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新丨本篇讲我们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知识

2022-09-25  本文已影响0人  哲新ii

网上有人说自己在校园中苦学十二年的知识,除了应试外,好像在工作和生活中根本用不上。

这不禁让人产生一种疑问,用十二年的宝贵时光学习这些知识,究竟有没有用?知识的作用是什么?知识的价值体现在哪?

我们普遍都接受了“要持续学习、终身学习”,“知识改变命运”的观念,但面对海量知识,我们到底应该选择学习哪些知识?什么样的知识才算得上是好知识?究竟什么样的知识,才是能够改变命运的知识?

知识的作用与价值。

——知识,是思考的原材料。

所谓思想,是对脑中的知识进行思考加工所得。如果没有知识的沉淀和积累,再牛的思想家也会陷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窘境。思考如火,而知识如碳,光和热就是知识加工所产生的能量,即思想的力量。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所谓的“学”,就是在涨知识。

把思想当成大厦,那知识就是砖瓦等原材料,思考就是设计;可用的原材料越多,可选择和设计的多样性便越多。

想构建耸立云端和功能齐全的知识大厦,必须有水泥、沙子、钢筋、石灰、楼板、石头、砖、玻璃、金属、木板、油毡、防水涂料、防火报警材料、网线、门窗、铁丝、套管、PVC线管、铁钉、密封胶、玻璃、开关插座以及钢管等各式各类的知识材料。

——知识,是人类对物质世界以及精神世界探索后的成果,是原材料和成品的结合体

知识,既是思考的原材料,又是思考的成果。知识像草,思考巨擘像“奶牛”般加工知识,成为牛奶,这样的知识更易于人们理解和吸收。再进一步提纯和精炼牛奶,便是奶粉,与牛奶相比,奶粉更好消化、添加的营养物质更多。

也就是说,思考力越强,知识的加工程度就越高,营养就越为丰盛、越易被人接纳和吸收。

那些优秀的思考者,不是把知识变得晦涩,令人难以下咽。相反,应是口味更加怡人、营养均衡、更易人们消化吸收。所以,思考者拼命在做的事情,就是精炼和提纯,给知识附加养分。

经过不断加工的成品知识,是人类的精神养分。那些缺乏知识滋养,精神养分摄入匮乏的人,生活是真的贫瘠,人生多是痛苦而卑微。

知识跟奶粉无异,有价值高低,有质量好坏,良莠不齐。像一个饱经沧桑的老人,跟一个三岁儿童比,对一个事情的理解程度是不一样的,说话的深刻程度也是不同的;

另外,有的奶粉非但没有营养,甚至还有毒。像那些宣扬情色、暴力的文化垃圾,以及偏颇的情绪化观点,都是毒知识。

现实中,我们消费任何商品,都会谨慎挑选,但是对于知识的选择,却经常随心所欲。人与人思想上的差异,本源是消费的知识在质量上的差异,知识养分的多寡涵养了不同程度的思想境界。那些天天给自己灌毒奶粉的人,境界通常都高不了哪去。

从某种程度上讲,我们几乎每个人都是精神营养不良的人,因为我们摄入的优质知识,远远低于我们的精神所需。那些经常品尝别人产出的精致奶粉,给自己添补营养的人,问题症状是会减轻的

光用自己的大脑思考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学会善加利用别人的大脑来思考。一个人的思考所得,通常不能满足大脑的营养所需,一定要学会善加利用别人的思考所得,用别人的智慧,为自己的心智启蒙。

喝别人产出的优质奶粉,为自己精神补足营养;多多品鉴和学习牛人输出的知识,就是实现人生进阶的“捷径”,就像天天聆听毛主席教诲的人、天天在马云身边学习的人,不会差到哪去。

一个人人生层级的进阶,一大前提就是脑中高价值知识积累总量上的进阶。

知识的价值评定。

什么是好知识?

好知识就是那些高价值的知识。

问题是同一知识的价值高低,极其主观,因人而异。就像奶粉对于某些人来说是高价值的营养品,但那些对奶粉中的某些物质或蛋白质过敏或消化不良的人来说,就是精神垃圾或毒品。

——人所处的立场,是判断知识价值的第一标准。就像基督徒对于《圣经》奉若神旨,而无神论者则认为是宗教洗脑的工具;像生物学家视《进化论》为真理,而教会则视为谬论和科幻。

可见,支持自己立场的知识,便是瑰宝;与自己所站立场相对的知识,便是糟粕。

人是立场先行的动物,而立场服务于目的,某人拥护和企图达到什么样的目的,便相应确立了自己所在的立场。知识,只是达成目的的工具和手段而已

换句话说,目的不同,对知识选择的倾向和价值高低的判断就会不同

拿抽烟来说,烟瘾患者关注和欣赏的知识,是那些有关抽烟有助于杀菌、有益于提神醒脑等等“吸烟有益”方面的知识,以及如何避免抽烟伤身的健康保健类知识。那些吸烟有害健康的知识对他们价值极低,因为严重妨碍了他们纵情“享受香烟”和“不想戒烟”的目的

三国时期,当孙权决心已下,誓与刘备联手在赤壁大战曹操时,那些鼓吹曹操势不可挡、敌我力量悬殊的“主降派”观点和建议便一文不值,也是因为跟目的不符。

同样,如果目的是尽情享乐,那“娱乐至上”、“人生苦短、及时行乐”的观点和知识则价值无穷;如果目的是成长,那符合事实,具有复杂性和指导意义的知识才有价值,而那些“及时行乐”的知识都是歪理邪说。

如果校园学习的目的是应试、是高考,那考试科目内的知识则价值连城;如果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拥有更加美好的未来,而不是选拔人才,那校园应该教授关于如何赚钱的财商思维、教人幸福生活的心理学知识,教人更为理性的逻辑思维和批评性思维等等,因为这些才更有意义和价值。

说白了,所谓有价值的知识就是用来达成具体目的的手段,我们举证和需要的知识,只有在能服务于自己的目的时,才有价值。

所以,知识的学习和选择,有明确的指向性,这些知识都指向于自己的目的。

有些人根本不清楚自己学习的目的,有些人以为自己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让自己更强大,而实际上他们心中真实的目的是“走人生的捷径”,因为当他们看到认知稍微复杂点的知识,便懒得学了,他们学习是为了“偷懒”,那些虽然有用但是学习来很麻烦的知识,与内心“走捷径”的目的是相悖的。

有些人的厉害之处,就是坚定地相信自欺欺人的事,他们自诩为不功利、不势力的人,却总幻想着一夜暴富、一夜成名、嫁入豪门这些投机取巧的事情。这种“急于求成、急功近利”的学习目的,可能连自己都未曾察觉和意识到,而在治学和做事的行动上,展露无遗。

也就是说,有些人学习的目的就只是为了投机取巧而已,在这个目的下,很多“懒”知识、小窍门,以及“月入十万的兼职”、“重金求子”、“大师操盘”等等知识才能迎合他们的需求,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当然还有人读书的目的是为缓解焦虑,他们根本不重视学习效果,只在意自己有没有在“努力”学习,对他们来说,内容的价值高低不重要,重要的是每天都貌似有所收获。

比如我在高中时热衷于阅读《青年文摘》、《读者》一类的杂志,总是会被这些杂志里的美文吸引,实际上这些文章中的知识根本没什么用,但因为阅读的门槛很低,能让我产生每天都在学习的感觉,这就是最重要的事,因为意识里我没浪费时间在玩上,否则会产生负罪感。

——题外话:同一件事,目的不同则立场不同,是引发冲突的根源。

争执和对抗,是因为不同的立场和目的,从而站在了冲突的对立面。比如伴侣就孩子的教育问题争吵,父亲倾向于“动手”,而母亲对这种粗鲁的行为完全接受不了。

父亲的目的是让孩子知底线、改正错误,因此必须采取严厉的惩戒手段防微杜渐,小树不修不直溜,而胖揍一顿对身体伤害没有预想的那么夸张;

母亲的目的是呵护孩子的心理健康,立场是孩子还小,心智还不成熟,长大后懂事后自会明辨是非,没必要这么大打出手。

解决纷争的办法就是“换位思考”,就是试图弄清对方的立场,从对方的过往经历、感受和真实意图开始探究,然后在对方和自己目的中间,寻找双方都认可的交汇点,比如可以威慑性的吓一吓,给孩子说明错误行为的利害关系。

搞清对方的实际目的很重要,这是解决冲突最关键的一步。有些时候,争辩的双方总以为各自的目的是要明示“真理”、明辨是非,其实真正的目的是想战胜对方,维护自己的尊严和面子。

有些时候,伴侣并不是在某件事上较真,其实真正的目的就是发泄情绪,希望让你承接下她的坏脾气,真实目的搞清楚后,才会有正确的应对方法。

话回正题。只有知识服务于目的时,才会对自己产生价值,因为目的产生需求,需求产生价值,比如我对考古毫无需求,所以考古学知识对我来说毫无价值。

一个人最重要的,就是真正清楚、明确地了解自己,明确自己学习的目的,这样对应的知识才赋予了相应的价值。所以,学习前,一定要对“我为什么要学这个?”的问题,做好解答。

——知识的实用性,是判断知识价值的第二标准。有用的知识,就是能带来好处的知识,这个好处的直观感受就是“获得感”,这是一种接受知识能量滋养的体验。

让人产生“获得感”的知识,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一是能开阔眼界,即带来开脑洞的新知。比如阅读完《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我才懂得,自己之前所做的99%的事情根本不重要。我以往不是时间太少,而是关心和想做的那些不重要的事情太多。

要学会抛却无关的人和事,将时间和精力投入在最重要的1%上。漫画家蔡志忠说过一句话,每块木头都可以成为一尊佛,只要去掉多余的部分

木头如此,人亦如此。即使生活中大部分花哨的东西都被剥夺掉,人们也照样能活得很好,而且化繁为简的生活可能还会活得更好。

这就是新知的力量,让人能从不同的视角观察世界,更多地去认知这个世界

二是带来帮助,即解决困扰和做出更好的决策。比如我以往总是集中不了注意力,专注力特别差,这曾令我十分苦恼。结果在阅读完《注意力曲线》,我意识到两个问题,一是分心是因为做事的动机不足;二是在焦虑的情绪状态下,会导致专注力不足。

只有意识到问题成因,才会有努力的方向,才会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当分心时,我会主动明确做事的动机;在情绪起伏时,则会有意识地尽力平复到和谐的内心状态。

从书中获得的知识,有效地解决了自己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这就是知识的价值。采用问题导向式的学习,就是在赋予知识以极高的实用价值,学到的知识能解决当下的问题,这种学习的直接反馈也最具“获得感”,也是持续学习的动力来源。

真正有价值的知识,能帮助获得此类知识的人做出更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一个人未能做出更有利于自己的选择,只是因为他根本不知道还有更好的选择存在。

那些能帮助你做出更好决策且让你的未来更为美好的信息才算作知识。——李笑来

三是产生共鸣,即通过阅读别人的文字,感受到了自己的心声。有时由于思想不清,有时则由于拙于辞令,我总是词不达意,而有时看到别人的表达,会由衷的发出赞叹,就是这样。

比如我总觉得北大毕业生不该去卖猪肉,有些屈才,因为不同的岗位所创造的社会价值是不同的,内心模糊的感受,某天被下面的一段评论说到了心坎里。

我不支持北大学生去卖猪肉,因为人格上的平等,不意味着劳动价值上的平等,劳动价值的平等,也不意味着对人员自身素质要求的平等。

我感觉这个评论特别精辟,就是那些我心里想说的话,但让自己说却又说不好,于是瞬间对这个表达产生了共鸣。岗位不分高贱是一种人格上的平等,但人格的平等,并不等于劳动价值的平等

总有一些人,能深刻和精准地表达出我们内心的感受,比如鲁迅的文字,往往一针见血:

中国人的性情是总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须在这里开一个窗,大家一定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来调和,愿意开窗了。——《无声的中国》一九二七年

楼下一个男人病得要死,而隔壁的一家唱着留声机;对面是弄孩子。楼上有两人狂笑;还有打牌声。河中的船上有女人哭着她死去的母亲。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小杂感》

具有“获得感”的知识,开阔了我们的视野、提升了我们的认知,进而影响了我们的判断和选择,行动和命运都会随之改变,这就是知识的力量。

如果要学习知识,就是要去学这些主观上极具“获得感”的知识。

——知识的比较价值,是判断知识价值的第三标准。一般来说,知识都是有价值的,但是我们应该更为重视知识的比较价值。

比如学习开飞机,从某种程度上讲,确实有些用、也有价值,如果一个人有上万年的寿命,花费时间在这类知识上也无妨。但是人生几何,去日苦多,在有限的时间里,我们有很多更重要的事情需要关注,而这类知识可能并不具备比较价值。

也就是说,知识学习是有优先顺序的,我们一定要先学习、掌握那些比较价值最高的知识。一般来说,基础、根本、核心、底层、第一性的知识是比较价值最高的,下面我介绍两个概念,解释下什么知识是所谓的基础知识,什么知识又是锦上添花

基础和核心知识就像“衣服”,衣服的核心功能是保暖和遮羞,而不是装饰,如果没有衣服这个本体的基本功能,而是在花边装饰上下功夫,就是舍本逐末。

如果想锦上添花,把衣服从普通打造成高端,即从100块提价到1000块,那这些装饰是必要的,但是如果衣服的基础功能都不具备,那这些装饰反而是累赘。

也就是说,即使花边使衣服提升了900块,但是如果没有100块的衣服本体功能,这900块的花边便一文不值,所以花边的装饰价值是有前提条件的价值

换句话说,有些知识能产生价值,是有前提条件的,比如我学习写作技巧,是在我思考价值和内容价值都具备的基础上,才有意义的知识。

学习任何知识,都要认真搞清核心的内容是什么,比如学习为人处世,那核心知识的前后顺序就是“格物、致知、诚心、正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没有前置的核心知识和本领,后者都是空中楼阁。

——知识的密度和时效性,是判断知识价值的第四标准。知识的密度越高,知识的价值越高,以往读《资治通鉴》、四书五经、四大名著,多少还是有些耐心的,但现在人们追求的知识,都是需要经过拧过水的,但营养又还都能保留下来的知识。

也就是说,那些没料的内容最好都删掉,就像看小品,最好句句都是包袱和笑料。随着时间越来越碎片化,一本294卷的《资治通鉴》最好能被高度浓缩到一个小时的阅读时间之内,要能准确的捕捉书中的主要精神、又能升华主题,这才是大众喜闻乐见的高密度知识。

另外,知识的时效性要足够长。有些知识的时效性很低,可能一两天之后就失效了,很多新闻和八卦娱乐信息就属于此类;而有些知识,能让我们受用终身,比如费曼学习法、结构化思维、二八定律、知行合一。

所谓的高价值的知识,就是那些时效性很长的知识。

一定不要轻易放过高价值的知识。

——获猎知识的过程就像是在拼拼图。刚开始的时候,我们收集到的拼图块都是我们原本没有的,所以对于我们来说都是新鲜的。因此,刚开始学习任何东西时,我们获得感都很强,感觉进步也很快。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见识不断增加,就会收集和学习到很多重复的拼图块,这些重复的知识并不会带来获得感,于是我们学习过程中的获得感会越来越少。

渐渐我们就会发现,我们找到那些自己缺失的拼图块的困难度越来越大。可能在茫茫的知识海洋中,我们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成本,才能从各种重复和低价值信息中,发现其中一小部分具有“获得感”的知识。

——低价值信息的总量和比例都在大幅上升。信息量的丰富原本看似是件好事,但事实上,我们正从信息缺乏的极端走向信息过载的另一个极端。

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人人皆是“自媒体”,都是信息的生产者,信息出产的效率越来越高、信息总量越来越大,视频、音频、电子书籍等等知识的载体和形式也在不断增加,信息传播的手段也越来越广,我们获取信息的途径也越来越多、越来越便捷。

于是,我们现在几乎每天都面对着海量信息的狂轰乱炸。

如果说有价值的信息才可以算作知识,那现在的我们只是越来越多地暴露在低价值信息的“噪音”之下,因为低价值的信息最高产。

在现在逐利、追求流量的商业化氛围下,很多知识提供商在努力地迎合着人们的信息取向,越来越多的信息呈现“简洁性、话题性、娱乐性和争议性”的特征,当知识售卖者都在努力朝着娱乐至上的方向发展时,深刻的知识会越来越少。

这就像我们在沙滩淘金,却发现沙子的数量在剧增,而金子的数量却增长缓慢。金沙比,即沙子的含金量在逐渐降低,这样我们每挖掘出与以往同等量的具有获得感的知识,所耗废的成本在持续增长。

现在这个社会好像已经不单是在考验一个人的学习力,更多的好像是在考验一个人高价值知识的搜集力。

——低价值信息的杀伤力极强。绝大多数的信息非但不会给我们带来价值,还在无形之中损耗着我们的精力。同时,低价值的知识消费得越多,人就越是肤浅,这些劣质知识就是在践踏着我们的美好人生。

现在有些人会越学越烦、越学越“焦躁”,我认为主要的原因如下:

一是因为痛心于自己“时间”上的浪费。作为一个已经工作和生儿育女的成年人来说,我们经常感觉到抽不出时间去做自己喜欢的事,在本来每天可用于自由支配的时间就很少的情况下,还在将时间浪费在一堆毫无“获得感”的知识上,尤为让人恼火。

我们付出宝贵的时间去学习,而无所得,就像花大价钱买到假货一样让人痛心疾首。这就是一种被欺骗的感受,有时会对知识内容的提供者产生一肚子怨气,费力获取的这一堆信息“噪音”或知识“垃圾”,就像看到手中拿到的假货,让人心烦意乱。

浪费的这段阅读时间,还如不去娱乐、去陪陪孩子,至少还能让自己开心开心。

二是求知的需求并未得到满足。本来学习的目的是求知,是心智升级、是解决问题、是让自己更上一层楼,但是这些低价值信息显然满足不了以上需求。

也就是说,这些假货根本就不具备真货的实际作用和功能。

三是学习目的偏差。有些人学习是为了求量,而不是求质,就像是“题海战术”,其目的是尽量多地穷尽各个习题,而不是吃透每个知识点。

如果一个人学习知识的目的仅是尽可能地一味扩大阅读量,这个人容易浮于表面,也必定会产生厌烦和焦虑,因为目前的知识总量,即使耗废一生都无法穷尽。同时,因为搜集时每个拼图块都很模糊,就会误以为每个拼图块都是新的、是不一样的,其实也只是在重复做着无用功而已。

——学习就像是在拆“知识”盲盒。在当今知识大爆炸的时代,最令人感到可惜和痛苦的事情就是:具有获得感的好知识不再常有。

某瓣评分较高和牛人推荐的书单,提供具有“获得感”知识的可能性更高,但因人而异,仍会有所出入。

一旦有知识让你产生获得感,一定要第一时间停下来,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为什么自己会被这个知识点触动?”、“这个知识点提供的价值是什么?”、“我应该在生活中如何践行这个知识点?”

一定要做到充分榨干每一个让自己产生获得感的知识,在好东西面前,我们必须做到充分咀嚼、反复咀嚼。

“Mum always said, Life i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s that you will never know what you gonna get.” 生命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你将得到什么。

知识的获取总是“随机”的,我们无法预知接下来学习到的知识,会是噪音还是惊喜。知识总是以盲盒的样子和形式呈现在我们面前,那些广受好评和热门推荐的书籍,并不一定适合自己,就像再多媒婆口中无与伦比的相亲对象,也要由自己亲自见证和交往过才能判定。

我现在学习,最大的期待就是“惊喜”,因为我永远不知道自己接下来所要接触到的知识,将会如何改变自己的人生,而这世间最美好的礼物,就是那些让我产生“获得感”的知识,一旦遇到,就是最好的运气。

这一路上,我已经收获了许多惊喜,而我也期待,在之后的学习之中,还蕴含着的那些未知的惊喜,等待揭晓。

——锤子式学习法。关于搜集高价值知识的方法,就像锤子。

锤子式学习法

锤柄是广泛阅读,零碎收集的信息,就是“广撒网”,如果遇到有“获得感”的知识点,就在这个点上集中爆发,进行主题式搜集,穷尽所有相关内容,这时会就形成系统性和结构性的知识。

如果乐于学习,我建议抽空多去几趟书店,把书架上所有有兴趣的书都翻一翻,相信自己类似“眼缘”一样的直觉,如果对书中的某部分内容感兴趣的话,就延伸阅读其他章节,这跟谈恋爱的过程一样,有兴趣就对其多了解些。

知识的分类。

我个人把知识简单的归结为两类,一类是背景知识,一类是逻辑知识。

——背景知识。背景知识,也称为基础知识、描述性知识、陈述性知识等。像概念、名词、符号、命题、假设,以及立场、目的、潜台词等等,都属于背景知识。

称谓不重要,作用比较重要,背景知识存在的意义和作用,就是帮助人们“理解”。换句话说,就是背景知识的存在,增强了我们的“理解力”。

我们之所以能理解新知识,是因为新知能与我们脑中已有的知识建立关联。比如下面一段介绍手动挡汽车如何起步的描述:

手动挡汽车起步时,要先将离合器踩到底,将右脚放在油门上方,松开刹车片的同时慢慢抬起离合器,轻轻踩下油门,然后踩下油门后,离合器的左脚会慢慢完全抬起,这样汽车才能平稳起步。

让一个11岁的孩子看这段文字时,他可能只懂得汽车、起步、脚、踩这些动、名词的含义,根本不清楚“手动挡、离合、油门”实际意味着什么,所以这是一段枯燥和难以理解的文字,因为他无法解读以上概念指代的含义,无法在脑中建立映像和联系。

所以,信息呈现的时候,本身是有跳跃性的,会省掉很多解释信息,就像作者不会逐个解释离合、凡尔赛、三季人、元认知、二元分法、金字塔等等概念的含义,因为麻烦。所以,当某人的理解能力不到位、背景知识不足时,就无法理解一本书,会觉得内容晦涩难懂。

再来看,国人惯用潜台词,因为表达过于直白,会给自己或他人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适当地拐弯抹角一下,双方心理都会舒坦一点。

比如职场中的潜台词,

你很有潜力=我对你有所期望,但你现在的表现还没达到我对你的预期,你要加紧努力(认可的话会是直接表扬“你表现的不错”,有能力没好好发挥出来的才叫潜力);

你很有个性=你最好有所收敛;

这个事你有空处理一下=你最好现在抽时间处理下,立刻马上;

这件事我们回头再说=你最好不要再说,至少最近不要再跟我提了。

潜台词就是没有表达出来的背景信息,如果并没有掌握上述背景知识的指代含义,则会完全误解了表达者实际想要表达的意思。

再上文中提到的说话人的目的、立场,也都属于背景知识,缺乏任何类型的背景知识,都难以准确地理解语句的真正含义

一个人学习速度和学习能力的强弱,取决于他过去学习的东西,取决于他过去积累的多少,了解多少背景知识。如果背景知识的不足,不能与时俱进,很有可能会导致认知困难、理解力下降,长期下去就会丧失深度阅读和深度思考的能力。

——逻辑知识。所谓的逻辑知识,即因果规律,规律是我们认知和理解世界的线索。

一个有效的逻辑知识,必须包含“因”和“果”。假如我说“小明吃了砒霜”,这就不是一个逻辑知识,而是一个新闻或事实。

当我说“小明吃了砒霜,然后他死了”,这就是一个逻辑知识,包含因果。如果我有说,“小红和小白吃了砒霜,然后他们俩都死了”,如果有人便可以假设出一个逻辑规律,就是“吃砒霜,会死人”。

人们就是在接触各种逻辑知识的过程中归纳出规律,然后通过不断求证获得真知。见识到的逻辑知识越多,正确归纳出规律的可能性就越大;有效的规律懂得越多,生活的难度就越低,人生便过得越是怡人

人们喜欢听故事、看电影,因为故事和电影中往往有因有果,即一个人做了什么,导致了什么样的结果,所以很多人能从好的电影作品中体悟人生。

电影是源于生活的再加工和升华,而历史是对人类社会活动过往的真实记录,所以,最为真实和珍贵的逻辑知识,非历史莫属。

所谓治学先治史,读史可明智,就是因为历史中全是鲜活和真实的因果事例,学什么都不如熟读历史那么简明可靠。

有句俗语,叫做“太阳底下无新事”,即我们现在生活中遇到的所有事情,无论是困难、挫折、机遇,在历史中都有参照,一旦熟记历史,把历史学清楚,我们的所有决策都能在历史事件中寻找到对应的结果,所以鉴古知今、鉴往知来一点都不夸张。

历史中大量重复的因果案例,能让人摸清自身和社会发展因果的规律,知悉未来的脉络。一件事,如何处理会有好的结果,如何处理会给自己带来灾难,都可以从历史事件中获得规律,进而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

最后,学会如何获得高价值的知识,远比获得多少知识重要。

最后的最后:

知识如果不能改变行为,就没有用处;但是知识一旦改变了行为,知识本身就立刻失去意义——《未来简史》。

如果感觉文章真诚且有用的话,敬请打开微信关注我的个人公众号:哲新ii ,获得更多往期内容。

作者丨哲新,微信公众号“哲新ii”(ID:zhexinii),改变的促成者,努力用文字改变他人和世界。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