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勾起了我的欲望
我说的是电影《浓情巧克力》,真的。
这部影片是米拉麦克斯影业公司出品的一部爱情故事片。由莱斯·豪斯特洛姆导演,改编自作家琼妮·哈里斯的同名小说,朱丽叶·比诺什和约翰尼·德普等联袂出演。影片于2000年12月15日在美国上映。
今天我说这部片子的情节烂熟于心,因为我在不同的年龄看了三遍,真心说,每一次的感受都不一样,每一次都从不同的角度喜欢它。
第一次看完之后,我被女主角薇安的制作各种口味的巧克力馋得直咽口水,当天下午就买了一堆,吃了好几块后,“烧心”了。然后我知道,其实巧克力和好茶一样,实际上是要“品”的。
《红楼梦》中妙玉论茶时说:“第一杯为品,第二杯为解渴的蠢物,第三杯为饮牛了”。
吃巧克力同理。
虽说这次观影没总结出什么深刻道理,可是好歹知道甜食不适合“饕餮”。
第二次看则是三年后了。我记得当时公司有一个手机客户,产品是法国原装进口的。广告语实在漂亮:“温文尔雅,浪漫情怀。”
太喜欢这个文案了,立即对法国遐想无限。我喜欢旅游,恨不得说走就走。但当时那个阶段很忙,去法国的计划很久都未成行。有一天无聊得很,我从办公室的窗户看出去,一辆公交的车身广告就是那句广告语。不知道为什么脑海里突然出现了看过的这部有关法国生活的片子。
在电脑上马上找出来再看一遍,因为脑子里已经有了对法国的“固有印象”,所以这次观赏角度变换了,试图从“温文尔雅”中找到“雅”。于是更加侧重于欣赏人物间的对话艺术,同时对女主角薇安的穿着也很是羡慕。因为她每天出现在任何场所,总是衣着合体而光鲜的,精神饱满。
即使是吵架,薇安也是优雅的。我清楚地记得她披着一条花色披肩,脚着一双红色高跟鞋去找镇长理论。小路坑坑洼洼,她风情万种地走得歪歪扭扭,为了泄愤,还用那双美丽的皮鞋踢了镇长雕像。
对比一下我国反映五十年代时期的影片,你就会发现区别。难怪法国被评为最时尚的国度,难道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人们穿着已经是这样走在世界前沿了吗?
昨天晚上我在网络电视上搜电影,在“爱情”栏目下再一次看到了这部影片的名字时,心里一动,鬼使神差地按了播放键。但是这次是真想把对这部片子的喜爱写出来,所以是最认真地观赏了一遍。此时距第二次看,已经又是一个五年过去了。此时的我经历了大起大落,心境完全不同。
好茶要品,巧克力要品,好电影呢?
片子开头,一个优美的女声用标准的英文介绍故事发生的地点:一个法国小镇,那里的人们的信奉:“平静就是美”。
画外音流过时,镜头里出现一座教堂。镇长不苟言笑地站在门口,看着小镇居民衣着朴素鱼贯而入。牧师布道时说:已经第四季度了,到了禁欲时期,希望它亦是反省的季节。
显而易见,小镇的生活格调是“禁欲”、“反省”和“安静”。
教堂外凛冽的北风伴随风雪吹过,天空也是灰暗的。像黑白照片一样的画面里,薇安和女儿却身着大红色的斗篷出现了。
她们提着巨大的箱子,步履艰难。
因为已经看过两遍此片。这次才真正理解导演的意图,片头安排这样一组强烈的画面对比就是想暗示她们在小镇生活就像她们的穿着一样不合拍。
一个小镇来了两个外乡来客瞒不住居民,第二天,薇安在打扫租下来的曾经是一家蛋糕店的旧屋时,镇长雷诺伯爵不请自来,邀请她们母女参加周日的教堂祷告仪式。
“弥撒”可是小镇居民最神圣的活动。但是薇安却直截了当地说:“我们从不去教堂,但是我们很高兴能和教堂为邻,伴着钟声唱歌会很好玩。”
镇长先生世代贵族,举止优雅。薇安的拒绝虽使他不悦,但是他话语里却不失分寸:“夫人,这钟声可没有娱乐用途,它是神圣庄严的象征。”
“请称呼我为‘小姐’,我还没结婚”,薇安说。
不知道镇长先生一闪即逝的错愕代表的含义有几重?反正像他这样的卫道士在内心深处是不可能接受了薇安“未婚生女”的做派的。
为了掩饰空气中的尴尬,薇安欢迎他光临她即将开业的店铺。
“您在禁欲的季节开业蛋糕店,是不是不合时宜?”雷诺想到她租用的就是原来倒闭的蛋糕店,所以先发制人,想占据主动权。
“不是蛋糕店。”薇安平静地说。
“那是什么?”雷诺追问道。
“那是一个惊喜,到时您来了就知道了。”薇安微笑着回答,明显是不再想听到他的反对意见。
镇长先生只得悻悻地离开了。镜头拍摄着他的背影,画外音继续介绍,雷诺伯爵是学历史的,他相信“先人留下的智慧”,他耐心,谨慎,工作努力,严格自律。
导演添加这样的画外音的目的很显然,说明雷诺先生不是个坏人,只是有他强烈的信仰罢了。这样,为后来他和薇安的“斗争”并不是手段卑劣的“你死我活”;而是诙谐幽默满满的“智慧型”打下伏笔。
没几天,全镇的居民都知道了薇安是个无神论者,这还了得!他们也都不约而同地领会到了镇长的暗示,离这个女人远一些。
弥撒每周日都进行,薇安也隐秘地忙碌着。她用报纸遮住玻璃,没人知道她在里面干什么。镜头下的她很愉快,穿着鲜艳,即使擦着玻璃也带着大红的围裙。
除了好奇的孩子趴在窗户上,试图通过缝隙看到她的“秘密”外,小镇居民尽量表示对她的视而不见,只有鼻子很灵的小狗奋力挣脱主人的缰绳,想要冲进去。
巧克力店如期开业,薇安站在柜台后面台微笑迎客。各种巧克力做工精巧,颜色诱人得不像话。可惜当天来店认真消费的客人只有一位。
用了一个旋转的木盘,让客人想象看到的图案,薇安像是有读心的魔力,很快了解了客人的喜好,为她挑选出她想要的口味。
猜测出她和丈夫的感情不好,女顾客临走时,薇安还送给她酒鬼丈夫一小袋“可可”,告诉她说赠品有神奇的功效,可以恢复他们夫妻之间的关系。结果呢,当晚女顾客就和丈夫“你浓我浓了”……
实际上薇安的有这个能力并不奇怪,听她给女儿讲过的故事就会知道,她的“魔力”是随着她走南闯北阅人无数的经历而产生的。
薇安生活的族群的习惯就是随着北风迁移,从不停留。一个村庄一个村庄的走着,传播着“可可”制作的秘方,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薇安虽然不去教堂,但是她确实有自己的布道方式,对于她自己信仰的热衷,她一点都不比雷诺镇长逊色。
帮助第一个,就有第二个。第二个幸运者,就是她的房东。
女房东和薇安性格相似,在小镇居民眼里,都是“放纵型”。和镇长眼中的好市民格格不入,女儿也为她的“不自律”而瞧不起她。
女儿怕她带坏外孙,不允许他们见面。薇安能体会一个老人孤苦的心,帮助他们一家三口和好如初。
紧接着是约瑟芬,一个长期遭受家暴的咖啡店老板雷吉的妻子。有一次又挨了打后她离家出走,被薇安收留。在薇安的影响下,她脱胎换骨,美丽如初。
雷吉跑去镇长那里告状,控诉薇安“拐走”了他的妻子。这下更激起了雷诺先生的斗志。为了和薇安“较劲”,他可是下了很大的功夫。他想尽办法帮助被“抛弃”的雷吉,试图让他重新赢回妻子的芳心,
这是本片最精彩的看点,雷诺先生和薇安的“对抗”在这个情节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影片以诙谐的方式表现这一段,看后让人捧腹。
雷诺先生日复一日地训练雷吉,吃饭的姿势,谈吐的方式,穿衣的品味。在他“面貌一新”地拿着鲜花去找约瑟芬求和时,他竟然被拒绝了。
恼羞成怒的雷吉半夜潜进巧克力店意图不轨,被薇安发现后,两人厮打在一起。他卡住她的脖子危急时刻,被约瑟芬用平底锅打倒在地。
约瑟芬的台词相当有趣:“谁说我拿不住平底锅!”
第二天,在镇长雷诺先生的视角内,教堂门外又出现了烂醉如泥的咖啡店老板雷吉。
雷吉的失败,代表着雷诺先生的失败。
小镇其他居民慢慢地受薇安的影响,也纷纷违背了“上帝的原则”,即使是鳏夫也去向牧师告解说他喜欢上了一个寡妇。而牧师本人呢,则是看着巧克力橱窗发愣,没人的时候还快乐地跳舞。
他跳舞的时候,我的心情也跟着欢快起来。
本来是部爱情片,这时,剧情终于发展到最高潮,“爱情”来了。
一群流浪的吉普赛人驾船也来到这个小镇。薇安和首领洛克斯的爱恋让她几乎忘了迁移的传统。
他们的恋爱方式很独特,通篇对话中没有一句老套的“我爱你”,取而代之的更为生活化的互相欣赏和心有灵犀。
他们忘乎所以地爱着,举行了一场盛大的party,约瑟芬在篝火旁跳舞。雷吉看着昔日的“笨母牛”,如今变得如此漂亮优雅快活,但却再也不属于自己时,气恨交加,趁夜色已深大家熟睡时,在印第安部落的船上放了一把火。
大火烧破了美梦,洛克斯没有了船,也就等于没有了“家”,灰心丧气地离开了。薇安认为即使她再努力也不会得到小镇居民的认同,她心力交瘁时,一阵北风吹过,提醒她该是离去的时候了。
她找出来时那个红斗篷,准备带着女儿离去,可是女儿阿奴克真得已经厌倦了漂泊,母女在争执中摔碎了薇安母亲的骨灰盒。
薇安冷静下来陷入沉思,多年来一直是母亲督促她不断迁移。小时候如此,现在即使母亲早已死去,好像也在冥冥中安排薇安带着她的骨灰继续漂泊。
而此时,看着母亲的骨灰撒在地上,是不是预示这个地方她可以永远停留呢?
约瑟芬为了挽留这个救了她的“恩人”,特地找了一群小镇居民笨手笨脚地制作巧克力,让薇安感觉到了温暖。
最有意思的是,镇长雷诺夜晚十分费力地爬进薇安的巧克力店,意图毁掉所有的巧克力产品和原料,他砸着砸着,一小块巧克力碎片掉进他的嘴里,他品尝着美味,呆住了……随即他哭了,所有的压抑在这一刻释放了。
第二天,薇安惊讶地发现了睡在橱窗里的雷诺,满身满脸的巧克力,他尴尬极了。而她却没有任何揶揄和嘲讽,只是微笑着递过来一杯温水。
薇安的胜利代表着人性的自由也胜利了。
影片本可以就此结束,可是导演锦上添花,洛克斯驾船回来了,薇安幸福生活得以延续。
后面的镜头则是一反当初“平静就是美”的基调。整个小镇快乐又热闹。女人们都身着靓丽,争奇斗艳。
即使是因太古板而被妻子抛弃的雷诺镇长也害羞地约请其他女士共进晚餐。
皆大欢喜的结尾是我最喜爱的方式。直到片尾字幕都结束了,我才关闭电视机,去法国走一趟的心情又变得迫切了。
我爱死了热爱生活的薇安和她亲手制作的巧克力,即使隔着屏幕,也勾起了我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