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类

【教学反思】深入文本,溯源逐本

2021-10-26  本文已影响0人  雅馨居士

——评侯会芳老师《植树的牧羊人》

连日阴雨,不想,当宝鸡市的名师,带着“给养”到凤县时,也带来了秋阳高照。清晨,和煦的阳光,明媚的心情,对即将到来的引领学习充满期待。

2021年10月21日,在本次宝鸡市中学城乡教师学习共同体名师引领行动活动中,又一次在课堂与侯会芳老师在课堂相遇。不得不说,无论何时,只要在课堂遇见,干练的侯老师总是那么精彩。2018年侯老师的《白杨礼赞》还留在心头,今天《植树的牧羊人》,又一次让人回味无穷。简单梳理了一下思绪,将本次的听课归纳如下。

一、教学设计新颖,读写融合一体

用编辑身份约稿,以“最难忘的人,你会怎么写?”这个问题激发学生参与热情,让学生展开思考,写人难忘,写什么。再以收到的稿件是《植树的牧羊人》,由学生审稿,说出通过与否的理由和原因。随即紧扣单元学习目标,以默读的方式展开阅读,勾画亮点与不足。

课堂上学生以编辑的身份,与文本对话。这样的切入,打破学生对课文的仰望,以平等的目光,甚至挑剔的角度去走入文本,这样的设计让人眼前一亮。

本篇文章,原本就经历过退稿。用这样的设计,既可以激发学生自觉进入学习状态,又巧妙与作品背后故事结合。融合自然,相得益彰。肖培东说:“无论怎样的文章都要通过阅读、思考,经由语言文字走向我们的心灵深处。”侯老师的设计,有阅读,有思考,有表达。本节课就用了这样一个新颖设计,让学生不知不觉间就达成以读促写,以写悟读的有效阅读。课堂上有读有写(构思),语文滋养,润物无声。语文学习,也通过这个独具匠心的设计走入了学生的心灵深处。

二、文本解析细腻,学习思路清晰。

文本解读是语文教师的基本功,上好一堂课的关键条件中,文本解读排在第一位。并且“文本解读的深度决定着课堂教学的高度,关系着学生精神发育的净度,思维发展的程度,课堂对话的效度”,所以本节课最吸引人的地方,就在于教师的文本解读细腻,引导学生学习思路清晰。

在学生默读后的展示交流过程中,教师以“写人用事件表现精神”的话题,用三个问题:“写了几个阶段,书中有原话吗?作者是怎样表现的?”引导学生梳理情节,学生边读边说,由事件到精神,学习思路清晰可见。

师生互动中,教师抓住对于时间的不同表述,“一直”“十万、两万”这些字词的解读,让学生的眼光落实在语言文字上。随后引领学生,揣摩从一到万,其中的变与不变。这样的学习,明显深入到了文本深处。通过侯老师的引导,学生的语言得到建构与运用,让学生的思维,有了发展与提升。语文教学说到底就是培养擅长阅读、思考与表达的读书人。

三、问题设置精巧,学生参与热情。

听课过程中印象最深的一点是,教师引导学生解读与牧羊人的第二次见面时,老师的提问:不放羊了,为什么还说是“植树的牧羊人”?将题目换成“植树的男人”好不好?教师将这个问题抛出后,学生展开了热情的交流。在学生的发言中,能看出学习的热情被老师点燃。学生在课堂上展开丰富的联想,语文学习让学生的生命焕发出活力。

另外一个问题“选稿只重精神不重细节吗?”能看出教师设计这个问题,是想引导学生从作品的文学性角度去品析作品的文学性。孩子们也在老师的引领下,继续深入文本。“教语文最重要的是给孩子一颗文学的心,一颗神往阅读的灵魂。”本节课,侯老师给孩子们种下了一颗文学的种子。这既是语文老师的职责,也是语文教学的源头。

四、打破固化思维,关注人性本我。

在走近牧羊人环节,老师引导学生阅读第五自然段后,设计了一个问题:如果作者写牧羊人为了植树,穿的破破烂烂,生活潦倒不堪,把所有的钱都用在一件事上,好不好?这个问题设计大胆,但却更能贴近人心。

是的,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学习很多先进模范。在聆听报告时,很多时候,总有种不得劲的感觉。为什么要做好一件事,就得自己陷入困顿才能彰显伟大?为什么坚持一件事,就得让自己潦倒不堪?似乎,不放弃自我就不能伟大;不落魄崩溃,就不能高尚。

她对于平凡人伟大的解析“能安排好生活,又能把工作干得风生水起”深入人心。最喜欢她的关于“伟大的精神与琐碎的生活不矛盾”的观点,她的引领打破了很多人的固化思维,而更多的是关注学生的本我发展。这样真实的教学,着眼于学生自我人性的培养,而不是使之变成程式化的纸片人,工具人,让人叹服。

本节课有基于深入的文本解读,独具匠心的教学设计,机动灵活的教学实施,真实有效的育人担当。当老师通过对文本的深入解读,溯源逐本,让课堂有了朗朗的书声,有了真诚的对话,有了主动的揣摩,有了精神的升华,有了真实的生成,语文学习自然抵达学生的灵魂深处。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