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语言学习技能Up Up Up!!!简述

在学习外语时,怎么做才能跳过“母语思维”,培养“外语思维”?

2015-09-17  本文已影响3940人  上官文商

友情提示:各位简友的回复非常精彩,已专门整理,请点击文章末尾的 “拓展阅读” 。

个人心得,培养“外语思维”,最关键要把握三个原则:

一是尽早培养独立性

阅读的时候,看到不认识的单词就要停下来,查词典;

听力的时候,遇到不明白的单词就要顿一下,反复想;(可能是没听懂,也可能是没听清)

写作的时候,总是要先用中文打草稿(包括腹稿),再翻译成外文;

翻译的时候,喜欢逐字逐句、以词和短语为单位,一一对应地转码式翻译;

——上述所有情况,都说明在大脑里,还没有丢掉母语的拐棍,还处于“瘸腿外语”的思维状态。

Don't do that.

二是把自己泡在外语里

注意我说的是“把”,这就意味着要主动采取行动,不要拿“身边没有老外”、“很少出国”之类的话当借口,网络资源这么丰富,想学爪哇语都能找到资料的;

此外注意要“泡”,这是学习外语的关键。想掌握任何陌生的知识和技能,大量的、持续的、具有一定强度的灌输和练习,乃是必经之路。三天不念口生,三天不做手生。一定要保持大量的输入,对大脑进行持续的轰炸。—— 没错,就像广告商经常干的那样。请参考以“今年过节不收礼”为广告语的某保健品。

三是活用大脑的记忆

要说死记硬背的功夫,中国学生说自己第二,恐怕没人敢说第一。然而,语言毕竟不是死物,我们要学的是正儿八经的外语,而不是它们的山寨汉化版。

【解决对策】

对策一:理解第一、含义第一、交流第一。词汇、文法、结构等等,形式永远是为内容服务的

对策二:掌握了一定的词汇和语法后,就可以开始“上量”了。增加通读、泛听、非正式口语的机会。举例说明:

挑自己感兴趣的外文原版书,—— 注意最好是书,不是杂志、新闻。书有连贯的内容和逻辑,集中的主题,容易“聚焦”—— 给自己划定一个期限,啃完;遇到不会的单词、短语、语法,只要不影响整体阅读,统统跳过。书的作者肯定有个人习惯的表达方式,会在书中反复出现,遇到这样的地方,就要格外注意,久而久之,在不经意间就掌握了。

《经济学人》就超喜欢用wage这个词:

The party is waging a low-tech, old-fashioned campaign to sell itself.

… he was charged with conspiring to wage war against the king …

在反复出现的例句帮助下,不用查词典,你都能分析出,wage可以当及物动词使用,感情色彩带有贬义,有“谋划”、“暗中发动”的意思。

泛听也是一样,听不明白的地方,放过,抓主旨就行。好比你一边吃饭一边听《新闻联播》,不可能每个字都听得真切,但你大概知道最近举办了阅兵活动、叙利亚难民跑欧洲去了,具体的日期和数字不一定要记住,只要抓住要点就行。

还有非正式口语,可以把自己想象成各种人物,一个人玩cosplay,比方说我喜欢打篮球,我就经常想象在篮球场跟人吐槽的画面:

Hey, buddy, come get me. Dude, You really suck. How about this crossover? Look, I'm gonna pass the ball, and it's back to me, how about this jumper? Oh, nice shot. Wassup, bro, show me something, a three-pointer or dunk. Hey, I getcha.

总而言之就是不停地脑补、不停地开口说,别给自己留下太多理性思考的时间,培养外语直觉。在这一点上,极为注重规矩的日语就是典型的例子。

哪怕是初级学习者,吃饭前也会在脑子里默念「いただきます」(我要开动了);求人帮忙或是获得帮助后一定是「すいません」(不好意思);难以启齿的时候必定是「あの、]开头(内个……)

量变引起质变,泡在外语中达到一定时间后,多多少少会形成条件反射,这种条件反射就是外语思维。

对策三:活用。现在已经有了大量的输入,再加上前边说过的,类似“wage”的例子,咱们脑子里已经积累了不少原汁原味的案例库,今后就要把它们用起来,先从模仿开始。比方说我最近在读的一本书,作者很喜欢用akin to,那么以后,如果要表达“谁跟谁很相像”、“类似于”的意思,就可以不用similar to,而是akin to了;

再比如好的英文作者很喜欢使用paraphrase的手法,例如:

Andriy Shevchenko played an epic game last night. The Kiev striker scored a hat trick against FC Barcelona in Champions League match. The 21-year-old footballer was well recognized by many now after his fantastic performance.

在上文中,Andriy Shevchenko, The Kiev striker, The 21-year-old footballer是一组paraphrase;played an epic game, scored a hat trick(in the match), fantastic performance是一组paraphrase。

你肯定发现了,所谓paraphrase,就是改述,把相似的内容,使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呈现出来,既可以避免重复、又能够提供更多信息、还丰富了表达方式。

类似的技巧还有很多,总之一定要动脑筋,要灵活,要设想如果自己是老外,会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写。

————  更新兼回复简友 ————

@西泠葵

这位朋友,我觉得你把 belief 和 perception 的概念弄混了。

你说的“基本没有办法彻底抛弃”的东西,属于 belief 的概念,它是指某种我们“接受”的概念,比方说“人固有一死”(好吧如果你相信有来世,那么就换成“因果轮回”),我们相信这个概念,往往不是因为有逻辑上的道理和证据,而是来自于传统、权威、神秘,尤其是小时候被家庭、师长灌输的那些东西,我们信以为真。Belief 一旦形成,通常很难更改。

而像语言方面的思维方式和表达习惯,实际上属于 perception 的范畴,它是我们的大脑感知到外界的信息,对其进行组织、确认、解释的产物,是可以通过学习的方式掌握的,是可以、并且容易改变的。

你说的“把自己彻底放在英文环境里生存”,实际上改变的是 perception,而不是 belief。

像语言思维和表达习惯,通过学习就可以掌握。

举个正面的例子,我以前做外贸时,遇到个俄罗斯客户,他主要跑独联体和东亚市场,这都不是英语国家,可他的英文说的非常溜,——当然,跟美国佬说的还是不一样的—— 已经达到相当的水准了,我问他,他告诉我说就是在学校学的,另外公司有一些欧洲人,平时生活主要还是说俄语。

再举个反面的例子,我以前住的院子里,有个熟人的小孩,大一就出国,去了英语国家,可是5年下来,一直在预备学校里,还没有过语言关,最后不得已回国,去应聘口译都没聘上。

—— 所以说,纯英文环境可以促进学习,但并非决定性因素。

个人浅见,欢迎探讨,祝好  :blush: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