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本事文艺一辈子
文 | 凉山
图 | 凉山 电影
我大概算是半个文艺青年。其实我也不喜欢标榜自己是文青。网络上常给文青贴标签,矫情,敏感,清高,装逼,不食人间烟火,废柴......其实,文青最好的品质,就是把时间浪费在美好的事情上。
你可以浪费你的生命在赚钱上,在名利上,那么我选择浪费在美好的事情上。
如果有本事文艺一辈子,也是幸福的。
小时候,也算是半画画出家,画作称不上大家,也卖不了钱,偶尔画画涂涂,只作消遣。
▲佳作一幅
玩手工。在还DIY没有成为时尚的生活方式时,我已经是手工达人。明明可以买到的东西,为何还要执意自己动手?因为享受创作和设计的美妙。
小时候经常看的一档节目,就是外国的做手工节目。每一期,主持人总会教你做一些有趣的小东西。想想也是挺羡慕主持人,把自己的兴趣发展成自己的事业。
▲彩绘石头
爱看书。最幸福的时光,是高中的时候。当别人在挤时间备考的时候,我却在挤时间看闲书,我应该是个没有出息的孩子。阅读课是我最爱的课,借到书的时候总会紧紧地抱在怀里,开心得不得了。
如今上了大学,空闲的时间多了,反而看书看得不起劲。但是那种从图书馆抱回一堆书,会开心得傻笑的心情还是不变。拿起一本新书时猛吸那种新鲜的油墨味和纸的味道的动作,还是会做。
看老电影。书籍和电影总是联系在一起。喜欢看书的人一定会喜欢电影,反过来却不一定。其实很多兴趣都是在小时候春风化雨,受到影响。电影我也是从小就看,算不上骨灰级影迷,所以在致力于自己能阅片无数。
▲电影《春光乍泄》
好的电影,是一部艺术作品。说到文艺,肯定就要讲王家卫。看来看去,我最喜欢的是他的《春光乍泄》,单看名字,就美极了。春光,一个美好的词语,乍泄,多巧妙的动词。所以好的片名,很重要。他的《重庆森林》,名字也取得好。
▲电影《春光乍泄》
《春光乍泄》里面的镜头语言和色调处理,极具美感,不见得每个人都会喜欢电影的色调,但刚好深得我心。
好比你会遇见一部电影,一首歌,一座城市,甚至是一种产品,一种品牌,它刚刚好完全与你相符,仿佛是为你而生,简直是量身定做,从此你就死心塌地地喜欢上了,just for you 。
▲电影《春光乍泄》
王家卫,就是一个有本事文艺一辈子的人。他把电影玩得如此极具艺术之美,成功打造出自己的王式风格,碎碎念的台词堆砌,镜头语言的迷离,小人物的边缘化,异域风情的配乐,只消几眼,你就知道,这是王家卫的作品。
还有吴宇森,一提到他,就不得不提他的暴力美学。在《辣手神探》里面,大篇幅、大手笔的枪战,毫不吝啬。
▲电影《辣手神探》
从香港警察专用的点三八手枪,到当时大陆公安使用的黑星五四式手枪,再到散弹枪、微型冲锋枪、重机枪、狙击步枪、手雷、雷管、火箭筒…
吴宇森几乎拿出了他脑子里能想到的所有军火,极力炫耀他的暴力美学。能活成这样真好,活得任性,我喜欢暴力,我就是要这样拍电影。
▲摄影一帧
说到电影,自然就躲不开摄影。摄影是上大学后发展起来的兴趣,捕捉美的东西,再丑的东西,好的构图也能让其起死回生。
曾有朋友对我说,“都是照骗,就是因为你们这些摄影发烧友,才骗了无数人去 x x 景点,其实现实中一点都不好看。”
▲书籍
文字,我基本算是要靠它吃饭了。其实,正常人还是不要碰吧。和文字沾边的人,都有点消极的一面,要么就是敏感,要么就是孤僻,或者是抑郁。
于是我就写写写,我想写美的,写暖的,写有温度的,最后流出来的,基调都是灰的,多少有点凉。性本凉薄,活得算是寡淡,难怪我喜欢用“凉”字做笔名,但还好,不是冷漠。
关于我究竟爱不爱诗。讲真,诗这个玩意,要玩得起还是需要点水平,所以我也只是平日里有闲来读诗,当做陶冶情操,提升自己的气质。写诗,我也写不出。
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那么,远方,远方是什么,去流浪?就像山的另一边还是山,当你到了远方,不过是另一种眼前的苟且。所以,真正的宁静,不是远离车马喧嚣,而是在心里修身种菊。即使充满劳绩,仍可以诗意地栖居一隅。
▲绿植
人生在世,短短数十载,于宇宙相比,不过沧海一粟,不免心生人之渺茫。在世的时候,却不能做自己喜欢的事,因被世俗繁务加身,被功名利禄蔽目。
谁让我们之先为人,为了生存,再为己。想要踽踽独行行于世,那是不可能的,无法脱离社会和群体,必定受其牵制。
世俗的成功标准,你要有车有房,你要月入过万,你要娶个美娇妻,你要嫁个有钱郎。我为什么就不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我不要什么成功。
约翰·列侬曾说:五岁时,妈妈告诉我,人生的关键在于快乐。上学后,人们问我长大了要干什么,我写下“快乐”,他们告诉我理解错了题目,我告诉他们,他们理解错了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