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后备库(终审)一阅青馨故事伯乐(初审)收录专题古今中外

石街巷的阿坤

2024-03-02  本文已影响0人  莫莫之言123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01

小时候,住在岭南水乡的一条巷子里。这条巷子的路面由凹凸不平的青麻石铺砌而成,大家叫它“石街巷”。石街巷的青麻石路靠近房屋边沿有一条明渠,是用来疏导雨水的,这条明渠流向巷头的河。巷头的河边有一棵大榕树,长得又高又大,像一把撑开的大伞,不管是烈日炎炎还是雨一直下,站在大榕树下似乎都能安然无恙。

这天,我带着儿子回娘家,在大榕树下停了车。下车后,儿子拉着我问:“妈妈,这棵树真大啊!是什么树?”

我对他说,是大榕树。在我小时候,大榕树下是我和小伙伴们玩耍的天堂。不上学的日子,除了吃饭、睡觉和做作业,其它时间都是在大榕树下过的。到了饭点,大人们都会朝着巷头的大榕树方向吼一声,孩子们就知道该回家吃饭了。

一个陌生的声音在我身后传来:“好久不见!”我回头一看,是一个阳光帅气的男子,他脸上的皮肤是健康的小麦色。我一时没认出是谁,定定地看着他。

他笑笑说:“是我,阿坤!小时候住在石街巷,我们是邻居。”

是阿坤!他不说我真认不出来,我完全无法把眼前这个阳光帅气的男子与记忆中那个顽皮捣蛋的小子阿坤联想到一起。阿坤与我年纪相仿,出生在80年代,他住在我家的斜对面,与我同读一所小学,是村里数一数二顽皮捣蛋的男孩子。

阿坤问:“这是你儿子?”

我说:“是的!孩子,这是坤叔叔。”

我儿子抬头看着阿坤,说:“坤叔叔好!”

阿坤对我儿子说:“你好!你叫什么名字?几年级了?”

我儿子回答后,阿坤便拉着他的手,走到河边的长石凳上坐下。我跟着走了过去。

抬眼看去,石街巷早已不见当年的青麻石,已经铺成平坦的水泥路面,以前的明渠不见了,估计变成了暗渠。大榕树在,河也在。这条河,在我们小时候很是清澈,后来被污染了,最近这些年经过治理,又变清澈了。河两岸还建成了景观堤,种了一些植物,放置了一些长石凳。

阿坤问我:“还记得我们小时候在河里游泳吗?”

在这岭南水乡,夏季特别漫长。小时候,我们这些小孩子每天都要到河里泡一泡,孩子们就是这样学会游泳的。

我说:“当然记得!那时候的阿坤,总爱向我们女孩子泼水,我们见了你就躲。我第一次在桥上跳水就是被你强行拉着去的。”

阿坤是石街巷的孩子当中水性最好的。那一次,阿坤站在桥上,跨过桥栏杆,举起双手就往水里跳,像鱼儿跃进水中。他这样跳了好几次,告诉我说很好玩,让我也去试试。我不敢,他就把我从水里拉上岸,将我推到桥栏上。

那是我第一次从桥上跳水,特别紧张,在我还没完全准备好的时候,他竟然一把将我推了出去。在我落水的那一刻,他也跳进水里。好在,我也是会游泳的,并没有被他这一举动惊吓到。待我浮上水面,他问我:“是不是很好玩?”我又好气又好笑,不想理他,转身游走了。

阿坤见我翻他的旧账,故意叉开话题。他告诉我,他现在一所中学当体育老师。

我想起来了,初中毕业后,阿坤考上了体校。后来,我们家搬离了石街巷,便再也没有见过面了。

02

阿坤问我:“住在最靠近大榕树的是二奶奶家,还记得二奶奶吧?”他指了指二奶奶住过的老房子。

我说:“当然记得!我们都是二奶奶看着长大的。”

石街巷有20多户人家,属于同一条村,街坊邻里之间很熟悉。石街巷的巷头,距离大榕树最近的一个小房子住着一位腿脚不方便的奶奶,我们叫她“二奶奶”。

听我爷爷说,二奶奶以前是地主家的小姐,排行第二,在“打土豪分田地”的年代家道中落,家人离散,那时她还很小。后来,村里人觉得她可怜,留了一间偏房给她,带着一个院子。由于一直未嫁,她一个人住在这里,有一次在院子里爬高时不慎跌落,摔断了腿,因医治不及时,落下残疾。

二奶奶是个和善的人,家里常常放一点儿零食。要是谁家孩子没人照看,就放在二奶奶家。孩子们喜欢在二奶奶家的院子里追逐打闹。二奶奶边做手工活,边看着在院子里嬉戏的孩子们笑。等孩子们玩累了,二奶奶会拿出零食,分给孩子们。二奶奶一个人的时候,也常常坐在她家门口晒太阳,与石街巷路过的街坊邻里打招呼。

阿坤指着二奶奶的老房子说:“那时候,二奶奶就坐在那里晒太阳。”

我似乎又看到二奶奶坐在她家门口,旁边放着一支拐杖。

“阿坤,别追着那只鸡,好好走路,别摔了!”二奶奶的声音传来。

那是阿坤7、8岁的样子,衣服弄得脏脏的,追着一只公鸡跑得飞快。公鸡被他追赶急了,连跑带飞地慌乱逃窜。二奶奶叫他,提醒他别摔了。阿坤点点头,不再追公鸡,一溜烟地跑回了家。

等我走到家门口,听到斜对面的阿坤家传来一阵吵闹声。

阿坤站在他家二楼的阳台上,对着下面喊:“上来啊!上来抓我啊!抓得住才打得着!”估计阿坤又顺着他们家院子的竹竿爬上了阳台。

听到阿坤妈妈的声音从他们家院子里传来:“臭小子!一天不打,上房揭瓦!看我怎么揍你!”

阿坤冲院子方向做了个鬼脸,说:“你们只护着弟弟,凭什么每次都是我让他?好吃的、好玩的全让他先挑,我只比他大两岁,凭什么要让他?我不吵不闹你们就不管我!”

“臭小子,你下来!”我听到棍子打到地面上的声音。

“不下,就不下!”阿坤站在阳台,叉着腰对下面喊话。

这样的情景时常发生,是阿坤家的日常。在我的记忆中,阿坤从小就是个捣蛋鬼,在石街巷无人不知。他所到之处便无法安宁,不是追着鸡鸭跑,就是捉住猫狗玩。大家都说他没个正形,不是在捣蛋,就是在想着怎么捣蛋。

我对阿坤说:“你这个捣蛋鬼,在大榕树下挖沙坑,故意让我掉进去。”

他想了想,说:“不是故意捉弄你,只是你刚好走过。”

那时候,石街巷里只要谁家要建房子或修房子,就会在大榕树下堆沙子。有沙堆的日子,孩子们都会特别兴奋,挖沙子,堆沙堡,过家家,玩得不亦乐乎。像阿坤那样顽皮的男孩子,总会挖空心思整点事。

那一次,我放学走到大榕树下,阿坤叫住了我。他正蹲在沙堆上好奇地盯着沙子看,好像沙子里有什么东西很值得探究,他叫我过去看看那是什么。

我没有多想,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大步朝他走去。突然,我一脚踏空,整个人掉进了沙坑,双腿埋进沙子里动弹不得。

我完全没有想到,刚才那么正儿八经地观察沙子的阿坤竟是装出来的。我越是挣扎,就陷得越得紧。阿坤看着我狼狈的样子,哈哈大笑。

正在我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阿坤妈妈出来叫他回家吃饭,叫了两声,见他不答应,便向大榕树方向走。二奶奶刚好在家门口,见到我们俩在沙堆的情景,大声唤阿坤妈妈过来。

阿坤妈妈快步走过来,见我双腿被埋进沙子里,一下子就明白了是阿坤所为,她抱着我,用力把我拔了出来。

阿坤见状,转身想跑,被她一把提住衣领,劈头盖脸地一顿骂,还在他屁股上拍了几下。阿坤直接求饶,表示再也不敢了,虽然十分不情愿,但他还是乖乖地向我道了歉。

二奶奶叫我过去给她瞧瞧,给我拍拍身上的沙子,见我没事,便笑着说:“好孩子,不要跟阿坤计较,他已经被他妈妈教训了。”我点点头。

这件事后,我故意离阿坤离一点,不跟他玩。他见到我时,总是对着我做鬼脸。

之后,我在家常常听到阿坤妈妈批评他的声音,但他好像从不反驳,只会说“以后不敢了”,不过以后还会继续。

中秋节前夕的一天晚上,我和邻居的小伙伴晓明一起点着纸灯笼出来玩。

中秋节前,孩子们会在晚饭过后点着灯笼走在石街巷上,走到大榕树下玩,仿佛这样可以把中秋节提前延长,感觉每天都在过中秋。

我和晓明走到大榕树下,边走边说着话。不曾想,突然一块块小石头扔了过来,有一块正好砸中晓明的纸灯笼,灯笼被砸出一个窟窿,算是毁了。

我本能地把手中的纸灯笼藏到身边。意识到大榕树后有人,我示意晓明不要出声,快速跑到树后一看,竟然是阿坤和另外两个同村的男孩子。

他们见我过来,拔腿就跑。我立即快步转到树的另一边,一把捉住了阿坤的衣服。晓明跑过来,和我一起拉着阿坤的衣服不放手。

阿坤想挣扎,见没挣开我们,嬉皮笑脸地说:“我跟他们不是一伙的!我刚走过来,见他们扔石头,正想阻止他们呢!”

晓明生气地说:“谁信呢!赔我灯笼!”

我提议把阿坤交给他妈妈处理,晓明答应了。我和晓明合力把阿坤拽进了他的家,阿坤妈妈见状,问我们发生了什么事,晓明讲了一遍事情始末。阿坤妈妈听了,一把提着阿坤又是一顿骂。看着阿坤被他妈妈收拾,我和晓明都觉得解恨。

阿坤妈妈把新买的纸灯笼赔了一个给晓明。这个中秋节,阿坤是眼巴巴地看着他的弟弟和巷子里的孩子们都有灯笼,他自己却没有。

当我和晓明打着纸灯笼见到阿坤时,故意拿灯笼在他面前炫耀。阿坤装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在我们面前大摇大摆地走过去。看到他装作满不在乎的样子,我觉得这样的男生挺让人讨厌的。

03

我想起阿坤后来的转变,好像是突然变好的。我问阿坤:“你好像是突然变了一个人似的,是什么让你转变了?”阿坤看了我一眼,说了一件我不知道的事。

那是小学三年级的第一学期,临近寒假。

那一天下午的一节课,下课铃刚打响,老师说:“下课!同学们再见!”全班起立,齐声说:“老师再见!”

就在全班起立的时候,阿坤用脚悄悄挪开了前面女同学的椅子,女同学并没有发现,待她坐下来的时候直接一屁股坐到地上。正值冬天,女同学穿着棉袄,摔得不重,就是在众目睽睽之下爬起来很是狼狈。

老师走到女同学的座位看了看,问阿坤:“椅子为什么会被移开?”

阿坤把头摇得像拨浪鼓,理直气壮地说:“不知道啊!”

老师盯了阿坤一眼,见阿坤没有出现神色慌张的样子,只好说:“注意点!你在后面也应该提醒前面的同学。”

下午放学,阿坤一个人走在回家的路上,突然被一个高年级的男同学拦住了去路。他是坐在阿坤前面的女同学的哥哥,听说妹妹被阿坤捉弄了,要过来教训阿坤。

阿坤比这个男同学矮一截,明知道打架打不过,想认怂又觉得没面子。男同学似乎并不打算放过他。

男同学拽着阿坤的前衣襟,装着要放手的样子。当阿坤做好准备要跌落的时候,男同学又一把提起阿坤的前衣襟,这样反复三四次以后,他突然放手,阿坤冷不防一屁股重重地跌落在地上。

见到阿坤可笑的样子,男同学说:“男子汉顶天立地,要有担当,应该用好的行为和品德让别人关注你,而不是捣蛋当坏人!我是五年级2班的,不服来找我!”说完,他盯了阿坤一眼,扬长而去。

阿坤坐在地上,好久没有回过神来,一直想着男同学说的“男子汉顶天立地,要有担当”。

阿坤背着书包,低着头往家里走,经过二奶奶家门口时被二奶奶叫住。二奶奶问:“阿坤今天怎么啦?看来心情不太好。”

阿坤坐到二奶奶门口的台阶上,问二奶奶:“男子汉顶天立地应该是怎么样的?”

二奶奶有点诧异,对阿坤解释说:“男子汉应该承担责任,尊老爱幼,爱护弱小和女生,这样才算是顶天立地。”

阿坤又问:“这就是有担当?”

二奶奶笑笑说:“当然!我们阿坤长大一点就是男子汉,可以顶天立地,有担当。”

阿坤陷入了沉思,他觉得他可以当一个男子汉,顶立天地,有担当。

很快到了寒假,我们发现阿坤变勤快了,他会起个大早,跟着他妈妈出摊去卖早点,还会帮着招呼客人。

二奶奶见了阿坤会笑嘻嘻地说:“阿坤是个男子汉哦!”

如果阿坤不说,我并不知道发生了这么一件事。

阿坤说:“当时这件事对我来说好像是顿悟,又好像没想明白具体是什么,只是不想再捣蛋,想做一点让别人觉得好的事情。”

04

阿坤看了看大榕树,对我说:“二奶奶去了天堂,她家门前的土地公公供奉处还在。现在石街巷的孩子们在除夕夜卖懒,只是玩一会熟鸡蛋就吃掉,已经不会到街上卖懒,也不会点香并把香插到土地公公前的香炉里。”

我记得,二奶奶在我们一大群孩子卖懒的时候会柱着拐杖站在门口,看着我们笑。

除夕的晚上,晚饭过后,孩子们纷纷出来卖懒。卖懒是我们当地的一种习俗,每逢除夕傍晚,石街巷家家户户会由奶奶或外婆给每个孩子准备一个煮熟的鸡蛋,点着一炷香,让孩子拿着到走到街头巷尾。石街巷的孩子多,卖懒的场景很是热闹。

我和晓明刚走到一起,阿坤就拿着香和熟鸡蛋走过来了。我和晓明装着没看到他,开始在石街巷慢慢走着。我们算是年纪稍长的孩子,很快,从家里跑出来的小孩子们都跟在我们后面。

阿坤并没有走开,而是走在我们旁边,在队伍的前面。这一次,他倒是没有捣乱,而是带头领着小孩子们唱着卖懒歌:“卖懒卖懒卖到年三十晚,卖完懒仔过新年,过了新年大一岁就不再学懒。”

我们带着一大群小孩子从巷头走到巷尾,再走回巷头,边走边唱。阿坤唱得很卖力,还在帮忙维持秩序,让小孩子们乖乖跟着边走边唱。

当大家走到巷头,在二奶奶家前面停了下来。二奶奶家的墙边上有一个土地公公供奉处,孩子们要把点着的香插到土地公公的香炉上,这样才算卖完懒。

当我和晓明拿过小孩子们手中的香时,阿坤很积极地上前把大家的香收到他自己手中。他说:“香火的灰烬落下容易烫到手,我是男孩子,让我来吧!”他把香逐一插到土地公公的香炉中。

这样就卖完懒了,但活动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大家要玩碰鸡蛋游戏。

一个半大孩子,手中捏着一个鸡蛋,直接撞向一个小孩子手中的鸡蛋,小孩子的鸡蛋裂了,凹了一块。小孩子哭了,他还没做好准备要参加碰鸡蛋比赛,而且那个半大孩子明显是用指骨撞裂小孩子的鸡蛋,并不公平。

小孩子哭得很伤心,嘴里一直在说:“还我鸡蛋!还我鸡蛋!”那个半大孩子铁了心不承认,两人僵持不下。

阿坤见状,拿过小孩子手里的鸡蛋,把自己的鸡蛋塞进小孩子手中,说:“换一个,我的归你了。”小孩子看了阿坤一眼,挂着泪水的脸上笑了。

阿坤看了我一眼,又看看他手中的鸡蛋,说:“不用碰,算我输了。”

我笑了,对他说:“不和你比。”他也哈哈地笑了。

这个时候,我看到二奶奶正站在她家门口对着我们笑。

春节过后,很快就开学了。

阿坤还是老样子,早上出门的时候穿着干净的衣服,放学回家的时候,身上就变得脏兮兮的。只是他有点奇怪,每天早上我出门去上学时,常常见他坐在他家门口的台阶上,旁边放着一把黑色的大伞。

等我走了,他在后面慢慢地走着,边走边拖着那把大伞。我不知道这小子又想搞什么,心想还是离他远一点比较好。

到了放学的时候,我发现他会远远地在我后面走,依然拖着那把大伞。如果我回头看他,他就装着看别处。

直到有一天,放学时天下着大雨。我背着书包,正准备冲入雨中,有人一把拉住了我。我回头一看,是阿坤。

他把大伞递给我,说:“拿着!”

我没有接,问:“我拿了你的伞,你怎么办?”

他把伞塞到我手里:“我身上脏,回家也是要洗的!”说罢,他便冲进雨中,飞快地跑开了。

等我回到家,拿伞去还给阿坤时,见阿坤正被他妈妈批评:“看你一天天没个正形,明明天天带把伞去上学,怎么会淋得像个落汤鸡一样回来 ?”

我连续解释说:“阿姨,是阿坤把伞借给我了!”

阿坤妈妈接过伞,回过头对阿坤说了句:“臭小子,这次饶了你!”

看到阿坤被他妈妈揪着衣领,竟然觉得有点好笑。阿坤看上去似乎顺眼了,没有以前那么让人讨厌。

之后,阿坤经常一大早坐在他家门口,见我背着书包出门,就跟在我的后面。只是,我会跟他打招呼,一路上有一搭没一搭地跟他说话。我让他把书包背好一点,走路要有走路的样子,他就学着我的样子,摆正了书背,迈着小步,那模样特别好笑。见我笑了,他也摸着头傻笑。

有一天放学的时候,他又在我后面跟着,依然拖着那把大伞。一个男同学凑到阿坤面前,大声地笑他:“喜欢人家就大声说出来!天天跟在人家后面走,又想人家注意你,傻不傻?”

我不好意思回头看,只听到后面传来大伞打在地上的声音。“打不到!打不到!喜欢人家又不敢说!”我赶紧加快脚步向前走,不想被笑话。

05

二奶奶家的院子,每过一段时间就要除草,但二奶奶腿脚不方便,我在周末时会去给二奶奶做家务,顺便给院子拔草。

有一次,我在二奶奶的院子里把晒干的柴火收拾到一起。阿坤走过来,看见我在,便主动跑过来帮忙。他帮我收拾柴火。

我看着阿坤,正在疑惑,他是真要帮忙,还是来捣乱的?我半信半疑地看着阿坤收拾,没有阻止,就想看看他葫芦里卖什么药。

二奶奶见了,却笑着说:“阿坤会帮忙干活,真是太好了!”

阿坤动作娴熟地把柴断开,整齐地放到一起,用绳子捆住,一捆捆竖着放好,并用帆布盖上,可以防雨。做完这些,他又去揭开水缸盖,打开水龙头,把二奶奶家的水缸注满。

突然,大榕树那边传来一阵嘈杂声。“有人落水了!”我刚听清楚,便见到阿坤箭一般飞奔出去。等我跑到大榕树下的河边,只见阿坤在水里冒出头,深呼吸一口气,又跃入水中。很快,他从水里托出一个小男孩,送到河岸边。

这时候,小男孩的母亲跑过来了,立即按压小男孩的胸口。很快,小男孩嘴里吐出一大口水,缓缓睁开了双眼。我们都松了一口气。小男孩的母亲说,她带小男孩上街买东西,小男孩买了一个皮球,边走边玩,没想到他为了捡皮球,不小心掉到河里了。我这才注意到河岸边的小皮球。

我想起阿坤,抬头看已不见阿坤的身影,这时候发现大榕树旁边凉亭下方有水花,是阿坤,他一定是不想被发现,从凉亭下方溜走了。我以为阿坤救了人,会在我面前炫耀他是大英雄,他溜走是我万万没想到的。

可以想象得出,当阿坤一身湿漉漉回到家,他妈妈又会揪着他一顿骂。他不会解释是他下水救人,只会求饶说“以后不敢了”。想到这里,我笑了。

回到二奶奶家,我把这一切告诉二奶奶。二奶奶笑得满脸的皱纹都舒展开了,说:“阿坤是个男子汉!”

我想,阿坤这个人,只是表面上爱捣蛋想引人注意,其实心不坏。

后来,这件事是二奶奶告诉阿坤妈妈的,但不管她怎么说,阿坤妈妈都不相信她那个顽皮捣蛋的儿子还能救人。

06

那时候,阿坤经常会出现在我的视线,慢慢地,我便习惯了他的存在。

他会在晚饭后跑过来拿了我的作业,趴在桌边快速抄完还给我,就一溜烟地跑了。

我让他自己思考做作业,不会我可以教他。他总会说:“不用麻烦了,抄一下多快!”每次考试,阿坤的成绩不算太差,往往是中等水平。阿坤说,只要不垫底,他就不会被他妈妈骂。

他有新玩具的时候,会拿过给塞给我,说要借给我先玩。但他从来不会想,男孩子喜欢的玩具与女孩子喜欢的不一样。我只想笑,却不好拒绝他的好意,往往是第二天便拿回去还给他,告诉他很好玩并谢谢他。每当这个时候,他都会笑,表现出很开心的样子。

他还是经常拖着那把黑色大伞,在下雨天时塞到我手中他就跑了。只是他妈妈见到他淋得像落汤鸡的样子就能猜到他把伞给我了,只催他快点把湿衣服换下来。

小时候的石街巷和大榕树下,发生过很多故事,填充着我儿时的记忆。岭南水乡的小桥流水人家,因为有了石街巷,有了大榕树,便有了小伙伴们在一起的快乐时光,有阿坤的身影。

后来,我们慢慢长大,我上了镇里的高中,阿坤去了体校,晓明考了卫校。我曾经在镇里的医院见到过当上护士的晓明,但多年一直没有再见过阿坤。这一次遇见,真是难得。

我抬头看着那阳光斑驳的大榕树,树枝纠缠,须长叶茂,成了一棵老树。眼前的阿坤,已经是一个阳光帅气的男子,他已经不是当年的小子阿坤了。他在跟我家儿子聊着学校上体育课的事,给孩子示范正确的跑步姿势。只是,他跟孩子打成一片的样子,倒也挺像当年的小子阿坤。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