为他一方面想恢复礼崩乐坏的社会,从而必须遵守礼法,但是又特别看不起阳虎,这一行动也直接预示了他没去阳虎那当官的行为。

    没想到,孔子在路上正好碰到阳虎。阳虎当场指明,孔子不应该自己那么有才,却不当个官治理国家,孔子也认为他说得对,说道,好,那我去当官了。

    孔子竟然被阳虎轻而易举的几行话就说变了心,准备去当官,这说明了什么?看起来他还在为自己到底要不要去当官的事情上很疑惑,纠结啊,那么关于他自己要推行的礼仪方面,孔子在这时疑惑了吗?疑惑了,因为不当官就代表不去宣扬自己的礼仪,说明孔子还在 到底要不要恢复礼崩乐坏的世界,或者推行仁而伤脑筋,他可能这样想的“我经有了志向要恢复礼崩乐坏的世界,那就去干!”“但是理论成熟了吗?”“好像并没有…”阳虎几句话,帮孔子做了最后的选择,听完他的话,孔子会这样想“对啊,虽然自己不成熟,但是那么有才,却不去好好发展一般,真是太浪费了,不行,去当官!”

      此时的孔子真的不惑了?不,当不当官还在纠结之中,怎么可能不?在这时,孔子还是疑惑的。

      但是,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已经有了对恢复礼崩乐坏的愿望,所以,他现在确实是在当不当官上面而疑惑,然而,在心中志向方面,孔子的疑惑已经很少了。

      而孔子并没有到阳虎那,因为这个决定是刚刚定下的,并且阳虎所作所为,实在不是正人君子,更非礼法所推从,到了他那也不见得有什么好作为,因此,虽然有了做官发扬自己理想的梦想,却不会立刻往阳虎的机会上蹦。

    但,因为没有去阳虎那里当官,孔子迟迟没有等到机会,阳虎虽然有小人之心,但是却慧眼识珠,知道孔子的才华不容置疑,但鲁国国君可没有这样认为(他可能认为孔子只是一个不会治理国家的书呆子)孔子也就这样放弃了,没有在去追求当官,可能还觉得这世界上的礼崩乐坏还没到那种不可容忍的地步,没有机会,就这样好了。

    几年后,鲁国发生了一件大事,阳虎造反了!虽然最后失败,阳虎也因此跑到齐国,实在是一件极其乱礼的事情,孔子听说了肯定会悲愤万分,且进一步明确了自己的目标:礼崩乐坏成这样了,一定要加紧发扬我的观点!恢复礼崩乐坏!

    孔子听说这件事立马确定了自己非要当官不可的愿望,“天哪,礼崩乐坏都到了叛乱造反这种地步了,如果再不纠正的话,简直后果极大!”于是乎看似还是一个孔子,其实这个孔子已经不惑了,满心想着恢复礼崩乐坏。鲁国的这场叛乱,反而帮助了孔子抉择。

    这次,季氏另一个家臣来邀请他,孔子便立刻想去,他的弟子子路不高兴了,你可以去服侍别的君王啊,干嘛要服侍这个乱臣?(和阳虎一个德行的)孔子说,我要真去了,肯定能把他的地方治理得很好!

    可见孔子急不可待的心啊,自己年老体衰和礼崩乐坏的场面,反而激发了他的热情,对自己最终的理想,孔子不疑惑了,他明确了志向,稍微得知了自己的一点天命。孔子自述中的四十而不惑,看来确实夸张了,他在50多岁的时候才真正明确自己的目标不疑惑呢。这里的不惑,是在心里志向方面的不疑惑,也是在当官方面抉择的不疑惑。      依旧是孔子自述,孔子说: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觉得自己在40岁的时候已经对自己将要去做的事情没有疑惑了,50岁完全知道了自己的天命所在。

      首先,什么是不惑?

    这里的惑的意思,难道是我们平常数学题不会的那种惑?不惑,是我们数学题完全不会有疑惑的意思吗?当然不是,如果50岁才做到这样,那孔子可能就不是个圣人了,这里的疑惑其实是对自己人生的方向以及自己的志向的疑惑,那么孔子自述中的不惑,其实就是说在50岁的时候,他确定了自己人生的方向和志向。 

      根据他在50多岁时所做的事,来推测一下孔子真的不惑,而且知天命了吗?

      那年,阳虎请孔子来当官,阳虎是谁呀?鲁国的三大贵族之一季氏的家臣。家臣是什么?春秋时期贵族家里的一些能人志士,有些是贵族去请的,有些是毛遂自荐的,也许在官场得不到地位才来,总之,地位可比在朝廷当官的臣子要低,类似于管家,秘书,最大也不过是一个九品多的小官。可想而知,掌管的权利小,顶多治理几个城市,帮自己蜈蚣的吗?阳虎尽管身为最大的贵族的家臣,权利有可能大一些,也不至于请孔子来他家当官吧。

    不对,阳虎可不是平常的家臣,而是把控着他的上司季氏的幕后黑手,别看季氏贵族多么厉害,其实背后的一切很多都是这名义上的家臣操控着的,凭藉阴险,狡诈,计谋,智慧。甚至阳虎还两次囚禁自己的主子,胁迫他做一些不好的盟约…季氏也对国军非常看不在眼里,随意越权,现在又被他的家臣控制,那么也就是一个臣子家的臣子,在管理国军的事物,陪臣执国政,阳虎玩的样样精通。

    这一个权力大的离谱的臣子来请孔子当官,他会不会去?明显,孔子看不起阳虎这种越权行为,这明显违反他自己的礼仪,因此不想去,阳虎一看,想了个办法,送给孔子几头猪,按照当时的礼法,被送者应该回礼才对。于是孔子选了阳虎不在的日子带着礼物过去了,为什么这样做?因为他一方面想恢复礼崩乐坏的社会,从而必须遵守礼法,但是又特别看不起阳虎,这一行动也直接预示了他没去阳虎那当官的行为。

    没想到,孔子在路上正好碰到阳虎。阳虎当场指明,孔子不应该自己那么有才,却不当个官治理国家,孔子也认为他说得对,说道,好,那我去当官了。

    孔子竟然被阳虎轻而易举的几行话就说变了心,准备去当官,这说明了什么?看起来他还在为自己到底要不要去当官的事情上很疑惑,纠结啊,那么关于他自己要推行的礼仪方面,孔子在这时疑惑了吗?疑惑了,因为不当官就代表不去宣扬自己的礼仪,说明孔子还在 到底要不要恢复礼崩乐坏的世界,或者推行仁而伤脑筋,他可能这样想的“我经有了志向要恢复礼崩乐坏的世界,那就去干!”“但是理论成熟了吗?”“好像并没有…”阳虎几句话,帮孔子做了最后的选择,听完他的话,孔子会这样想“对啊,虽然自己不成熟,但是那么有才,却不去好好发展一般,真是太浪费了,不行,去当官!”

      此时的孔子真的不惑了?不,当不当官还在纠结之中,怎么可能不?在这时,孔子还是疑惑的。

      但是,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已经有了对恢复礼崩乐坏的愿望,所以,他现在确实是在当不当官上面而疑惑,然而,在心中志向方面,孔子的疑惑已经很少了。

      而孔子并没有到阳虎那,因为这个决定是刚刚定下的,并且阳虎所作所为,实在不是正人君子,更非礼法所推从,到了他那也不见得有什么好作为,因此,虽然有了做官发扬自己理想的梦想,却不会立刻往阳虎的机会上蹦。

    但,因为没有去阳虎那里当官,孔子迟迟没有等到机会,阳虎虽然有小人之心,但是却慧眼识珠,知道孔子的才华不容置疑,但鲁国国君可没有这样认为(他可能认为孔子只是一个不会治理国家的书呆子)孔子也就这样放弃了,没有在去追求当官,可能还觉得这世界上的礼崩乐坏还没到那种不可容忍的地步,没有机会,就这样好了。

    几年后,鲁国发生了一件大事,阳虎造反了!虽然最后失败,阳虎也因此跑到齐国,实在是一件极其乱礼的事情,孔子听说了肯定会悲愤万分,且进一步明确了自己的目标:礼崩乐坏成这样了,一定要加紧发扬我的观点!恢复礼崩乐坏!

    孔子听说这件事立马确定了自己非要当官不可的愿望,“天哪,礼崩乐坏都到了叛乱造反这种地步了,如果再不纠正的话,简直后果极大!”于是乎看似还是一个孔子,其实这个孔子已经不惑了,满心想着恢复礼崩乐坏。鲁国的这场叛乱,反而帮助了孔子抉择。

    这次,季氏另一个家臣来邀请他,孔子便立刻想去,他的弟子子路不高兴了,你可以去服侍别的君王啊,干嘛要服侍这个乱臣?(和阳虎一个德行的)孔子说,我要真去了,肯定能把他的地方治理得很好!

    可见孔子急不可待的心啊,自己年老体衰和礼崩乐坏的场面,反而激发了他的热情,对自己最终的理想,孔子不疑惑了,他明确了志向,稍微得知了自己的一点天命。孔子自述中的四十而不惑,看来确实夸张了,他在50多岁的时候才真正明确自己的目标不疑惑呢。这里的不惑,是在心里志向方面的不疑惑,也是在当官方面抉择的不疑惑。于是,最终选择在鲁国当官,由此开启了一段传奇里程。

    第四讲:仕途,孔子当官的功败垂成。

    鲁昭公被鲁国三个掌握权力最大的贵族赶出鲁国后,鲁定公上位了,在上位之后,他任用本来已经确定志向想要当官发扬自己理想的孔子,那么,这便引发了一个疑问,为什么鲁昭公一直不愿用孔子,鲁定公一来,就让他当了官?

    我的第一个猜想是因为鲁昭公不同于鲁定公,也许鲁昭公没有看中孔子在恢复礼崩乐坏建造完备的礼仪下面的仁,觉得孔子只不过是一个迂腐的书呆子,只懂形式的人而已。虽然身为国君的自己也懂礼,因此也和孔子关系挺好,却实在想不出他认为的迂腐的书呆子能干出什么作为,才迟迟没有让孔子上任。但鲁定公不同于鲁昭公,他可能在当王子的时候见识过孔子的仁政之厉害。所以一上任便任用他。但是,通过前面几折文章的阅读,我们已经清楚地知道鲁国的政权是如何混乱的, 鲁国国军其实权利比那三家贵族要少得多,孔子上任,这么重要的事,恐怕鲁国国军没什么发言权。而且三家贵族并不把国家放在眼里,凡事都为自己的利益着想,哪怕某人特别特别有才华,如果用了他便可以成为天下第一强国,但如果这么做违反这三家贵族的利益,他们也会坚决反对的。

    那三家贵族会让孔子上任吗?孔子的政治抱负对三家贵族有帮助吗?孔子的政治理想是恢复礼崩乐坏的世界,怎样恢复呢?主观便是孔子自己所说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想要每个人都做好每个人的责任,不去做违反道德,违反礼仪的事情,但是,那三家贵族这么把持朝政,权力高于国君之上,还有一次将鲁国国军赶出国土,难道不违反孔子所说的礼仪吗?一旦孔子上任,三个贵族的权力必定大大减少,乃至和一个普通的官员没什么区别,那么把持朝政,能决定让孔子上任的三家贵族,会让孔子上任吗?绝对不会啊,他们还想要自己的权利呢,还想高于鲁国国君呢!

    这也是为什么在之前孔子迟迟没有被选上当官的原因,违反顶层人物的利益啊!可是现在为什么孔子能当上官?原因是三家贵族自己的家臣叛乱了!于是他们完全失去了对自己权力的控制性,大权旁落,成了和国君一样的傀儡,如何不想办法制止呢?这时,他们想到了孔子,从此在之前非常鄙视叛乱的家臣,说明他是站在我们这一边的,而口袋里奔月坏固然能削弱我们的权利,但是削弱家臣的权利又有何不可呢?比起大权旁落,还不如让孔子制止。等到权力恢复,在想办法不让孔子去降低我们的权利不就完事儿了?

    鲁定公当然也知道孔子的名声和他的能力,因此想让孔子当官,正好现在三家贵族也想让孔子当官,这两超级热气球一下就把孔子从地面带到了高空,成就其人生最高的最辉煌的阶段:大司寇,一段时间竟然代替宰相做事!大司寇生就是一个权力很大的官职,主管司法,代表着孔子可以改变法律实行仁政,再加上代替宰相做的事,辉煌程度无与伦比。

    当上官之后,孔子果然不负厚望,制定的法律一年就四面八方争先效仿,于是官升的比直升飞机都快,几年便成为了全国司法部门的管理人。很快,他也体现出来自己胆大心细,知礼懂礼,外交敏感性的优点。齐国人听说孔子在辅助鲁国,于是不怀好意的举办了一次外交会议,孔子叫鲁定公带上一点兵马防身,体现了他的外交敏感性,察觉到齐国这次不怀好意。又两次止住齐国国军在会上演奏的不怀好意的表演,体现知礼懂礼,胆大心细。最后让其国国军自愧不如,归还了侵犯鲁国的好多块田地。外交会议可以说开得非常成功。

    渐渐积累起许多的声望,孔子将眼睛看像了三家权力非常大的贵族,说,作为臣子,不应该有那么高的城墙,请鲁定公摧毁他,这一看便是要消灭这三家贵族的权利吗,对于三家贵族来说,这也有好处,因为家臣战乱,如果佔领了自己原来的城邦,城墙那么高,可实在攻佔不下, 现在摧毁城墙,进攻可容易多了,家臣的造反也难多了。 一开始摧毁城墙很顺利,其间,一伙人的造反也被摆平,但将要拆毁最后一家贵族的城墙时,问题出现,那家贵族反对拆城墙,说,如果这个城墙拆了,齐国人就会打进来,鲁定公率兵围城,用武力妥协这位贵族拆掉城墙,但是没有功下来。这最后一位贵族之所以反对拆城墙,其实是因为他家没有家臣叛乱,所以毁掉城墙没有意义,还断送了自己的权利,看,在利益之下的妥协,其实是没用的,一旦你失去了这个利益,妥协也就完全不存在了,好比前两家贵族的城都有被攻佔的危险,于是他们就想拆,后面的一家贵族没有任何危险,于是就不想拆。孔子的失败,绝对是注定的。

    不过他将鲁国治理的如此井井有条,让其国人着实有点害怕,于是想出了“美人计”挑几十个美女还有几百皮花花绿绿的马送给鲁国,结果三家贵族中的一个因为实在抵挡不住美色的诱惑而接受了这笔赠礼,然后便不管朝政,在祭祀活动上甚至不给肉与大夫!这是否认人家还能为国家出力的表现!孔子在大夫之内,没有被分肉,被否认了还能给国家出力,觉得在鲁国实在没有甚至需要施展,于是离开,在鲁国的一番作为,终于功败垂成。

    之所以会功败垂成呢,我觉得是因为他的权利是建造在三家贵族的利益上的,利益,这个东西非常容易变质,或者想要达成的利益消失了或不存在了,那么建造在上面的一切东西便会崩塌,开始三家贵族利用孔子会修理家臣的利益让孔子当官,现在他们的利益转移到了去观赏美色上,孔子对他们来说,不但没有什么帮助反而成了威胁,从而造成了被罢免的悲剧。而且齐国人离鲁国最近,眼睁睁地看着鲁国政治改革,国家一天一天强大,为了保全自己的国家,怎么可能不出面制止呢?于是连用两场计谋,第一次失败,但第二次成功了,抓到了鲁国三家贵族的弱点,这个计谋,导致孔子离开鲁国的基本原因,孔子出走,和齐国的政治干涉扯不开关系。  更别说孔子还拥有一群不靠谱的队友,鲁定公可能没什么作为,三家贵族只会用利益从事帮倒忙,鲁国中的其他大臣碌碌无为,加速了在政治上的失败。

    儒家这一个伟大的教派,是在历史上最大的悲剧,便是把希望寄托在了别人,寄托在了君王上,但是,人心不可预测,大部分的成交都是建立在利益或者威胁之上的,这样一来别人的表现及其行不通。就算一个君王任用了你当大官,但他的儿子会吗?他的儿子的儿子还会吗?…这点实在是没大的遗憾啊。就这样,孔子经历了他的高光时期,但很快就从高光的热气球上掉了下来,开始长达16年的周游列国。一路上,他收获了许多。

    第五讲:孔子周游列国。

    自从从孔子离开了鲁国,开始漫长的周游列国旅程, 这一趟旅程是孔子一生中收获最多的旅程,也是他一生中最落魄的旅程,不知道如果没有周游列国,孔子还会不会成为一代圣人,会不会为后来几千年打下坚定的礼仪基础呢。

    从鲁国出来后,孔子第一个大的国家便是卫国,因为在鲁国的政治计划实施的非常成功,几年国泰民安,用来治国的这些方法慢慢也传播到了春秋各国,卫灵公早就知道孔子的名声了,在刚来的时候热情到极点,还答应鲁国得到多少俸禄在卫国就能得到多少,孔子接收到那么热情的对待,自然也想安安心心的治国。对自己学生说:卫国的人口已经很多了,那么就让这些人口变得富裕起来,如果已经富裕起来了,那么就教育他们。 教育的内容不用多说,一定是孔子的仁。由此可见孔子已经为卫国准备好了一条政治改革路线,人口变多—全部富裕—教育他,一心一意想把卫国改造成心目中的理想国。

    但是对待孔子那么好的理想,卫灵公却不知好歹的听信谗言,以为孔子在干些什么不好的事情,派好多人看管孔子,孔子觉得卫灵公是一个听信谗言的人,在卫国不但不可能有什么政治作为,还可能被诬陷有生命危险,与是带领着一大帮弟子收拾东西走人,路过匡,因为长得像阳虎(阳虎以前欺负过匡人)于是他们囚禁了孔子,差点儿就和最亲密的弟子颜渊分别。被围困的时候他说了这一句话“如果天想要破坏礼仪,那么天就不会生出来懂礼仪的我和我的弟子,既然天已经生出来了,我和我的弟子,那么就说明天还是很想恢复礼仪的,匡人又能奈我何?”从这句话中能发现“天”字,孔子把自己的出生和弟子的出生都当作一种天命的行为了。是天让他们恢复礼崩乐坏的社会的,所以所作所为都是天命。

    何为天命?难道就是一种预定好的命运?孔子那,天命的意思是上天的命令,将恢复礼崩乐坏的行动,转化为上天的旨意,孔子行动,便有了一份精神力量和使命感,为什么他一直从未放弃过恢复礼崩乐坏的社会呢,原因就是如此,他有一句话:。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危险的城邦不要进去,混乱的城邦不要居住。后面还加上了几句要归隐山田的句子。他真的这样做了?并没有,孔子心中其实也向往这种归隐山田的逍遥生活,不过内心中的一个声音一直在提醒他,不行,你还没有恢复礼崩乐坏的社会呢,上天的命令你还没有达成呢!你是天命所在,天选之人,怎么能这样呢?

    也许是想到必须要达成恢复礼崩乐坏的天命,孔子在离开卫国后不久又回来了!但这一次,他依旧没有成功,卫灵公有一个夫人名叫南子,非常想见见孔子,古代这种情况,对于首礼仪的人来说是坚决不可能的,但南子威胁孔子,我想要和卫灵公成为兄弟,那就必须来见她,孔子这么守礼仪的人竟然去了!遭到子路的非议,因为你姐孔子的使命感,我们不妨作出推测,他是因为迫切想达成自己的使命,跟卫灵公接近,所以才去见南子的,如果南子不使用那个威胁,他根本就不去。

    五十而知天命,周游列国的孔子,找到了他自己的唯一的精神支柱,在最落魄的时候使用它,也找到了自己最重要的动力,天命天命,不是安排好的命运,而是自己的使命。 

    自从孔子因为鄙视卫灵公的行为而离开卫国,走到了宋国,听说过前面孔子介绍的人都知道,孔子是一个没落贵族,而且不是鲁国的没落贵族,而是宋国的没落贵族!也就是说,现在的宋国国军其实是孔子的亲戚,虽然是远亲罢了,但还是不同凡响啊,有可能孔子会受到很好的待遇吧,要这么想,恭喜你,答错了,就因为孔子这个没落贵族的身份,才导致了一些小心眼的大臣的嫉妒,宋国的司马就看不惯孔子,觉得孔子会和他争权,在推行自己的礼乐制度之后还会削弱他的权力,于是陷害孔子,于是孔子离开,却不紧不慢,说“上天都交给我了,恢复礼崩乐坏这么大的重任,不会让我那么轻易就死,那个司马又能把我怎么样?”

    这段又引用了天命说,从这一各文段和以前的文段来看,孔子把天命用作两点,一点是明确自己的目标,并且有使命感的朝着那个目标前行,第二是把这一说法藏在心里,当精神支柱和前进力量的源泉,在最落魄和想放弃的时候出来,起到安慰和鼓励的作用。

    果然,那个宋国司马真没把孔子给杀了,往前走走到了陈国,陈国国军比卫灵公可要和善多了,也挺认可孔子所制定的仁义礼智,他也就留在陈国三年之久,但是,陈国有一个大问题。

    不仅这个国家国力弱小, 还在好多好多巨大的强盛的国家边上,比如楚国呀,晋国呀,是刚刚兴起的两颗星星吴国和越国…关键是这些大国家野心勃勃,整天打来打去,陈国自然成了重要的战场,因此没有一天是不安宁的,这天被楚国打,那天被晋国出兵,吴国和越国时不时来抢抢东西,日子简直没法过!孔子固然可以在这儿推他的仁政,但是有可能没过几天陈国被灭了,他也就功败垂成。况且陈国最需要的是一种成效很快的方法,迅速让国家强大起来,孔子的方法确实很有用,但是成效很慢,陈国国军虽然认同孔子,也不一定让孔子当最大的官。

    因此,在呆了三年之后,孔子离开陈国,这与他离开卫国时的心情肯定明显不同,离开卫国,对卫灵公而感到失望,并且对未来的可能性也充满希望,离开陈国,孔子心中可能满满是惋惜吧,不能将这个国家治理的好,而且心中的希望也熄灭了一点,为什么?因为他知道,大国已经不可能再听从他的礼乐制度了,通通野心那么大。剩下的小国国里,大部分都不赞成他的理想,小部分同意的却有可能因为国力太弱无法实施,到底何去何从是孔子现在的问题。

    过了一段时间,孔子被困在两个国家之间饿了几十天,并且恢复仁义礼智的理想,从来没有一个国家愿意实行,孔子很疑惑,弟子都有些生气,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子路说,有可能是因为我们还没有达到圣人的标准,所以才让道法不受欢迎。子贡说,孔子的道法确实很好,但是天下人都不能容纳,所以应该降低标准。颜回说“我们的道法太大了,天下人都不能容忍,那是他们的问题与我们有何相干?”其中孔子对颜回的看法非常认同,却坚决不允许象子贡说的那样降低自己德的标准,他想要达成的使命绝对不是降低了标准之后的,一定要最高要求。

    孔门目前找到的最大问题是弟子的分裂,有和孔子站在同一角度看事情的颜回,是大部分地址,都对周而复始的寻找国家遭到拒绝而感到厌烦,并对自己现在的穷途末路的处境生气,纷纷提出自己的观点,希望孔子能够加以改进,但孔子没有放弃,没有降低自己的标准,没改变自己的礼法。

    当孔子和弟子失散,弟子找孔子时,当地人说,孔子别的什么都像圣人,就是这神态就像个丧家之狗一样。

    孔子听说后竟然笑了笑说,啊对,这形容的太恰当了,我们所理解的丧家狗是那种垂头丧气没精打采的人,孔子的丧家狗是指精神上的丧家,对孔子来说,他的家是让他能够实现自己理想的国度,因为当时没有国家能赏识他,因此自然也就成了无家的丧家狗,但是他不仅是无家的,他同时还在找家,一次一次不停的寻找自己心目中能实现自己理想的地方,他内心中已经知道,周游列国中的几乎每一个国度都不会采纳他的意见,自己去过的国家可以证明,他却可贵的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是怎样的精神力量给了他这样的勇气?天命。

      天命的第三层意思终于水落石出,他还是孔子的坚强的精神体现,从寻找能赏识自己的君主,到被拒绝到,在到寻找能够赏识自己的君主…周而复始,自强不息,从不放弃。也许天命本来就是孔子精神体现出来的一种东西,如果没有他的精神,就不存在什么天命。

      第六讲:论耳顺

    此时的孔子,年过60,已经周游列国了将近10年,这段历程快接近尾声了,十年,不但没带给孔子繁荣和实现自己理想的机会,反而被倒泼了一盆冷水,让孔子经历了许多的苦难,从在宋国差点被杀死,到在两个国家之间的地方绝粮,几乎快被饿死还要,应对弟子的质疑……但是,孔子内心中的使命感依然没有减弱,甚至更强。所以,他始终坚守着自己的理想,几十年的苦难没有带来任何改变。

    这年孔子经过了一块隐士很多的地方,遇到了楚国的一名隐士,他唱着歌走过孔子,说“凤凰啊,凤凰啊,为什么道德衰弱了呢,过往的事情不可以谏劝,以后的事情还可以去追赶,罢了罢了,现在当官的都很危险啦!”他说的话对吗?无疑是正确的,春秋时代末年,礼崩乐坏道德衰落,也确实过往的事情不可以改变,以后的事情可以去做,但如今当官如此危险,政治情况火热,动不动就被砍头充公,各个诸侯国之间针锋四起,从未停歇。以个人的角度来看,选择放弃当官,找一片山林躲起来中种田,是明哲保身的最佳选择。 从他的几句话来看,隐士似乎也认同孔子的做法,认为恢复礼崩乐坏这件事情确实可以通过以后的努力而达成,同时又劝他说,不要再那么想恢复礼崩乐坏的社会了,现在当官极其危险,孔子这么有才华的人,如果一不小心身亡了,那多可惜。还不如暂且放其自然。

    单说隐士给孔子的建议,归隐山田做隐士,前面说过,这是明哲保身的好办法,对于自身的生命安全是个上上之计,但是如果从整个国家的角度来讲,这么做是很自私的。国家有难,没有人是无辜的,面对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却迟迟不作出修正的反应,反而选择逃避归隐山田,犹他礼崩乐坏下去,那国家到底最后会成什么样的场景?人还算得上是人吗?或者算是一群长的人样的动物?不过,隐士也有他自己的想法,那就是顺其自然,春夏秋冬,自然中有凋零的时候也有繁荣的时候,一切自然而然,不也从寒冷的冬天一步一步转到温暖的春天了?礼崩乐坏,或许也是这样的,给他一个时间和过程,慢慢就恢复了。孔子认不认同他的建议呢?认同,他心目中其实也有这样的理想,但是心中的更重要的信念(一切的一切)没有消失,一刻不停地朝着那个信念前进,改变当时的礼崩乐坏。虽然现在他慢慢意识到自己几乎不可能完成这项壮举,却也感觉这么撒手不管非常不尽责任,好比在某处发生了一场很大的火,大家都说只要顺其自然就会被消灭掉,但是大火已经无可收拾烧毁了数以千计的森林,你能坐视不管吗?孔子此时经历的和这差不多,不过换成了礼崩乐坏,而让孔子无法容忍的是礼崩乐坏已经深入到了人们的心中。所以孔子虽然认同,但他绝对不会去做。

    走着走着他又碰到两个隐士,这两人更是直白言说,对前来的子路直言,哎呀,你看看,与其跟着像孔子这样天天跑来跑去找能够赏识他的君王,推广他的制度的人,不如跟着我们这些躲避城市,在田地中无忧无虑的工作的人呢!现在天下礼崩乐坏,孔子一个人什么也做不了,那干嘛还要去做呢?这两个人说的和上一个人说的大致相同,都是觉得现在做官也改变不了什么或者风险太高,从而当隐士,道理在,却没从集体利益上讲。

    孔子听说后,内心百感交集,他知道自己确实是改变不了这个世界上礼崩乐坏的局面。同时又反对隐者面对这种局面而做出的归隐山田逃避的做法,指责不应该与这些整天游走浪迹天涯的“鸟兽”(指隐士)混在一起。

    随后,子路遇到一个老丈人,因为和孔子走散,于是向老丈人问有没有见过孔子,老丈人回答“你们都四肢一点都不勤快,连五谷杂粮都分不清楚,怎么叫做夫子?”你们有没有疑惑?反正我有,一开始我觉得这老丈人的指责丈二分不清头脑,说孔子这个干啥?后来我才懂得这位老丈人,也许是当时百家争鸣中的一个家,农家,主张所有的粮食都叫自己亲手下地去做,孔子当官,自然粮食都是天天免费给的,这才招来了农家的鄙视。

    孔子听说这样有些不中听的话,是什么反应呢?他竟然对子路说“这是一个隐士啊!”从中能够感受到深深的尊敬,并且立刻想再去那个地方看看,希望可以和这一个人深入交谈,至于他这么做代表了什么样的性格和怎样的品格,在后面便会介绍。

    其实,我们独到的上两个隐士同样属于百家争鸣中的一个家,道家,到家观察大自然发现一切都是井井有条,顺其自然,从不混乱,春夏秋冬,人不用干涉,就可以年年来一直如此,把大自然换成人便可以推导出一个学说,只要一切顺其自然,便一定能周而复,反的回到真正的轨道上来,所以与其巨强硬的干涉,不如无为而治,休养生息,制定一些条款,让国家自己去发展就行了。他们逃避世界,并不是一种无责任的做法而是一种方法。

    不得不说道家真正理解了自然,无为而治在汉朝开国的时候起到了非常强大的稳定民心,使国家富强的政策。

    孔子属于儒家,儒家学说与清静无为放其自然的道家显得格格不入,同样观察自然,发现,所有自然中的变,需要东西推动,比如冬天是寒冷退天气推动来的…开花推动了结果…所以从事物的本质讲,自然是一步一步的推动起来的,缺一不可,如果不让自然万物发生推动,那么也就没有这些所谓自然的变化,由此悟出了道理,在国家有难的时候需要推一把才能让他步入正轨。

    但在当时的环境下,一个人的力量让国家恢复正轨已经多次说明不可能,孔子这样看似很傻很偏执的做法,几乎遭到了全国人的嘲笑,随随便便到一个开门的人那,就给套上了套子 :是那个知道做不了却还要做的人?

    孔子知道百家争鸣中的道家和农家,理解这两家的内涵,但是因为道不同不相为谋,并没有为此对自己的目标做出改变,此时的他耳顺了吗?耳顺在古代的意思是能够听进去别人的话,并且如果遇到反对意见或者不同意的观点,也不会立刻反唇相讥。遇到隐士的几篇文章里,孔子在听到对方和自己不同的观点后并没有马上下去辩论或者生气,甚至几次走下来想和隐士交谈,大部分表示认同,顶多临走后感叹几句(注意感叹的内容是隐士针对他的学说的看法的解释)是真正理解了他们的意思的。(

    孔子做到耳顺,不管对方说了什么,都能听得进去,并且理解。不同于左耳进右耳出,孔子则左耳进,在脑子里理解,那么他改变了吗?没有。    他内心坚如碧石,能够守住自己的思想,理解对方的话却不被对方的话所改变,在怔怔的嘲笑中坐精神上的丧家狗,虽说最后没有达成自己的愿望,但其坚持终究影响了整个中华文明(他还有弟子)成为了一座明亮的灯塔。

    第七讲:夜灯

    随着学习一篇一篇新的文章,孔子的旅程也慢慢接近尾声,在周游列国达到14年之久后,孔子的弟子冉有被鲁国任命为将军,对抗强大的敌人齐国,弟子没有辜负孔子教他的知识,成功打败了齐国,鲁国的三家贵族之首季康子看到冉有如此神勇,开始疑惑孔子是不是一个有才的人,于是问他“你的仗打得那么好,是天生的,还是有人教的呢?”冉有说“是孔子教的”季康子又得知了孔子是一个怎样的用只有明,播之百姓,至鬼神而无憾的人,觉得他肯定会对鲁国的发展大有帮助。于是驱逐了一些国内比较贪污的小人, 拿钱钱将孔子接回鲁,14年过去了,终于回到了起点。

    随着时间在周游列国中流逝,回到鲁国后,他会改变他的政治理想和行动吗? 孔子心中有那赖以生存的天命,恢复礼崩乐坏的理想,既然那个理想没有达成,那么孔子肯定不会改变自己的理想,如果这样的话,想必行动也不会改变吧?但是,他心里确实没有想改变自己的行动,可孔子在那时已经将近70岁,在古代50岁过后,就步入了随时可能一命呜呼的年龄,70岁,就算身体再好,也不可能体力,精力,身体和以前一样,年老体衰,孔子到处寻找能够赏识自己的君王,也许再回到鲁国之后依然持有这样的想法,但不代表他能做的出来,因此,回国后顶多时不时去朝廷里办点事儿,教教书,不可能在做什么奔波的事情了。再者,周游列国这14年的旅程,虽然没有让孔子达成自己的理想,却让他的精神发生了一次一次的脱变,孔子可能认识到这样奔波是很徒劳的,是要恢复礼崩乐坏的社会没错,但如果这件事情实在完不成,与其消耗自己的生命,那能不能换一种方法呢?所以才回到鲁国之后安心教书,做各种礼书,希望把这件重任交给下一代。

    那么孔子晚年都在做些什么,他的言行举止达到了哪些境界呢?

    现在人说起孔子来,最容易想到的是什么?他是第一个开设所有人都能读的学校的人!没错,这件事在周游列国回到祖国之后一直伴随着他,直到死亡,孔子身边一直聚集着许许多多的弟子,总数超过3000,后来,他弟子写了一篇文章,描述弟子的盛况:这3000弟子中,有72个是贤人,另外和孔子学习了,两三天的人更是数不过来。不过,3000多个人中,只有72个是贤人的概率,是不是有点小?不对,贤这个字绝对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加在一个人身上,在古代必须符合圣贤的标准才行,何为圣贤?德行又高又伟大的人, 古时地球上一时间有几亿人, 真正做到贤的有几个?没几个,培养出那么多这种人,概率不是低,而是高!孔子看见这些人心里会有什么感想?我觉得应该很自豪吧,自豪,自己培养出了那么多有才人,同时又有一些悲哀,悲叹自己只能依靠这些后人了。

      孔子也着手干起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编写礼,乐。将古代的所有诗书礼乐历史总合起来,把重复的删掉再写成新的,容易懂得诗歌,这么做非常重要,可以以歌唱的方式教给人门礼法和和古代历史,又保存下来了古时候珍贵的文献,如果把这些文献都丢失了,那么人们没有古时候的智慧,国将不国,呜呼哀哉~~除此之外,孔子的特长是礼仪,所以平常的时候也经常去干礼仪方面的事,不用说,滚瓜烂熟,引用弟子的一句话:能祭祀的让所有的鬼神都没有怨言。

      并且,各种各样的礼仪已经融入了他的生命当中,平时不管在任何场合都能做到遵守礼仪,懂得礼仪,从任何动作中都有一个翩翩君子,早上早朝的时候,和上大夫说话一个语调,和下大夫说话又是另一个语调,在鲁国国军要见他的时候,不管是鞠躬,或者迎接鲁国国军想见的人,都完全遵守着当时非常繁琐的礼仪,普通人哪有一个愿意做到这样啊!但是他这么做,感到非常的不愉快吗?没有,孔子做这些礼仪,好像他们是他生命中的东西一样, 并且动作潜意识发出,潜意识的东西是最难越过的,最自然而然的,最奇妙的。因此,孔子虽然每时每刻都在自由的说话做事,却因为潜意识的帮助而不会做任何违反礼仪的事情,他自由吗?自由,这种自由是建立在利益的基础上的, 更加高深的自由,你平常的所谓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的自由要相差十万八千里。孔子自己总结了他的70岁所达到的境界,从心所欲,不逾句。不管做什么都不会触犯礼仪,这才叫真正的自由啊!

    晚年时,孔子依旧像一个晚灯照亮着所有人,一方面将自己最后的燃料烧光,交给弟子,一方面达到了最自由的境界,却马上就要归天了。

    结束: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