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卖货4万元!如何利用“网红”带来长久财富?
当个普通“网红”,一个月或者一天内卖出几万元的农产品——不少人通过手机上的直播或短视频客户端,分享家乡美食美景、风土人情,渐渐变得小有名气,继而带动家乡土特产销售,在实现个人财富增长的同时,也带动身边人致富,改变家乡的面貌……这样的事在互联网时代已经不罕见了。
当网红主播、网红农产品涌现后,许多农产品“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尴尬境遇迎刃而解,接下来的问题是:
如何持续利用好“网红”的东风,带来长长久久的财富?
真 诚 沟 通
有句话说得好:真心是要拿真心来换的。
如今是物质极大丰富的年代,任何一款产品都没什么“不可替代性”。想要消费者真情实感地支持你的产品,而不是转头离去,真诚沟通很有必要。
“网红主播”是与粉丝互动的人,不要被商业裹挟,不要被利益冲昏头脑,尤为必要。
返乡创业的主播“乡野丽江娇子”真名叫王娇。去年,她和家人通过火爆的短视频APP分享家乡的一餐一饭、乡野生活、土特产等内容,很快吸引了大量关注。
如今她家一个月就能销售农特产品3万多元,并带动了村里数十户的农户增收。
王娇一家其实也动过一次“赚快钱”的念头。他们曾经接了一个广告,引来很多粉丝的“失望”留言,看着昔日的好评全部变成了恶评,王娇难受得很。
主播和粉丝在日复一日的互动中,渐渐就成了朋友,甚至是特殊的“家人”。为了无条件信任他们的粉丝,那次之后,广告在他们的屏幕里几乎销声匿迹了。
在5月底成都的第七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上,他们分享了自己的经验:
“我们发布视频,积累了粉丝,增加的收入也让当地更多的人把产品卖出去。我觉得一定要真情流出,要真真切切地去反映这个事情的真实性,能够去打动更多的粉丝。”
团 队 保 障
“网红”确实能带货,镜头前四小时卖出上千万元农产品,600秒助销300万斤大米,都是他们曾经创造出的佳绩。但不容忽视的是,任何在网上卖火了的农产品,要想持续赚钱,成为“现金牛”,就肯定绕不过品质关。
成为“网红主播”需要时间,做好网络销售需要专业的操盘经验。
如果网红的流量很大,带来的订单肯定非常多——海量订单的背后是海量的网民监督,是一传十十传百的口碑,所以网红产品尤其要重视品质把控,不能让劣币驱逐良币,坏了招牌。
“网红主播”未必擅长电商销售,幸好,有些团队提供此类服务。
每年的十月到第二年三月是湖南麻阳冰糖橙的销售旺季,无论是经销商,还是果农,都在争分夺秒,因为这五个多月的收获和销售将决定他们一年的主要收入。
在销售旺季,当地一个临时办公室里能住下七八家电商团队。陈胜的团队是其中之一,最多的一天,他们创造了十多万元销售额,这是当地一般经销商望尘莫及的数字。
傲人的成绩并不属于一个人,而是很多人共同努力的结果。
田猛是负责给陈胜找果园供货的农村经纪人,他一天要跑五六个果园;电商重口碑,所以收货时要严控果品质量。
而田璐是起到至关重要作用的主播。她回到老家麻阳,通过网络直播的方式卖起冰糖橙,结合自己大学学习的主持专业,两年时间,积累了二十多万的粉丝,平均一天销售冰糖橙4万多元。
一个应季农产品的销售,对于陈胜来说就是一个项目。他们这群人被外人称为农村淘宝客,过了冰糖橙的销售旺季,他们就会去其他地方寻找应季农产品。
这种跨区作业电商,是近年农村新兴起的电商产业模式,专业团队按照农产品上市季节不同,在各地寻找应季优质农产品并销售出去。
网络连接了屏幕两端,也改变着屏幕两端。
有的电商经营者就反映,如今消费者会直接告诉他们,希望订购某一品种或某一区域的某种水果。这种需求反馈到种植端,农户也渐渐改为按照电商标准去种植、筛选、清洗、包装……逐步走上了标准化、品牌化的路子。
近些年,农产品的线上销售渠道在增多,电商平台、网络直播、短视频都已经成为新型的农产品营销渠道,互联网有着更大的覆盖力,粉丝的信任也提高了产品附加值。
而打造网红主播、网红农产品的要素,不仅仅是纯天然、原生态,还需要提高服务质量和产品质量,学会适应商业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