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货币仅仅是投机吗?
2010年11月6日,比特币0.5美元左右。如果当时你花1万美元买入2万个比特币,到现在8000美元一个计算,价值1.6亿美元。
短短8年时间从芸芸众生中的一员一跃成为高大上、成功励志的典范,香车、豪宅,一朝拥有,是不是爽歪歪?
慢着,假如那天你的身家就是这1万美元,你全部梭哈了比特币,在接下来的4天里,比特币暴跌到了0.14美元,跌幅高达70%,你的1万美元变成了3000美元不到,4天哦,OMG,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全部家当缩水70%,是不是要思考人生?
没完,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你在媒体看到的所有信息都特马的告诉你比特币是骗局,活不了,你是不是要认输割肉出局,从此对让你从0开始的比特币说声,F U C K。
2017年底,比特币达到了历史的高点,接近2万刀一个,2019年2月到了近期的低谷,3000多刀一个,现在是8000多刀一个。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价格涨,唱多的媒体文章是主流,价格跌,唱空的便成了主流,很符合人性。
![](https://img.haomeiwen.com/i12131050/6429d97c74e54f10.png)
投机是大众的真实需求,在场面上人们假装看不见它,但它一直存在。正如赌博上不了台面,但赌博遍布全球,从古至今,都没有变过。
数字货币将投机摆上了桌面。
数字货币市场反映的是人性,为啥币市这么有市场?就是因为人人都有投机的心理,而媒体也在这方面带着节奏,股市,房市都是这样,而确实也有一票人靠着投机实现了逆袭,成为了人生赢家,这是时代的特色。
只不过大家一面在投机,一面在鄙视投机。一面称自己是君子,一面私下里美女网站不知道逛了多少。
共识是币圈人都接受的一个概念,大众的共识,不靠谱,历史上血的教训比比皆是,但大众的共识也是共识。
共识是能被引导的。房价是怎么炒起来的?就是几个地产商一起吃了个饭,过去大家是相互砸饭碗,而如今呢?一抱团,销量还是那个销量,但是利润翻了番,真正的共赢。韭菜们呢,房价一跌,就觉得会继续跌,都在观望,一涨,就不行了,马上达成共识,砸锅卖铁也要上车,因为还要继续涨呀。一阳改三观,一阴毁三观,很有意思!
投资数字货币有暴富的预期这是共识,是共识就有市场。
但数字货币并不仅仅只有投机,它实实在在地在改变着我们的生产生活。
经济史上最著名的三大疯案分别是:南海泡沫、荷兰郁金香和密西西比狂,它们只有投机。
而数字货币被宣布死亡了无数次,却又无数次死而复生,不是一个投机就可以解释清楚的。
区块链技术并不神奇,它来源于现实社会。结合了区块链的通证经济,它并不单单只是改善了分配,还促进了生产力。
EOS的BM说过,人类有很多历经千年积累起来的经验和方法,其中有用的,为什么不直接采用?所以他设计的DPOS机制不排斥运用议会及选举投票制度,来建立治理体系(地球上最强大的经济体也这么用)。今天我们看到关于通证经济的各种论述,并非一种全新的东西,如果它是全新的,且没有任何成功的经验和场景,反倒不靠谱,搞不好只能解决伪需求。
没有币的通证我们都在用,比如积分。手机卡里的积分,花呗的积分,阿里巴巴、腾讯给员工的积分,各种会员制积分等,积分到了一定层级,就有相应的权益。区块链技术对通证发行、交易、保存、防伪、分配环节有很大的改进,有可能将通证的运用拉高到一个新的高度,互联网打破了信息壁垒,而区块链则能够打破通证的壁垒。虽然工商总局一再降低注册公司的门槛,股市的注册制也快推行出来,但与区块链发行通证对比起来,就是登报与发网络的区别,便利性和多样性不可同日而语。
以区块链通证内容平台举例,持有通证就相当于持有了平台的股份,可以用来点赞评论投票、建言、参与到决策等,你说你就喜欢某个人的文,或者某个冷门的文,OK,没问题,你投票就行了。不管是有才还是有钱,不管是穷人还是富人,都可以直接参与到平台的建设中来,成为平台的一份子,这个平台极其开放,你可以随意进出。这其实很好地利用了民间的智慧和资源,可以摆脱地域、组织机构的束缚,实现大规模、分散的协作。若是传统的平台呢,比如知乎、头条号等,你也可以发文、回答问题,你也可以赚钱,但你只是客人,你的作品只有得到一小部分人的认可才有机会获得激励,而审核文章的人都是有偏好和惯性的,一天文章那么多,你的作品能不能被看到都不好说,这对于作者是个天然的挑战。你说你要投资这些平台,对不起,你那点小钱人家看不上,或者你根本就找不到对接的入口。
在力场,你持有1千万的LC币,到最后LC币全部流通,你也是平台万分之一的股东,你持有的币会随着平台的发展而升值,产生的收益都是你的。这1千万的LC币,你可以和别人一样在上市之初低价购得,若是在股市呢,你只能在二级市场上去买溢价N多倍的高价股票,以前股票发行少,还存在溢价,现在股票多体量大,你就是接盘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