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isode 1: what is BMMI
熊主持:
Hello大家好,由一只任性的熊做的一个任性的决定总算有了任性的开篇进行起了第一次任性地录制啦~今天,为自己为大家抓到了志成,来聊聊说BMMI到底是什么?欢迎孙孙~
孙孙先向大家进行一下自我介绍?
孙孙:行,我本科毕业于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现在在耶鲁大学读神经科学的博士,做一些认知/系统神经科学的方向。
熊:认知系统?
孙孙:对,就是把神经系统作为复杂系统,研究认知行为的神经机制。
熊:认知行为一般指什么呢?
孙孙:认知行为通俗地说就是思维过程,传统理论中,认知介于早期感知输入和后期运动等输出,是中间的信息处理过程,比如学习、记忆、决策等等。
熊:哇,好,听上去好厉害!那么进入我们的主题吧~ BMMI~ 现在这个名字是确定了嘛?
孙孙:还没有确定,我们在各个平台都有征集,目前暂定的BMMI,Brain Machine Mind Interface,有两层含义,既指“脑机接口”也就是脑和机器的连接通路,向心灵、人文社会的拓展,是心、脑、机领域和行业交互的界面;又类似热力学里三相点的概念,一种物质的固液气三相热力学平衡时的条件。我们希望提供平台和条件,促进不同行业视角多元并存,有分界也有融通。可能内容先做起来,慢慢的大家就能知道定位具体是什么样子,也能继续找比较符合的名字吧~大家在慢慢熟悉社群人员和活动内容的过程中,可能也就会慢慢有更多自己的创意,到时候再征集可能效果会好点~
熊:(大家想到任何点子一定请不要羞涩哦~ 速来告诉孙孙吧~)那你们最初是怎么想到要做这个interface呢?
孙孙:最初其实,可以从复旦开始说,复旦非常重视通识教育,人文和科学并重,科研之外有很多通识类的讲座,各个学科各个行业的大师和精英来和同学们分享他们对世界的认识啊,自己的成长经历,对我的启发非常大。
熊:所以纯粹是从对各个不同领域感兴趣的角度出发,还是在对某一些问题的思考过程当中,觉得有对某些知识的需要,有了这一些需求然后想找寻这样的一个平台呢?
孙孙:是的,现在有很多交叉学科,学科只是人为限定研究对象,研究的内容、技术、方法、思路都是可以从其他学科借鉴,不断拓展的。比如说我现在做的认知神经科学的方向,就包含了从生物学,物理,化学和哲学,心理学的交叉。作为一个研究者来说,就非常希望能够对各个领域的前沿都有些了解。也不光是前沿,从一个学科的历史,发展脉络,到最前沿的领域都希望能有大方向上的把握,需要深入时也有能力钻研。这个压力其实挺大的,所以就希望如果能够有一个平台,能够让各个领域有所专长的同学有community,作为一个群体来学习和解决研究和实践中复杂的问题,这个是创立这个群的动机所在吧~
熊:那既然从复旦讲座有了想法,又是什么样子的契机促使你现在开始行动了呢?
孙孙:可能是天气慢慢好起来,自己也逐渐找到点做事的节奏;路上经常听一些访谈或读书节目,之前重温了讲复旦大家沙龙的一篇文章,觉得在80年代的时候复旦的校园文化就那么丰富多彩,人人都在谈哲学、经济、科学、艺术的大问题,到我们读本科时,没进课题组时我参加了不少各领域的讲座,后来实验忙起来也还是挤时间听感兴趣的人文社科的研讨会,常被大家求实求是的态度感染,勉励自己对课题方向之外保持开放的心态、自由求无用之知。大四时有幸受基金委资助到加州交流,获益于非常好的讨论、合作的氛围,和很多视野开阔、有大图景的前辈和同学。研究生阶段,第一年的英语课和专业课都很重视广度和表达能力,英语课上听大家讲各自领域的前沿内容,有点沙龙的味道,英语课结束,也希望能多些这样的跨学科的智力交流。大家毕业进入各行业后,对一些问题有了更深的认识,特别是在自己所在的领域,所以也希望有一个机遇和平台让大家一起分享。
熊:好厉害!现在群里一下子已经有了三百多人了?
孙孙:是是,现在邀请的主要有从中学、本科到研究生的同学,和其他对群的设想有兴趣的朋友。当然我们在从身边的小群体发展一些小规模的线下活动,这样大家联系会紧密一些,也可能更愿意去分享一些东西。
熊:那现在三百人所在的领域、甚至地域国家都十分广?据我所知有上海,美国西部,美国东部,英国,欧洲各个地方?
孙孙:是的是的,其实有个动机是希望,学术的交流也是像一个日不落帝国一样。比如说在在美国太阳落下时,在中国刚刚升起,希望除了学科之外,也能减少时空的限制,有一个平台能让各行业的深入对话永远在线,不断积累更新,永远在路上。
熊:啊,我好喜欢这个点!
孙孙:谢谢谢谢!
熊:那虽然设想是这样的,实行是不是还是非常困难?因为似乎光是寻找什么样的平台,能够合适大家的交流,既要方便,又不能给对这一趴不感兴趣的部分同学造成困扰,就蛮难平衡实现的是不是?
孙孙:对,平台方面的探索,我们也是试了不同的平台,也是希望发挥不同平台的长处,符合大家的需求。比如说,最早建了微信群,是大家目前最常用的社交平台,但出现的问题是,微信群很难多线程讨论,就非常难追踪到一个话题的开始和结束。我们的定位是话题能够多元,但大家有精力和兴趣关注的讨论毕竟有限,如果不分版面,一下子看到几百条未读信息,其中还可能是多个话题,对参与者并不友好。另外由于没有聊天记录,新邀请进来的同学很难了解之前的讨论。所以就考虑有一些类似论坛的平台。比如说豆瓣,但是豆瓣现在很多同学已经不用了。大家目前推荐比较多的是Slack平台,也给大家安利比较多,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嫌烦哈哈。他有一个好处是有一个archive可以存档,从群创立开始的任何聊天记录都有保存,所以不管什么时候加入都能看到一个完整的记录。而且他是分版面的,像传统的论坛bbs那种感觉,动机之一也是希望能有一个当时考研、求职或留学申请时那样的论坛平台,延续互助的群体精神。
熊:啊,原来是这样!我其实原来也不熟悉,这样听来还是很好的,还需要多推一下!
孙孙:对对,目前在推。大家受碎片阅读和沟通影响,即使不喜欢现有的平台,由于其他人还在用,只能接着用,跳出来打破局面说不用有成本,改变需要时间。所以我目前从身边的同学开始尝试,如果大家用的好的话再逐渐介绍给大家慢慢推荐出去,就有个可信度在里面了。
熊:有口碑,口口相传了~
孙孙:对对,但平台还是次要的问题。各个平台都有适合的活动内容,也希望随着活动的开展大家能提供反馈,优化内容和形式,推动有效的学习和沟通,帮助解决一些复杂的现实问题,这才是核心的动机。
熊:对,希望大家对自己所感兴趣的话题真的积极交流起来是不是?
孙孙:对对,希望有经验的同学能参与长期深入的交流和构建。之前也提到,微信平台实时交流可以,不过不容易分主题管理和长期整合更新,挺难做一个综合性的知识管理平台。
熊:但是有一个问题哦,我个人看到Slack里面有30多个分类了现在,是吗?
孙孙:是,现在可能已经不止。
熊:那我其实有点吓到了,看到这么多的分类,你是真的原先就设想到涉及这么细和这么广吗?
孙孙:对,对个人而言,精力有限,深度和广度会有tradeoff,很难兼顾。但是作为一个群体来说,自己的领域,或者与自己的领域关系比较紧密的几个领域,能够共享一些内容,在分享时就像写文书或作报告那样,深入浅出,既有技术细节的深度分析解读,又有普通大众能看懂的提纲挈领的内容。这两点都是非常重要的能力,无论今后从事什么职业,都不会有坏处。
现在学科的分类研究已经很细,很多隔行如隔山。但是博士训练的一个挺关键的点就是,能够看到bigpicture。不光是自己的研究一个分子,一个细胞是什么作用,你的工作对于整个人类知识的积累和现实问题的解决会有什么样的价值,这也是我们每个人更多需要去思考的问题。也是希望能有这样一个平台来督促和激励大家,共同去思考这些问题,也能让不同视角的同学参与到反馈的过程中来。
熊:(敲黑板,划重点,觉得说得太得熊心了)所以就是平台在那里,让有需要的同学就能随时用到,是这样的打算吗?
孙孙:是的是的,然后可能会考虑到像传统论坛的版主,不同领域有expertise的同学负责某个版面,这样分摊到个人来说,就不会占用太多时间精力,也能强化自己对所在领域的理解。如说我在平时在整理我自己的知识管理系统,还有个人的日程,也能分享一份到我们的大平台,这样世界各地的信息都能整合到一起,而且是整合到一个组织得比较好的系统中去。这样有新的知识融入进来之后,也更容易整合,是这样一个动机。
熊:那我稍微从消极的角度来问一个问题,如果一开始就做那么大的话,可能会把有一些,比如说对自己领域有很强烈的讨论欲望的同学进来,结果发现怎么这个群里什么领域的人都有,什么样的话题都有,会不会反而有些小失望?当然我非常肯定和喜欢这个设想,能有一个很广的平台给大家作交流。所以可能是想问,这个场你觉得暖不暖得起来呢?
孙孙:这个我觉得还是需要时间,因为现在很多同学也是反映,在群里首先,不一定每个同学的背景你都熟悉,然后发言的时候就会有顾虑,讲一个问题的时候你需要讲到多深,然后需要考虑多大的一个受众,都是挺关键的问题。所以slack的好处就是,他里面可以做分门别类的版面,这样如果涉及到比较较技术性的问题,可以只到那个版面去发在专业小组内部讨论。如果其他非专业人士也很可能感兴趣的问题,就可以共享给整个平台。这个操作上是非常简单,他是有一点用label标签的感觉。你发帖时候就可以通知关注这个标签的同学,比方说我今天看到一篇哲学的文章,我就在分享那篇文章的标题还有链接还有摘要的同时,在前面加上一些标签,这样如果关注哲学这个标签的同学就能很快的看到这个信息。而如果真的,涉及到一些计算机的某个算法,就是需要非常精通这个算法的同学去了解,对普通大众也不会有短期的直接的影响,就欢迎到小版面去发,不用公布到大平台。
熊:那现在每个小平台,人数平均多少?
孙孙:作为slack平台,因为我们刚刚推出一两天,到现在只有50多位同学。然后群里的同学在推荐这个应用,但是大家也需要时间,大家也有自己的事情要忙,并没有非常强制的把平台从微信转移到slack当中去。而是希望平常分享在那,大家慢慢做积累,大家有一天对这个感兴趣转过去发现,哇,原来这个平台已经有那么多材料,也很乐意去使用这个平台。所以也不急着让大家转移到那个平台,主要还是内容的积累,然后我们自己能有信息处理、沟通协作能力的提高,这才是关键所在。
熊:对,就是个人对于平台的见解和利用才是关键。那据你个人的估计,现在整个大平台人员和学科的比例是什么样子的?
孙孙:这个群设立的动机就是包括不同的学科,和行业。从暂定的群名来看,brain的话是从生物医学的角度出发,包括生物学中,从分子细胞,到一些系统的生物科学,合成生物学,以及进化,生物统计,生物信息,等等,还有公共卫生,医学也可以包括在这个方面。然后machine主要从世界的物理组成和算法上的一个实现,包括从物理化学材料环境这些学科,到计算机数学还有统计这样的学科,和偏工程类的学科。Mind放在最后面其实也是最根本的问题,就是比较偏人文偏艺术,包括哲学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法学,以及艺术等等各个领域行业。当然,我刚刚没有提到经济管理,这个也是作为一个非常关键的一个方面,涉及到我们三个板块的不同方面。其实在分类的时候也比较困难,因为一个领域的本身,它可能就涉及到三个标签当中的好多个。
熊:对,总是会有overlap。
孙孙:对对,所以这也是用标签系统的好处,你一条内容发出来你可以既加上brain,又加上machine,又加上mind。比如说通过一些人工智能的方法来研究认知行为,这本身就同时包括这三个方面。
熊:那现在人员大致是1:1:1,有哪一部分比较多或者比较薄弱吗?
孙孙:这可能和我自己的圈子有关系。高中学的是物理化学,本科是生命科学。不过高中学校人文和科学的底蕴都非常好,很多现在在理工或计算机IT行业的同学,人文功底还是非常深厚。本科就更是这样。每个人有自己擅长的领域,也会关注到一些其他方面的。
熊:你们是也提到说可能做一些线下活动是吗?
孙孙:是的是的,线下活动的好处就是大家有非常强的联系,能够通过当面交流,更加直接高效的讨论一些问题,没太多线上大平台讨论的顾忌,可以更自由地大胆碰撞自己的视角。目前身边的同学就发起了一些读书会,比如历史的读书组,还有偏认知科学的读书组,偏算法的读书组,这些都是正在尝试。因为我相信身边很多同学都有自己的专长和兴趣,如果能有一个群体和平台,能让我们共同学习并加以整合、共享给更多需要这些资源的朋友,可能会有一些帮助。
熊:就个人在集体中成长,同时又帮助集体成长?
孙孙:是的是的!
熊:那对于一些无法参加线下活动的同学,有没有考虑过如何增加大家的亲密感,促进大家更加积极地讨论一些话题呢?(哇咔咔,熊不是就在做这个嘛,快夸熊做的很棒哈哈哈~)
孙孙:这是个非常关键的问题。比如说线下活动,最常见的就是一些学术研讨会。大家如果做一个领域的话,平常常规就会去参加一个活动。而我们这个平台也希望,通过线上平台,在一个领域内有专长的同学,能够筛选、处理信息并分享给世界各地更多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稍微归纳,阐释一些,给普通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同学,社会大众去了解,这也是我们希望实现的一个目标。
熊:哇,这个愿景还是很宏大!
孙孙:对对,还要一点点做。
熊:是的是的,路漫漫,慢慢来。
孙孙:一步一个脚印。
熊:但你自己学术其实也蛮紧张的吧?
孙孙:是的是的,其实真正执行这个想法,是在上个月春假的时候。因为春假的话,大家也稍微轻松一些,能够抽出一些时间,把这个项目往前推一些。当时尝试了不同的平台,也和大家交流各种各样的想法,得到非常多的反馈和支持。然后现在的话,我们在学习工作之余在写社群的纲领,活动设计的方案,各个平台搭建完成后,任务比初期稍微轻松一些。
熊:那你自己是怎么平衡学术,现在因为刚刚起步,所以感觉你一个人就要追踪到所有这些分类,所有这些领域的小平台?
孙孙:其实这可能是我们很多人平时就在做的事情,做文件夹、收藏夹和文献管理的时候,可能就有你自己的系统。我只是在使用这个系统整合新的信息的同时,也能把他推广出去,给大家共享,让大家来反馈和优化,这样就不光是我们作为个体的一个知识体系,也能让大家真正参与进来,完善这个理解、研究和改变生存世界的体系,能够更加高效的处理我们身边的信息,这在信息爆炸而且碎片化的时代大有益处。
熊:学习方法的共享。那你组织完善这个平台的时候,这几个月,有没有特别让你印象深刻的事情呢?感想之类的?
孙孙:印象特别深的是,有好多同学其实挺长时间没有联系了,大家也是各自忙各自学术或职业上的事情。和大家聊天时发现,我们中的很多人仍然保持着对生活的好奇和热情,关注非常多自己行业之外的东西,有真的在思考一些非常深刻的问题,也有热情去分享,和志同道合的朋友讨论,这是让我非常收到鼓舞的一点。
熊:那这件事情的成功性还是很大哦~
孙孙:谢谢谢谢,还是要看具体实施是怎样。现在是有初步的图景,然后在实施的初期,还是需要就更多的人参与进来提供一些反馈,作为一个群体来说不断去优化设想和执行,实现让大家共同进步的最初的愿景。
熊:基本我想问得就这些了,感觉可以让大家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了。你还有什么需要补充的嘛?哦对了,你们有个和学社的关系,我不知道这个能不能讲?你需要讲嘛?
孙孙:好的好的,这个也是,可能之前没有和大家解释的非常清楚的一点。我之前提到的一个新学社,是和耶鲁大学其他几位博士同学有类似想法。在我通过个人平台发表创立BMMI这个群体之后,有一位同学表示他独立也想到了类似,就邀请我和其他几位同学做一个学社。不过在我们实施这些想法的过程中,可能出现了沟通的问题。我个人在没有和大家进行非常深入的交流之前,就希望能够尽快推广这个平台。当时初步的设想BMMI作为大学社下的一个版块,而各个版块可以自治。而我当时通过春假时间,推进了BMMI的宣传工作,也邀请了一些同学加入微信群,进行初步的交流。而作为大学社在我进行推广之前,只有一次不完整的集体会议,所以可能就是,学社那方面认为BMMI想法和理念已经超出了他们预期的定位。学社定位是主要通过类似期刊的写作,来介绍各学科的文化和历史,可能更重视输出。而我们的BMMI作为interface平台的话,更看重的是大家自身的成长和交流的过程,输出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暂时倒不用着急。由于理念上可能有些差异,所以我们在三月初宣布独立于筹建中的学社。
熊:所以可以说BMMI是你一手建立起来的嘛?
孙孙:是,可以说是一直受到科学和人文艺术的熏陶,特别是在本科,以及在研究生阶段接触了很多同学,然后有一些想法,经历了很多活动,也希望把这些活动延续和拓展出去。包括我之前提到的复旦的星空讲坛,各类讲座,以及大家沙龙的这样的形式。还有在加州和耶鲁的很多座谈会,以及期刊研讨会这些。希望能有一个平台把这些活动整合起来,能有一个interface一个界面,把不同学校不同行业,世界各地不同机构不同领域的同学所接触的一些信息都整合起来,能让大家作为个体来说,对世界的不同层次和不同方面能有全面一些的认识。这是创立这个群以及,和大家一起推动这个群的动机所在。
熊:那你现在在这个群的构建和管理方面,有一些小的类似于群主的角色了嘛?
孙孙:目前我们有各个领域的同学,不过在具体的组织方面尚未具体落实。现在有一个章程的阅读组和讨论组,以及技术方面的讨论组和交流组。具体版主还没有公开去征集。目前Slack和微信、Google等平台比较明确、继续积累的同时,希望邀请协作管理各领域的同学。工作量来说的话,我们希望能够把这些工作分摊到参与的大量社员当中去,作为版主的责任主要还是带动自己认识的同学参与到共享过程当中来。我们非常期待有热情的各行业的朋友参与进来,一圈一圈地把我们崇尚的理念和文化传播开去。
熊:那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哦!快快报名哦!所以我觉得你很厉害,想法其实零零碎碎的很多,但是迈出那一步的人真的不多,真的不容易。
孙孙:我们一路走来得到身边同学、师长的太多帮助和支持,在现在的平台学习工作时,也可以做一些总结分享,让关心我们的人知道我们在做什么、想什么,用自己所学推动批判性思维;另外,在物质条件不断改善、快节奏生活催人焦虑、浮躁的时代背景下,希望通过更多这样深入的交流,保持人与人的联系和真诚沟通。
致谢:
参与BMMI建设的同学!
扬州
李谷澍、杭梦玥、孟汉朗、钱鹏、孙沫,
复旦
陈丹枫、郭昊天、郭俊、李永月、梁妍洁、娄ying琦、王桉迪、杨辛毅、杨寅、姚盼同、原野、张志鹏、张子尧、周扬清,
耶鲁
Devin、丁晨、顾洋齐、李默、刘勇江、龙骏、吕婉晴、折曦、宋博、王宇、吴尹昱、肖舒克、张孟阳、张明睿、赵丹洋、郑端、周超
和其他各位在群里共享的同学
(按姓氏排序,欢迎大家到我们的community版相互认识),
以及原筹办中学社的其他负责人,
刘展、孙萌原、田园、王之鑫、周天歌。
感谢一直支持我们的师长。
风华正茂,努力前程,祝我们自由!
最后
熊:非常感谢孙孙能够抽出时间来和我们聊!也非常感谢孙孙致力搭建BMMI平台,希望大家都能充分利用起如此优质的资源,让思维想法都流动成活起来!
也谢谢大家抽空阅读哦~
下期再见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