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心结
.不能进学校读书认字,没有文化一辈子只能干体力活,是妈妈好多年解不开的心结。
妈妈是位家庭妇女,不识字,虽然进过扫盲班,但是,她的识字量,也就仅限于我们家人的名字。但她对读书的事很看重,对有知识的人很羡慕。我清楚的记得,妈妈把我们家的蒲扇上,用针线缝上了我们姐弟四人的名字,当然还有她自己的名字。现在,70多岁的母亲说起来她的经历时还会说,她不识字但她供养了八个学生,事实确实如此。
爸妈说, 我快出生时,我的爷爷去世,全家人的生活陷入了困顿之中。当时七口人,我父亲有一份固定的工作,妈妈是临时工。奶奶是天工(干一天活有一天工资,)三个人月收入不足50块钱我的两个姑姑,两个叔叔都在上学。奶奶和爸妈商量。准备让年龄稍大一点的姑姑叔叔辍学。妈妈站起来说。“他们有能力上学,还是让他们上,不能把他们拉下来。我们苦点累点不算什么。”爸爸妈妈勤劳工作,帮奶奶养家糊口,供养弟弟妹妹上学。我的两个姑姑叔叔后来高中毕业都参加了工作,至今对我的爸爸妈妈尊敬有加。我曾问过妈妈,那时家里生活本来就很苦了,为什么还坚持让姑姑叔叔都读书呢?妈妈说,“你爸爸成份高(地主成份),可你爸高小毕业,有文化,会打算盘,队里还是让他做统计。我没有上过学,不识字,知道没文化的苦。不能让他们跟我一样。”我记得,我刚过五岁不久,妈妈就给我缝制了一个花布小书包,拉着我的手到分场的小学校,请求校长让我入学。校长看看我,笑了笑说:她太小了。等再过一年上学吧。妈妈有点失望,可又不甘心。请求校长:“你给我们一本书吧,我们回家学。”!于是,我拿到了一年级语文数学两本书,还有校长送的一盒粉笔。这两本书是我的启蒙教材。爸爸,姑姑是我的启蒙老师,家里的木门是我的黑板。我就在那上面开始我的识字和数学训练。课文慢慢也学会读了,慢慢又会背了,识字读书成了我最喜欢的游戏。妈妈干活回家总会问我:今天又学会了几个字?我就会把a那些课文念给妈妈听,也会比葫芦画瓢在门板上写字,妈妈听到我的读书声心情很愉快。有时会夸我几句。我的读书声成了妈妈爱听的“音乐”。!一个学期过去了,校长送我的两本书我全部学完了。语文课文,我全都会背,至今我还记得有第一篇课文是《我爱北京天安门》,还有一篇题目叫做《我在大桥望北京》,数学书上的题我也全会做了。第二学期,妈妈依然带我去学校。请校长再给两本书。这样,我在家完成了一年级的课程。学前一年,使我对学习产生了极浓厚的兴趣。学习也给了我快乐,我爱上了学习。妈妈在无人指导下开始了我的学前教育,并且效果显著。后来我上了学,我畅游在知识的海洋里,快乐而幸福,成绩一路领先,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中毕业,每一学期我的成绩在班里几乎都是第一,“学习标兵”“三好学生”的荣誉奖状贴满了我家半面墙。现在想想,我对学习的兴趣和喜欢,一直保持到最后,与学前那一段的学习,应该有很大关系吧。
妈妈对我们姐弟四人的学习极为重视。她要求我们,回家先做作业。写字要工整,作业要干净。她不止一次的说,“只要你们好好学习,我再苦再累也愿意”。她也不止一次的对我讲,女孩子也要好好读书,这样长大才能工作,才能够不受委屈。她曾给我讲到,村里和她同年龄的女孩子,只有一个人读到中学,由于人家有文化,到了县城公安局工作。妈妈每次说到这个事情,都会怅然若失,说,“唉!我要是有文化,也会像她一样出去工作,也可以当国家干部了。”她还给我说过,她对姥姥有意见,因为姥姥不让她上学。她小时候一共三次进过学堂,一年级上过三次,但时间加起来总共不到半年时间。姥姥需要她看小弟弟了,需要她捡柴火,做家务活了,就不让她念书。断断续续学那几个字,早还给老师了。后来,姥姥又送她上学,但这时,妈妈已经十几岁了,比同班的孩子高出一截。不久她的又一个弟弟出生,妈妈再一次离开学校,从此没进过学校。为此,妈妈埋怨过姥姥偏心封建思想,让我四个舅舅都上了学,就是不让她上学。让她在家里带小弟弟,还要帮家里割草喂羊喂猪,干家务。妈妈要求我好好学习,能上到多高年级就供我。我是大姐,有三个弟弟,妈妈却舍不得让我多干活。她实在忙不过来的时候才让我搭把手。地里的活他更不会让我干。小学时,我有一段时间迷上了织毛线,自己拿竹竿儿劈开,又刻又刮,费了几天功夫,终于做成了几根织毛衣的针。我又拆了几幅线手套,匆匆的就尝试编织。妈妈很快就发现了,她搜出了我的毛衣针和手套线,很不高兴的地对我说:“谁让你干这活的?你把学习搞好就行了。这是你长大以后才做的事儿。你想穿毛线衣,妈妈给你找人织。”结果,我辛辛苦苦,几天才做好的毛衣针,被妈妈塞到灶膛里付之一炬。为此,大学毕业之前,我再也没有动过织毛衣的念头。我妈妈地里家里不停地干活,晚上还要给家人做衣做鞋,根本没有闲下来的时候,我怎么忍心让她生气呢。妈妈要求我,带领弟弟好好学习,做弟弟们的榜样。我答应了妈妈,也做到了妈妈要求我做到的,我经常考第一名,当班长,妈妈非常高兴,也很自豪。至今她还津津乐道我同班里一位男同学每次考试结束总是感叹赶不上我的成绩的往事。
83年的夏天,我收到了河南师范大学(现在的河南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我拿着通知书回家时,妈妈正在我家的小菜地里干活, 我兴奋地告诉妈妈我考上河南省有名的学校了!妈妈马上停下手里的活,接过通知书,盯着那个信封看了又看,不说话。突然,妈妈掩面抽泣起来。我不知说什么话好,只呆呆的立在那。好一阵子,妈妈拉着我的手,把通知书放我手上:“闺女,你可给妈长脸了!你不会像妈一样生活了!”那一刻,我似乎明白了,妈妈几十年一直在纠结,在痛苦。她说不出深刻的道理,但她把知识的梦想寄托于我们姐弟几个身上,特别是她唯一的女儿身上。她希望女儿成为有知识有文化的的人,能有与她不同的新生活,能够主宰自己的命运。
如今,妈妈已经年逾古稀,早年的心结也随着岁月慢慢解开。提起从前那些事,妈妈更多的是自豪:她没有文化,却帮助爸爸供养出了两个大学生四个高中生!