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航散文

拾菌记

2018-06-27  本文已影响181人  梓姝zs
珊瑚菌

夏天开始,雨季来临,吃新鲜野生菌的时候也就到了。当第一场夏雨如约而至,郁郁葱葱的莽莽山野间,一朵朵打着小伞的野生菌开始破土而出,在树丛间悄然露首展身,然后被摆上千家万户的餐桌。

可是,我却从来没有去采摘过菌子。作为云南人,没有到大山里拾过菌子,是一大遗憾。今年同事们去了几次,我都没能参加。上个星期,文山和昆明的朋友回来了,她们都说要去拾菌子,恰巧我也有空,就和朋友一同前往树皮拾菌子,听说那地方菌子特别多。

同行的同事朵朵,是有多次拾菌经历的,在路上,大伙儿都说让朵朵给我们普及一下野生菌的常识。朵朵不愧是拾菌高手,懂得的真不少。朵朵给我们讲了几种常见的野生菌:

鸡纵: 鸡纵的生长是有特性的,如果第一年在这地方长,不扰动它,第二年它还会在原地方长,这叫“鸡纵窝”,什么时候出窝,也如约定了一般,从不爽约。这鸡纵出头的“窝”下,必有一种类似白蚁巢穴结构的土块。如果虫窝搬迁,第二年此处就不会有鸡纵了。

鸡油菌:鸡油菌颜色鲜亮,其味道的特别之处在于那种典型的杏香味,香气浓郁,菌肉鲜嫩而细腻,这种味道是其它食物所没有的。

牛肝菌:牛肝菌菌体较大,肉肥厚,柄粗壮,食味香甜可口,营养丰富,是一种世界性著名食用菌。牛肝菌因肉质肥厚,极似牛肝而得名,是名贵稀有的野生食用菌,为“四大菌王”之一。

青头菌:汤鲜甜美味又营养。青头菌因为菌的顶部是青色的,所以叫青头菌。青头菌汤以其鲜美的味道,极高的营养价值,在云南野生菌界有着较高的地位,是一道极受欢迎的野生佳肴。

珊瑚菌:这种菌子外形就像珊瑚一样,有很多颜色。我们叫刷把菌。

朵朵给我们上的野生菌普及课暂告一个段落,因为我们已经来到山脚了。

朵朵说:“该教的都教给大伙儿了,现在就看各自的本领。我们从这里往上爬,就在附近的几座山上,大家要往松树多的地方去,松林里菌子多。需要注意的一点是,不要掉队,不要独行,最少要两人一组,不要离大部队太远。”我们就且行且上。才走几步,就听见朵朵说拾到两朵奶浆菌了。离朵朵近的几个都跑过去看,我也赶紧去认识一下奶浆菌。我能一眼看出来的菌子只有对窝菌和刷把菌,我细细地看了一番,把奶浆菌的样子记在心里。我们再次分散,三五成群地往上爬。不时听到朋友拾到菌子的消息,可我看到的菌子,她们都是毒菌,不能吃。好半天,我一朵都没拾到,刚才满满的信心逐渐消失了。为了不掉队,我还是跟着大伙往山上爬。

和我同行的伙伴说:“你要走慢点,着重看比较潮湿的树脚或者草丛里。”于是我放慢了脚步,眼睛向四处搜寻着。突然我看见右边的丛林里,几朵橙色的菌子,静静地立在那里,我认识这是对窝菌,我快步走过去,心里抑制不住的高兴,全身的血液似乎也随之沸腾起来,我大声的对身边的朋友说:“我拾到菌子了。”大伙都以为我拾到鸡枞了,忙跑过来看,原来只是几朵不起眼的对窝菌。我对她们的不屑一顾的态度很不满。 毕竟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亲手采摘到的食用菌。这几朵在她们看来不起眼的菌子,却鼓起我莫大的信心。一边追随大伙,一边细细地往上搜寻。可是再没有拾到菌子。就在我重新燃烧起来的热情即将消磨殆尽之时,前面树丛里,一抹红色映入眼帘,我忙凑近一看,不错,是珊瑚菌。样子像极了深海里的珊瑚。它们形态各异,有的像枝条劲拔的小树丛,有的像长了很多触手的怪物,有的像鹿角。而且色彩鲜艳,有红色、白色、紫色等……。这一次,我不在快速地把它从土里拔出来,而是先拿出手机,给菌子拍照,我认真地拍着,从不同角度拍下珊瑚菌的样子。我开始小心地把它从土里弄出来,轻轻抖落菌脚的泥土,像拾到宝贝一样把它放在袋子里。之后我又在附近拾到一些珊瑚菌,紫色的,红色的,白色的。把它们都放在袋子里,袋子里就像盛开了绚丽多彩的鲜花。

我的袋子里,除了对窝菌,就是珊瑚菌,而同伴们却拾到了各式各样的菌子,尤其是朵朵的箩筐里,花花绿绿的,都快满了。我除了羡慕外,就是怀疑自己的眼力了。我懒洋洋地跟在大伙身后,初来的那股热情也飞到爪洼国去了。

朵朵说:“我们已经爬过两个山头了,这里地势平整,我们先休息一下,口渴的,肚子饿的,抓紧补充点能量。”便有同伴拿出干粮和水,在厚厚的松毛上一一摆开。想吃的,想喝的就自己拿。我找个干燥的地方,刚坐下去。朵朵就说:“快看,那朵菌子,是青头菌,说明这里不止这一朵,不想吃东西的可以在附近找找。”大伙便纷纷起来寻找,我觉得自己不是拾菌子的料,仍然坐着,无动于衷。这时,一个伙伴说:“快来看,好大一朵青头菌。”大伙蜂拥而上,我也坐不住了,跑过去看,的确,那是一朵看上去很完美的菌子,圆圆的菌盖,上面布满青绿色的小圆点,大小,颜色都告诉人们,这是一朵漂亮的菌子,而且这时是最宜采摘的时候,早了太嫩,晚了太老。

大家一边啧啧称赞,一边向四处散去,都想采到这样一朵菌子,一会儿又听到有人拾到了青头菌,我们不再争相去看,而是睁大眼睛,继续找着。我像他们一样,拿一根木棍,在松毛堆里细细探寻。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松毛下,我发现一个绿绿的小圆盖,我断定是青头菌。可是现在没有了炫耀的激情了,我伸出手指,轻轻地触摸圆圆的菌盖,感觉滑滑的,湿湿的,我拿出手机拍了照,小心地把它采出来,放到那丛红红白白的珊瑚菌里,这是今天我袋子里唯一一朵青头菌。

“快来快来,鸡枞,朵朵在离我们不远处大声喊叫着。”大伙就都跑过去。我看见在一丛灌木下,一朵菌子,褐色的菌盖,白色的菌杆。大家七嘴八舌说着:“先别采,拍照拍照。”顿时,大伙纷纷拿出手机,摆出各种pose,争着与这一朵鸡枞合影。

可以说这是今天拾菌子行程中,最精彩的一幕了。

野生菌是上苍赐给云南人的最好美味。尤其是亲自到大山里采摘得来的野生菌,更是美味无比。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