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筑速写
我以为关于速写的定义是画的快,并且像。
而不仅仅是单纯的好,一个模糊的概念。
老师说,“建筑应该是多种多样就像人一样。”
我是极认同的,一样有鼻子有眼,一样呼吸。只是不言语。
透过建筑的结构,材料,规模,色彩,甚至灯光的冷暖,外部结构草木的芳香,都应该是建筑师同速写者应该去注意与感受的。
作为速写者更是应该去聆听,聆听无言的沉默。感受建筑和设计师对这个世界传递的言语与讯息。
好的速写者,一个在形体准确的基础上更注重强调绘画对象的神与声,为他们发声,成为建筑对象和读者的传递者。
所以,感受力与适度的夸张化成为了绘画对象的第一印象。更好的表达了建筑与作者的喜乐与悲欢。除此外,在画图过程中徒手画图的重要性不能忽视。尺子作为绘图工具,我以为大抵只适用于严格规范的绘图。而不作为速写的硬性规定。在比对每一根线之间的间距或者是垂直与平行的关系上,尺子自然是尚方宝剑,严谨的绘图与即兴的速写这二者不能等同。
我相信对于建筑而言,蓝灰色色灯光更适合急促的直线,暖黄色的灯光下可以多一点点的停顿或是平滑的曲线。疏密阴影直射反光的处理一定不卡在1mm之中。更多的体现在速度,节奏,顿笔,甚至在墨色的晕染。
速写令人着迷的一定是他的快。
在一定速度下对所绘对象的默背,可能是人物的一个眼神,或者在一个哈欠里。往往人物动物转瞬即逝。考验的是速写者对对象形态的拿捏。眼白的比例,鼻孔的朝向,都在持笔者的每一个抬眉与垂目之间。对于建筑,对象的变化可能不太明显了就。在每一阵风中,在太阳高度角的转动下,静物,也扭曲起来,更换着踮脚的步伐。持笔者计入着光影的变化,与时间赛跑。感受着岿然不动的光影芭蕾。
速写的像,来自于主观的感受。
适当的显化对象特征,是最有效的途径,这必然胜过于精准的测量。“像”和“是”也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感念。“像”是有很多相似之处。这种“像”,要比“是”更像。就好比我们形容一个人,小小的眼睛,弯曲的脊背。当你看见一个佝偻着脊背,虚着眼的人,在潜意识中就已经开始与认识的人进行比对,这种近似或者夸张的成分远要高“是”一个档次。
至于写生,更多的是空间转化。要由三维转化成二维的平面,或者是二维的照片转换成二二维的手绘,比对临摹,是有很大难处的。
画面的构成,长长的电线杆和线可以把画面分割开去,远处的景也是破形的工具,画面不能一味的方,也不能一味的圆。丰子恺先生有一幅画,是俯视的街道,方方长长的盒子间圈一笔,是——只撑开的圆伞,画趣陡然而至。画面也不在单调,在画中增加烟火气息。小小的人,冒烟的烟筒,院子里的走地鸡,天上的飞鸟。都是画面中的活物,都是不可或缺的点缀。
画面的充盈,藏在线条的疏密里,丰盈的画面应该是婀娜多姿。在着色上用单一的墨线也可以表现。不经要有头有尾,更要有眉尾的痣,要像五花肉三分肥七分瘦。的恰到好处。多一笔累赘,少一笔轻浮。这是对浓淡稀疏的考量与把控。运笔的速度也考究,远景往往虚缈,甚至断链。像是国画中的枯笔。近景往往运笔沉着果敢。
最后一周的速写课程,也将要告一段落,得失参半,枯荣与否,有心人自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