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了30年,终于成了一个普通人
这两天,公司搬到了豪华CBD。终于过上了,无数职场电视剧里的那种生活,50米外就要检查工作证,闸机一人一卡才能进入办公楼,出了电梯刷卡才能到达工作区,门口的工作人员个个温柔和蔼,身材好,颜值高。
坐在工位上,趁着重装电脑的间隙,望向窗外。回想三十年的过往,到今天,在大城市学习生活了十年,才真的感觉到自己终于成为了一个普通人。
你的出身地都能这么重要,更别说你的出身01 穷人的教育代价
一回首,大学已经毕业7年。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二本学校,却花费了我两年时间才考上。它是那么的不起眼,以致很多人都没来报道。那一刻,第一次走出小村镇,第一次进入大城市,第一次坐了火车,40多个小时纵跨中国,经过了只能从天气预报中才能听到的省份,地名。骨子里是有多渴望走出去,才会一次就走的这么远。
入学的时候,才知道。即使是这么普通的大学,能被录取,都经历了远超想象的竞争。所报专业在我们省只有3个名额,而我们这三人的高考分几乎比其他同学高出50到100分,更是北京上海生源分数的两倍。对于我们这样的寒门子弟,这么不公平的高考制度,却是最公平的选择。第一次感受到,你的出身地都能这么重要,更别说你的出身。
接下来的四年,给我上课最多的不是老师,而是身边的同学。英语课从不敢发言,因为没有一个发音有信心保证准确,而上海的同学却能轻松说一口流利的英文;连蹩脚的普通话也是有生以来第一次说,从小学到高中,老师都是方言授课。更别说学校里各种各样的才艺活动,对于之前从没有去过KTV,唯一接触过的乐器是自制的竹笛的人来说,我完全是个废物!
看着他们能歌善舞会拉琴,激情澎湃玩摇滚,口若悬河打辩论,绘声绘色说相声。感觉跟他们不是一个世界的人,更不是一个时代的人。我的家乡山不高,沟不深,我以为新闻里面说的大山里的孩子,不包括我。但此刻,我感觉山变高了,沟变深了!那么多年的苦读,连一个同起点的机会都没有获得,只是获得了一个近距离看他们表演的观众席。
他们在童年接受更好的教育的时候,我在没有窗户、破烂桌椅上、接受着上完课还要回家干农活的乡村教师熏陶。从一块拼凑的木板上学会拼音和算术,从一个老师身上听着各个学科的知识。他们在才艺学习的时候,我们在干农活,割草。他们在双语的环境里越来越国际化,我们在方言中越来越乡土化。
感谢你们,有幸成为了同学。
通过高考来改变命运的通道越来越窄02 新一轮的龟兔赛跑
曾经,那么多的农民子弟通过知识改变了命运,比如俞敏洪。但近些年,再也看不到那么多的传奇在寒门子弟中发生,社会阶层的突破越来越难。80年代中后期是农家子弟用知识改变命运的最后黄金时代,那个时候北大学子有30%来自农家子弟;30年后的今天,寒门子弟想要通过高考来改变命运的通道越来越窄,现今北大学子中农民子弟只有1成,精英子弟占据了名校的大多席位,马太效应开始日益显现。
77年恢复高考,上一代的差距,之前可能通过一代人的努力就能够弥补。越往后,要弥补的代价越大。新的龟兔赛跑,再也不会像童话里那样出现戏剧性结果。精英阶层无论是自身资源,还是在教育孩子的观念、投入,都远胜过寒门子弟。
前些年,每次回老家,都会从亲戚邻居口中听到“读书无用”的观念,看到他们靠着体力在工地赚着日薪好几百的工作,再对比自己的收入,我都无力辩驳。这样的现实,发生在很多农民子弟身上。他们常常举出几个没读过书的人,最后走向成功的例子,比如李嘉诚,比如隔壁村的工头某某某。但他们从来不去看看李嘉诚的孩子都是名校毕业,看看他是怎样对待孩子的教育问题。这是强者越强,弱者越弱的时代,一边是北京海淀区拼孩子教育的疯狂,一边是农民子弟越来越难的高考路,和家长对教育的漠视观。
有的人会说,不要给孩子太多压力。但调查却真的让人反思,出身精英家庭的孩子,大多是自己给自己安排的学习和补课,而不是因为虎爸虎妈的淫威胁迫。就拿我12岁的堂弟来说,虽算不上精英家庭,但也是省会城市的孩子,所有补习都是自己要求的,在自己兴趣领域的知识宽度和深度,不逊于工作多年的专业人员。这些,完完全全是他自发选择和学习的。更别说北上广深哪些真正的精英子弟了!
讲到这里,我要说个故事。曾经在北京跟大学同学一起创业两年,当时带领我们的同学算得上是半个精英子弟,父母有文化,有地位,虽然谈不上有多好,甩我们几条街是绰绰有余。他的学习力,勤奋力,韧性,让我佩服的五体投地。既要管理团队,又要学习,还要和投资人谈判,两年里总是来的最早,走的最晚。跟他在一起的每时每刻,他都在专注着这个事。有时候,农家子弟会有一丝清高,总感觉在吃苦耐劳和勤奋方面,自己是领先的,但事实往往不是这样。太多牛逼的人,努力程度远超你想象。
就像拍摄长达近60年的纪录片《人生七年》里看到的,精英子弟在很小的时候就对世界有了更多的认识,也早早的有了人生的规划。如果社会底层还用纨绔子弟来看待新一代的精英子弟的话,那就只能呵呵了。
机器将替代大部分工作岗位03 底层失去被剥削价值
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人工智能的崛起,靠体力获取的价值越来越迷茫。互联网社会的大肆发展,让上一代底层人士举步维艰,知识之外的突围大门,几乎关闭。就像“得到”app的音频说的,未来几十年,很多底层人士连被剥削的价值都没有了。机器将替代大部分工作岗位,首当其冲的就是他们赖以生存的体力工种,生产线工种。随着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物流运输,客运相关行业都将会逐步被人工智能取代。究竟会变成怎么样,可以看看《北京折叠》,可感知一二。
如果大家看过《最强大脑》的人机大战,应该不会质疑未来人工智能的发展。跟人类最强大脑PK都处于领先优势,更别说我们这些普通人了。再看看最近比较火的节目《中国式相亲》和《单身战争》,嘉宾清一色的有颜值,有学历,有背景。当然,这里面有筛选的成分,但无论是父母的选择,嘉宾的选择,都越来越理性,越来越讲求门当户对。
对于“学得好不如嫁得好”的现象,将会越来越少。那么多学得好又长得好的人,那么多有背景有颜值有身材的人,你凭什么能够通过婚姻改变命运。你以为哪些出身精英家庭的千金都是刁钻任性,不懂体贴不懂礼貌不尊重人的蛇蝎心肠。她们内外兼修,知书达理,爱健身,懂生活,有才艺,会独立,这些是你仅仅靠一张脸永远也赢不了的。你看看最近几年女神关注度的发展历程,从最开始的各种“西施”,到现在papi酱,咪蒙,秋水,大众已经从单纯的外在追求发展到内在追求。他们以后的孩子,你认为智力,颜值,基因,背景,哪一样不碾压你的下一代。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样的差距会被无限放大。大城市会发展越来越大,像黑洞一样吸纳住人才,大量的人才会让大城市越来越繁荣。落后的地方,村落,将会一步步被抽空,一批又一批人开始逃离。底层人士也将逐渐失去价值,丧失很多权利,比如婚姻,教育,资源。最终只能靠着社会福利,度过一生。
梦想存在的意义是什么04 理论上仅剩的7%突围概率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跟我一样,绝望了。奋斗了三十年,我真的感觉自己才成为了一个普通人。何为普通人,我给它赋予了3个条件:
一、在未来10年里,你可能还有被剥削的价值;
二、你能够在同阶层中获得平等的婚姻,工作等权利;
三、你有能力给下一代铺垫相对而言较好的教育环境,让TA有突破阶层的条件;
在越来越窄的突围通道中,再难有改变命运的机会。底层人士要做的就是,尽量为下一代接力者多赢回一尺一丈。有人会问了,难道就没有特例了吗?现今活跃的成功者当中,有那么多是从底层成长起来的。是的,机会还是有的。就像《人生十年》里一样,在阶层观念那么重的英国,还是有人从底层挤进了精英阶层。
正如《爆发》一书中提到的观点:人类行为的93%是可以预测的,而剩下的那7%无法预测的人则改变了世界。世界上永远存在这样一类人,他能够超越自己的家庭、血缘、环境,他能够挣脱时代对他的束缚,突破种种社会限制,成为黑天鹅。但几十年后的今天,经过多轮马太效应的进化,这个比例会越来越小,但始终存在着,这也是梦想之所以存在的意义!
看到这里,我相信很多人都会变得沉重。如何突围呢?如何成为这7%的黑天鹅?考上名校?死磕优势?买彩票?创业?深耕细作某一个领域……
这个问题,留给你去回答!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