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之夜,静悄悄

仲夏之夜,苏东坡有秉烛夜游之习,我则喜欢在月亮皎洁得空旷的时候,独人漫步在故乡的尘土路上。
月亮悬挂在闪烁的星光旁,极目望月,皎洁的柔光里,像玉里有纹痕,条条斑斑的,确实不是完美的。苍穹有魔力般的深蓝,深邃而悠远,像柏拉图深蓝的眼眸,望不到尽头,看不穿里面隐藏着多少智慧之光。
斑驳着月光之痕的是眼前的古竹。父亲说,那一排竹子,在他很小时便已伫立在此处,像是守护在家园的卫兵,能遮风挡雨。是啊,不知有多少次,它为我们遮挡住了狂风暴雨,让那轻薄的黛瓦免于被摧残。
夏夜傍晚时分,总有成群结队的麻雀在上面聒噪,像极了我们小时候的吵闹。在月明之夜,常常喜欢拿一只手电筒去照竹子,仔细一瞧,上面夜宿着喜鹊、小麻雀、相思鸟、白头翁,甚至还有两只猫头鹰,看着这些动物,总会感到惊奇,里面竟是一个动物展。
池塘旁的垂柳茂盛得富有古韵,夜风里,它们的头发飘飘,像是古时风流倜傥的陌上公子的长发。月光挂在细长的柳枝里,触水的柳条上,还经常有栖息的翠鸟,在眯眼里散去白日的疲倦,路人不应打扰它们,它们也是奔忙心酸的吧!
水中央连着一片油绿的荷,荷小气了些,开的荷花总是小朵的,白天时总会有各色蜻蜓在围着它们追逐着,有水儿蜻蜓、花色蜻蜓、褐黄蜻蜓······总有你叫不出名字的蜻蜓,它们的世界或许是快乐单纯的吧,捕捕蚊子,就可以在荷花或是荷叶边栖息,很自在,有时不免令疲倦的我羡慕。
漫游在池塘旁的小路上,有时随手可触就可以抓到萤火虫。它们零零星星的。有时在竹丛里飘荡,有时在柳稍里徜徉,有时又在池塘上空徘徊,随心所欲,因为它们有翅膀,飞去哪里都无所谓,四处为家。
萤火虫时常让我想我飘散在天涯之路的游子,一路飘飘荡荡,自己也不知何处是归途,何处是归宿,他们从未想过这个问题。也像是一只无脚的天堂鸟,或许要到生命的尽头,落地的地方才是归宿吧!
小路转角处,是一户人家的园子。里面种有柿子树、桂树、黄皮树、柏树,还有几盆水仙花。显然,黄姓人家是爱花草树木之人。夏夜之时,走过园子旁,常会听见柿子落地的声音,园子里的狗会适时地配上几声吠声,狗总是敏感多疑,以为是贼人入侵。
夏末之时,黄皮树上总挂满一掊掊黄皮子。那么多的黄皮,总是吸引着路上行人的目光,尤其是小孩子的目光。小孩子有时常常翻墙进去,偷偷摸摸地去摘,若是被发现,或是被抓住了,第二天又会被家长训斥他们一顿。
而最令我神往的他们园子里的桂花树。每至暮秋,一树桂花,飘香十里,空气中荡漾着的都是桂花之香。我也曾偷偷地折过几枝,放于睡室,那幽香哦,让人欢喜,让人雀跃,在桂花香里总会想出许多美妙的故事!
在池塘的一洼小湿地里,夏夜时,小时经常看见捕蛙人。他们要捕的不是小青蛙,而是大青蛙。大青蛙肉质鲜美,补血暖胃,是很好的美味佳肴。普通人家经常是买不起的,价格比较贵。他们捕到的大青蛙放进别在腰间的网袋里,任凭它们跳来跳去,始终难逃。现在没有去捕了,因为物质丰盛了许多。
一路慢悠悠地走,也时常想着心事,不知不觉间,总是到深夜,雾水落在了发梢上,该回去了。伴着夜里只有不知疲倦的虫叫声和蛙叫声,附近人家的窗户里闪烁的灯影,也早已落幕了。而斜照的月光,透过木窗,撒在床前,我枕着月光而眠,静谧而心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