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力,就是命

2022-03-02  本文已影响0人  花开666

进入到互联网时代,信息量越来越大,我们被各种信息所包围,智能手机在干扰着我们的家庭生活,注意力也成为一种有价值的商品,这也就意味着人们处于注意力危急之中。

拯救注意力也就成了我们非常值得去做的一件事情。那么今天我分享的这本《注意力》,也就恰逢其时。不仅能够帮助我们对注意力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和了解,还能够帮助我们在分心时保持专注,提升工作效能。

“我所认同者历练我,我所注意者塑造我。”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如是说,换句话讲:你关注的事物能够成就你,你关注事物的价值越高,你的成就也就越大。

这本书解决的问题是:怎样集中注意力。

要回答这个问题,先要来看看我们面对的是怎样的事情。

一,事项分类

每天面临的事情做分类,无外乎是两种事情。一类是熟悉的另一类是所不熟悉的。

熟悉的任务依靠惯性,有长期记忆就可以解决。而不熟悉的事物必须要依靠短期记忆来处理。

不难看出熟悉的事情,耗费的注意力很少。我们大部分的注意力都是被不熟悉的事物所占用。

根据实际情况来看,在一天的实践过程中,不熟悉的事物占据主要的成分。注意力面临的挑战,就是这些不熟悉的事物造成的分心。

因此想要集中注意力,在做这类不常做不熟悉的事物时,绝对要慎之又慎。

好了,现在来看看该怎样应对。

二、工作记忆原理

在这里有一个概念:工作记忆。什么是工作记忆呢?就是大脑中负责执行复杂任务的那部分,也就是我们不熟悉不常做的任务。

还有一个更形象的概念,工作记忆台。

完成这些短期临时的事项,非惯性事物,需要有一个工作台,就被称之为工作记忆。

打个比方说,就是要把各种解决问题的工具,码放在工作台上,以便于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使用。从中可以看出来能够提高效率的两个原则。

第一个原则,记忆工具摆放的越整齐,越少,越不容易出错,也就不会跑神。

第二个原则,人们对这些工具越熟悉,使用的时候就会越顺手,注意力就会更集中。

很多人错误的以为,掌控我们注意力的是大脑。

实质注意力和身体和外部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够脱离身体和环境的互动。

这些因素,就可能形成各种的记忆工具,登堂入室进入到我们的工作台,造成杂乱无序的局面,干扰我们达成目标。

让注意力集中保持专注的第一种方法,就是不要有太多的工具,出现在我们的记忆工作台上。

记忆工作台,简洁,一目了然,效果最好。通俗的讲,我们不要一心多用,不要在同一时间,完成多项记忆任务。

注意力也要细分为两种,有意注意和自动反射性注意。

有意注意。工作记忆正在执行的任务,为基础的有意注意。正在阅读的书籍和正在收听的电视节目都是。有意注意大多是处于一个单纯的环境内,受到的外部干扰有限。

自动反射性注意,是人类无法控制并迫使信息存储在工作记忆中的。自动反射性注意,指的是不仅有陌生的信息切入,还处在一个多场景,多事项的环境之中。

如果想让自己的记忆力超群,就要不断的强化工作记忆,让越来越多的工作记忆多次被提取,当工作信息能够长时间地保持活跃,就可以转化为长期记忆才能转化为长期记忆。

注意力是我们工作记忆的大门,只有我们关注的信息才能够被工作记忆提取。

我们所做的事情被纳入工作记忆之中,能够随意的提取,那么专注力,就会越来越高。

注意力保持集中专注的第二个方法,就是我们要尽可能多的,把工作记忆转化为长期记忆。也就是通过习惯的培养,来保持注意力被过度的消耗。

三、写在最后

除了从原理上进行阐述,《注意力》这本书还给我们讲了很多注意事项,和集中注意力的方法。比如转换任务,会促使注意力下降;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规律;走神会促成深度的思考;看自然景观会帮助注意力的恢复。身体越健康的人,注意力越好。充足的睡眠也合住一地,紧密相关。注意力,也需要休息。关掉所有手机和电脑的提示消息,对注意力集中大有帮助。

注意力是我们每个人最重要的财富。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就像战士,天天在进行注意力保卫战。

狭路相逢勇者胜,用在这里是不够贴切的。用科学的方法,才能赢得注意力争夺战。

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够成为这场战役的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