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该是我们面对这个世界的底气
文|苏诉
《风筝》是我特别喜欢的电视剧,但一直没有看完,我清楚地知道剧情是如何发展的,也正是因为这份知道阻碍了我看下去的勇气,不忍看,不敢看。
认识你自己,这句话实在是太适合郑耀先这个人了,共产党的风筝,军统的六哥,一暗一明,此方恨得咬牙切齿,彼方信任中掺杂着怀疑,身份的转换很容易让人迷失自我,但,郑耀先从来没有。
我将这一切的原因,归之于信仰,以及对自我明确的认知。
我从来都以为,真正认识自己是最为艰难的一件事情。
《荒野生存》中的克里斯托弗家境优渥,为了寻找自己,认识真正的自我,他放弃唾手可得的锦绣前程,踏上了去阿拉斯加的道路,成为名副其实的流浪者。我之所以喜欢这部电影就是源于这种破釜沉舟的勇气,纵然结局惨烈,但也是此生无悔。
认识自己从来都是漫漫长路,结局不明。
这两天看若杉老师的《阅己:做自己的心理顾问》,其中记忆最为深刻的是“阅关系”中关于朋友的章节,她在文中再次提到“讨好型人格”,这类习惯了忽略自己的想法而顺从别人的人群。
《阅己·做自己的心理顾问》中说到“讨好型人格”主要有以下四个特征。
他们敏感脆弱,极易体察别人的需求,自己有需求但不习惯于表达,希望他们感受到并予以帮助。
他们害怕自己为别人添麻烦,获得帮助时容易受宠若惊,感觉自己承受不起或不配承受别人的帮助
他们非常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评价,很少表达真正需求,试图营造善良平和大度的没有攻击性的形象。
他们在社交中表现得很“神经质”,担心自己留下不好的印象,无法坦然表现的自己,给人留下不坦诚不自然的形象。
在我看来,究其根本,之所以出现“讨好型人格”,还是对自我没有正确的认知。
心理学中的“强迫性重复”是指一个人成年以后的生活模式,会是早年与“抚养人”的互动模式的重复。
我们都知道我们所成长的环境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而对我们成长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原生家庭,习惯于讨好“抚养人”的一些人会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习惯于讨好其他人,从来没有意识到自己与他人是平等的,永远选择牺牲自己的诉求,以满足对方的需要。
如《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中的松子,她从不停呈现与自己美貌完全不符的“鬼脸”以讨好父亲,到后来奋不顾身地为爱人做任何事,然后被厌弃,被抛弃。
原生家庭,让她一辈子都在讨好别人,忽略自己。她从来没有认识到自己的优秀,从来都是刻意牺牲自己的诉求以满足别人,从来都没有把自己摆在一个平等的位置上,把姿态低到尘埃里,“生而为人,我很抱歉”正是她一生的写照。
原生家庭对人的影响无可辩驳,但并非无法改变。
克里斯托弗生活的家庭条件优越,但父母却因为事业等诸多问题感情不和,整日陷入争吵之中,这也是克里斯托弗成为流浪者的原因之一,但因为旅途中遇见的人、经历的事,他逐渐摆脱原生家庭的束缚,走向真正的自我。
我们未必能够通过原生家庭得到足够多的“无条件的爱”,只能期许满足他人需求得到夸奖和肯定,但这并不代表着未来也需要按照别人想要的样子生活,如克里斯托弗,他就活成了自己想活的样子。
朋友该是我们面对这个世界的底气,而非讨好的对象。
与朋友相处中,我们很容易陷入这样一个困境,忽略自己的边界,一味地迁就,以至于产生隔阂,再也不能够像最开始的时候那样亲密。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哪怕是再亲密的两个人之间也会存在一个界限,那是不想任何人涉足的领域。但很多时候我们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以为可以接受亲密的人涉足,但后来才发现自己不能接受,或者是不好意思拒绝,违心地“模糊”边界。
前者是不自知,后者则是自找苦吃,怪不得别人。
可以说,有些伤害,是自己造成的。
人际交往中的边界随时而变,随地而变,随人而变,都需要自己的权衡,面对超越自己边界的朋友,若是不及时制止,违心做并非本意的表态只会越来越糟。
是不是会陷入这样一个怪圈,我们想要认识更多人,扩大自己的交际圈,即所谓的“人脉”,以至于认识了很多人以后,才发现自己根本就没有真正的朋友。
我一直非常讨厌所谓为了人脉而去结识朋友,固然在刚开始的时候并不需要寻求帮助,但一旦以抱着这种念头去认识陌生人,在友谊还未开始的时候就已经落了下乘,都会不自知地迁就对方,讨好对方,也慢慢地失去了自我,展现出一个并不真诚的自己。
《阅己:做自己的心理顾问》中有一个标题非常喜欢,说的是“你永远无法取悦所有人”,深以为然,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说的就是这个,我们又不是人民币,不可能让所有人喜欢,总有些人是我们相处不来的,任凭委屈求全,也会被暴力指责。
合适的距离,彼此舒适安心,才是维系友情更好的方式。
我们没有必要去讨好任何人,与喜欢的朋友好好相处,轻松地对待身边的人和事,就已足够生活的很好。
或许那个不听劝的自己,不能够满足所有人期许的自己,可以成为期许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