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仪式很重要

2018-11-07  本文已影响0人  何大仙菇
拿着语文书走进教室,在打开电子白板的空隙里,所有的人把语文书默默收起来,在书桌屉里翻找历史书。

我说:“语文课!语文课!”

“语文课不是要喊起立么?”学生们一脸惊讶。

哦,对了的。这个学期以来,我唯一坚持下来的事情就是上语文课前,我喊上课,班长喊起立,全班同学一齐喊老师好,并鞠躬行礼。我鞠躬回礼说同学们好,请坐!礼毕才开始上课。

而上历史课时这套程序就简省了,所以当我还没有来得及喊上课时,他们就误以为不是上语文课了。

很多年来,我的课堂上,课前一直没有师生互相行礼问候的环节,因为我觉得麻烦,想当然也觉得学生会觉得麻烦。但这个学期,我突然意识到,这套礼节是必须的,它是一种仪式,有了仪式感,学生才会对课堂充满严肃感,生出敬畏之心来。

仪式感很有必要。现在为何大家对年节不再发自肺腑的激动,我想,除了生活水平提高了,大家对美食新衣没了新鲜感外,很大部分的原因是没了隆而重之的仪式,自然没了仪式感,所以一切都显得平而淡之起来。

还记得,每年大初一早上,洗脸时,我妈会把灶里的火炭拈一块丢脸盆的水里;早饭要吃汤圆;要出门,回来要掐一把柏树枝回来挂香火两边,这一天也不能扫地,要扫也得把垃圾堆在屋脚里攒着。春节里一定要一次煮好很多米饭,然后天天吃剩饭;不能用针线,要把秤砣藏起来,不能把煤油灯打倒了。端午节要挂陈艾和菖蒲,吃新麦粑粑,走外公家。六月六要晒所有的放箱子里的东西,被面衣服什么的;六月半必须杀鸭子烧魔芋和嫩海椒;七月半要请过世的老人们回来,给他们做纸衣纸裤纸鞋烧去,桌子上每顿都要摆齐八副碗筷,每个碗里必须舀上米饭;八月十五要给外公外婆送节……腊月里,开始准备过年的事儿,打扬尘,杀鸡宰鸭,买鱼买对联,过年那天早上,撕下旧联贴上新联;除夕夜一定要洗膝盖(ke xin tou)……那时我不知道这些是什么寓意,但我觉得这是一种仪式,一代代传承下来,浸入我们的血液,成为我们的精神记忆。

另外,过生日的话,最好要红火大太阳。早上起来热热的吃一个圆圆滚滚的鸡蛋,穿上一直舍不得穿但又偷偷看过试过几十次的新衣,美美的出门去疯,这天父母会破例忍着脾气纵容过生的人,但好像也常常因为有恃无恐而惨遭破例。

越来越觉得,生活中少了仪式感,日子越来越平淡。所以,今天一大早去学校时,老公问:“为啥今天不穿你的新衣服呢?”我腼腆的说:“我要留到我过生才穿!”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