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强|王立根先生的作文教学实践与思考
01
立根先生是我敬重的中学语文教师。这不仅因为他是一位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在中学语文教坛上成绩斐然,也不仅因为他是福建省中学语文界的学术领头人——福建省语文学会会长,更在于20年的相识中,我深深感受到他的与众不同:不擅长言辞的背后,蕴藏着质朴与睿智。
他所表达出的对语文教学的理解,摆脱了常见的刻板与窠臼。言简意赅,让人感受到智者的魅力。尤其当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对阵的时候,他那镜片后的深邃眼神里,闪烁着思索者才有的灵光。
他保持着一颗质朴的心,不孤僻、不追风,该贬即贬,该褒则褒,坚定不移地用自己的教学和文章来表达自己对语文的理解。
对此,我的老师,著名学者孙绍振先生多次对我说:“王立根是语文特级教师中难得的有水平、有思想,能与时俱进的一位。”而北大的谢冕教授也说:“凭王立根的知识和思想,他完全可以登上北大的讲台。”
现在,立根先生要把他对作文教学的实践和思考正式出版,与广大读者分享。
我想,这是许多语文教师、学生以及家长们所共同期盼的事情。
因为立根先生的大名和他那独特的作文教学风格以及神奇的作文教学效果,早已口口相传、声名远播了。
近年来,我由于出版工作的需要,对语文阅读和写作方面的问题做了些探究,与立根先生的交往也比较多,对他的作文教学的“功力”也略知一二。
出于职业的感觉,我相信,立根先生的大著一定会给读者带来许多欣喜,会让读者见到今天我们难以觅到的许多有关作文的“珍珠”。
然而,一盘“珍珠”如果没有一根金线的串联,是无法焕发出它们真正的异彩和魅力的。立根先生准备用什么来“串”他的这一大盘“珍珠”呢?
一天,他兴奋地告诉我说,他想了很久,准备用“作文智慧”作为书名,我不禁拍手叫好。
智慧,这是一个充满了神奇和内涵的字眼。它富有气势但不张狂,它内容丰厚但不臃肿,它拥有灵性但不漂浮,它多姿多彩但不怪异,它充满着魅力但绝不哗众取宠。
拿到立根先生的书稿后,我一口气读完了它。多年来久违的好书稿的感觉又重上心头,同时,也证明了我前面的判断。
02
从教几十年的特级语文教师很多,但能对自己的教学实践作出思考并表达出独特见解的并不多。
为什么?
是他们没有总结的能力吗?恐怕不是。
是他们没有思考的时间吗?恐怕也不是。
那么,是他们缺乏思考的环境吗?恐怕也未必。
我认为,是缺少一种思考的勇气。
作文是什么?中学作文怎么教?这些问题看起来不是问题,然而,要真正回答清楚,却有一定的难度,甚至会产生截然相反的意见和做法。
立根先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实践,在书中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这种见解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做起来有时还是充满困难和阻力的。但它代表了语文教学特别是作文教学的终极意义。
立根先生在第二辑的导言中说:“作文将使你变得更成熟也更天真,更复杂也更单纯。你将用自己坦诚的心去拥抱世界,将用更挑剔的眼光去审视世俗,也将更严厉地批判自己。”
作文时应伴随着自己心灵的颤动,关键是不要迷失了自我。
立根先生认为,应从感悟和体验的角度去思考作文,于是在他笔下也才有了这样精彩的文章:《作文没有差生——给一位中学生的信》《拒绝假面,坦诚为文》《要做思维体操》《敢于反弹琵琶》《让语言充满绿意》《写作需要冲动》《劳于读书,逸于作文》……
每一篇文章都可以说是文理兼具的随笔,同时又是生动活泼的教学总结。
03
在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成千上万的作文选本中,教师评析也可谓汗牛充栋,但非常遗憾的是,我们总能若隐若现地看到八股式的评语。而立根先生评学生作文,追求“一篇一得,得得相连”。
更令人赞叹的是,他把每一篇评语都写成了随笔短章。
如果没有自身过人的写作功力,我想,是不可能达到这一步的。
在某种意义上说,立根先生对学生习作的评析,已上升为一种人文关怀,已成为教书育人这一崇高职业的生动的形象外化。因此,它已不仅仅在作文文本和个案分析方面具有价值,更重要的是,它应当成为我们中学语文教师从业的重要指南。
我们可以设想,如果语文教师都能像立根先生这样带着责任、带着思想、带着勤奋来为我们的学生教授课文、评析作文,我们的语文教学还会是今天这种教师辛苦、学生痛苦的情况吗?
应试教育是造成我们现在语文教学困境的重要原因,但绝不是全部的原因。因为语文这一学科最需要的是语文教师的个性、思想,不断丰富和更新的知识,需要一颗充满人文情怀的心,这些,我们有多少语文教师已经具备了呢?
从某种意义上说,作文水平代表着语文水平的全部。同理,作文教学也最能见出一位语文教师的功力。
04
与应试教育的“急功近利”相比,立根先生作文教学的效益,更多体现为一个较长的学习过程,体现在作文外的许多“慢功”中。因此,如果读者想在本书中寻找作文教学的所谓“速成秘诀”,那一定会感到失望。
但是,如果你真想了解和学习作文,那么,你先要有耐心把本书从头到尾浏览一遍,这是你向成功迈出的一大步。
如果你多花一些时间,带着笔勾勾画画地再读上一遍,相信你就会欣欣然有所悟有所得了。
如果你再运用本书告诉你的培养作文智慧的方法,不断努力,不断实践,相信取得成功也就为时不远了。
写到这里,我忽然想起立根先生曾经向我索要过一本挂历,而且只要其中的一张,就因为上面是郑板桥的竹石画和诗: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我想,这正是一位思想者所要追求的东西。
(《作文智慧》,福建人民出版社2019年1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