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下的阴霾每天写1000字每天写500字

韩非之死

2016-11-07  本文已影响182人  巴图鲁

韩非(是战国时期韩国的,远支贵族)是集法家之大成的人物,是法家理论的终极整理和融会贯通者。关于韩非是怎么死的,主要有两种说法,主要出自《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和《战国策》虽然故事在细节上有所区别,但是所有的说法都指向了一个人,就是秦王赢政,不管是李斯和姚贾进谗言陷害韩非,还是姚贾为了自保而反击韩非的陷害,似乎都是因为臣子的劝说,赢政听信了臣子的话,不分青红皂白的处死了韩非。

但是分析这些说法,似乎都有失偏颇。因为从仅存是史料来看,赢政不能不杀韩非,这也必须杀韩非,因为这关乎秦国的国家利益。

这要从韩非入秦的目的开始说起,这个目的《史记》和《韩非子》两书中,有不同的记载。《史记》中记载是因为秦王欣赏韩非,所以强行向韩王索要韩非,故而韩非入秦。但是《韩非子》一书却有不同的记载,翻开此书,第一章就是韩非和李斯,争论到底要不要吞并韩国。

由此可以综合起来,韩非入秦的目的,第一是带着韩王的目的,前来秦国出使以保存韩国。第二韩非确实在各国之间,享有盛名(韩非融会贯通了法家,的法,势,术三种流派的核心精神。所谓的法就是建立法令用他来治理国家,势就是君王如何保持他权势的方法,术就是君王统御臣下的办法。)秦王也想利用了解他的理论。至于保存韩国的目的,则是韩非这次出使的终极目的,但是这个目的注定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时代变了,在春秋时代一个诸侯国的大臣,去另外一个诸侯国当官,是有可能增进两国邦交的。那是因为春秋时代,在经过早期的混乱以后,各国形成了均势。大国之间互相对峙,小国以侍奉大国求得生存。而且春秋时代,还存留着礼乐文化的残影。所以春秋的战争主题慢慢变成了争霸,而不是灭国并地。而战国时期的战争,则是赤裸裸吞并战争,这样的法则不在适用了。其次各国之间的均势已经打破,在秦昭襄王时期,秦国吞并一半楚国领土,并歼灭赵国主力,而且不断蚕食韩魏的领土。与此同时,秦国实行“麻痹楚齐,吞并三晋(因为韩赵魏,是秦国东出的障碍),威慑燕。”的外交政策,使得六国分崩离析。在这样的大前提下,秦王赢政是不可能保存韩国的。秦国为了自己的国家利益,就必须首先攻灭韩国(离得近,在三晋里最弱,弱到只剩下首都和附近20几个小城)。所以在这个时候,无论韩非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是什么?这都不重要,因为他的立场决定了自己必然会受到怀疑。在这个时候,李斯和姚贾就抓住了秦王的这种心理,从而以这个切入点向秦王进言,从而成功的使得韩非被秦王处理掉。

应该说,韩非的死是一个悲剧,同时他也是无数被碾压在秦国战车底下的亡魂之一。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