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造声音,让语言更生动(一)

2017-04-29  本文已影响2007人  李艳平

————参加语言艺术培训有感

塑造声音,让语言更生动(一) 4月29日,“五一”小长假第一天,下午,许昌实验小学口语交际项目组的老师和对语言表达感兴趣的老师二十余人,一齐来到了千树教育培训中心,参加语言艺术培训课程。 塑造声音,让语言更生动(一) 三位培训老师

第一次试听,培训中心派出了李春廷、管泽坤、郑博阳三位专家,分别进行了“说好普通话”“谈谈声音”“稿件的处理”三个板块的课程,可谓阵容强大。

塑造声音,让语言更生动(一)

许昌广播电视台《楼市车影》节目主持人郑博阳给我们聊“说好普通话”。每个人都有独特的气场,说好普通话会让人的气场更加“声”动。也许是经常给小主持讲课,小郑老师提醒老师们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反思:我们知道自己的声音传到学生耳朵里,会是什么感觉呢?大家都限入了沉思:我们更多地关注的是自己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很少会想到自己留在学生记忆中的声音形象会是什么样的?是圆润、饱满、清晰、悦耳的,还是?说好普通话,一是要听得懂,二是要说得出。要让别人听得懂,要听得出别人说得好与坏。练好听力会让你的语言学习事半功倍。

郑博阳老师

郑老师的声音风趣幽默,很有感染力,这让大家对下面的课程充满了期待。同样是主持人,管泽坤的风格是沉穏大气,他给我们“谈谈声音”,声音没有正不正确,只有适不适合。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声音?如何塑造自己的声音?

管泽坤老师 塑造声音,让语言更生动(一)

为了更加直观地感受什么样的声音更合适,管老师给我们播放了第十五届齐越节优秀朗诵作品王广弘的《我的爸爸》。他告诉我们,好的声音能低能中能高。那么,如何塑造自己的声音呢?简单地说,从三方面训练:气息、三腔共鸣、唇舌力度。

塑造声音,让语言更生动(一)

说练就练,管老师带领大家练习胸腹式呼吸,闻花香、狗喘气、受惊吓、数枣;练习三腔共鸣,胸腔、口腔、头腔;练习唇舌力度,舌打响、转舌、顶舌、弹唇、撅唇、咧唇。每次先是老师示范,大家忍不住跟着纷纷练习,一时间,教室里成了发声场……老师是最需要学习掌握声音艺术的,天天讲课要发声,更有教学生表达的重任,而我们却从未进行过专业训练和考核,很多时候,缺乏对学生朗读、朗诵的有效指导。这一课应该补上。

感受胸腹式联合呼吸 感受胸腹式联合呼吸 庞莹莹老师在练习《数枣》 张楠老师练习绕口令

许昌电视台主持人、朗诵协会秘书长李春廷老师以几篇不同风格的文章,给我们讲了“稿件的处理”。李老师首先谈到当下学生朗诵存在的问题:声调不准、进嘴太高和感情把握不好。

李春廷老师讲稿件处理

李老师以《春夜喜雨》《纸船—寄母亲》《动物王国开大会》《丰碑》不同体裁不同文体为例,介绍了如何处理稿件的方法和技巧。朗读时,你要知道你是谁?言由心生。要记住“意在言先”,永远是意识在前,嘴巴在后,嘴巴跟着思维走,一定是先想到画面再用嘴说岀来。语言是表意的,意思的表达是第一位的,跟声音的大小无关。意思是流动的,上下左右,要有方位感;要有制高点,一句话只能有一个制高点。朗读时把握稿件的基调很重要。对语言的处理语言要符合生活逻辑。所有稿件的处理都要把握先抑后扬的原则。读故事类稿件,故事是以讲述为主的,该有感情的一定要有,不该有的一点儿也不要有,说清楚就行了。每一种声音都带着生命的色彩,读故事中人物语言时,要跳进还要跳出,进出要自如,而且,要有对象感,注意对象的感受。

认真倾听

两个小时的培训让大家觉得意犹未尽,语言是一门艺术,作为语言艺术传播者的语文老师,语言表达能力是我们的基本功,学习提升语言表达水平应成为我们的自觉意识,让学习语言成为一种常态。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