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架构

什么是服务发现

2019-01-23  本文已影响0人  顽强的猫尾草

假设我们写的代码会调用 REST API 或者 Thrift API 的服务。为了完成一次请求,代码需要知道服务实例的网络位置(IP 地址和端口)。

运行在物理硬件上的传统应用中,服务实例的网络位置是相对固定的,代码能从一个偶尔更新的配置文件中读取网络位置。

对于基于云端的、现代化的微服务应用而言,这却是一大难题。将容器应用部署到集群时,其服务地址是由集群系统动态分配的。那么,当我们需要访问这个服务时,如何确定它的地址呢?这时就需要服务发现(Service Discovery)了。

服务发现有两大模式:客户端发现模式和服务端发现模式。

客户端发现模式

使用客户端发现模式时,客户端决定相应服务实例的网络位置,并且对请求实现负载均衡。客户端查询服务注册表,后者是一个可用服务实例的数据库;然后使用负载均衡算法从中选择一个实例,并发出请求。

服务实例的网络位置在启动时被记录到服务注册表,等实例终止时被删除。服务实例的注册信息通常使用心跳机制来定期刷新。

客户端发现模式优缺点兼有。

服务端发现模式

客户端通过负载均衡器向某个服务提出请求,负载均衡器查询服务注册表,并将请求转发到可用的服务实例。

Kubernetes 和 Marathon 这样的部署环境会在每个集群上运行一个代理,将代理用作服务端发现的负载均衡器。客户端使用主机 IP 地址和分配的端口通过代理将请求路由出去,向服务发送请求。代理将请求透明地转发到集群中可用的服务实例。

服务端发现模式兼具优缺点。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